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词方法谈     
汉语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其词汇之丰富浩如沧海。如何理解、掌握和解释这么多的词语呢?单凭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解词规律和方法是很必要的。从我多年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以下解词方法。1.直接叙述法:就是从词语的自身反映的功用、性质和状态诸方面直接描述其意义。例如: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相似文献   

2.
词 语一般有两重意义。一是字面意义 ,即字(词)典字上所作的解释 ;一是情境意义 ,即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隐含的意思。对学生来说 ,后者不易理解。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现列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例 ,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从词语所在的句子中找解释有的词语 ,在本句中便可找到解释。如“那时候 ,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中的“理屈”就是后面“没有理由”的意思。(《将相和》)有的句子 ,前半句把词语的意思表述了 ,后半句才出现这个词语。如 :“这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解释词语一定要精确简明,通俗易懂。我认为词语解释有三忌。一、忌以词解词。用同义词解词,这是常见病。例如把“沉思”解释为“深思”,这是用同义词解词,词义解释得不明确,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遇到不懂或不能理解的词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查字(词)典。然而,有些词语在某些文章中的确切意义和词面意义并不吻合,往往不是词面意义和句法意义的简单相加。这样,仅仅靠视觉感觉和文字材料,难以获得准确的意义信息,以致会直接影响到对文章内容的阅读和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确切意义呢?下面介绍三种巧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漫谈解词     
准确、鲜明、生动地解释词的含义,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师解词时,要注意结合整个句子、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掌握“词不离句”的原则,科学地讲清词的语法意义和思想意义。讲多义词既要讲清本义,还要酌讲引申义或比喻义。例如“咆哮”,本义是“猛兽怒吼”,比喻义是“人发怒喊叫”或“水势汹涌澎湃”。解词,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实际,做到深浅详略得当,具体形象感人,切忌从概念到概念,越解越难。例如,把“锋利”解为“锐利”,这就越解越使学生难于理解了。 解词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能否深入理解和正确运用所解释的词有很大关系。我常常采取如下方法解词。  相似文献   

6.
广义的字理教学不仅指依据字理进行识字,同时还指依据字理对词语进行析解,简言之字理析词.我们日常所进行的词语解释,一般为查字典找义项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而字理析词就是从本源上了解该词的本义,而后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选择适当义项理解其文中义,这样的析解方法能抓住根本,诠释到位,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文中义,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据此,可以说字理析词应该是词语教学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注意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准确地解释词语———从对“寒流、硕果、好歹、黑黝黝、家常便饭、媲美”等词的错误解释想到的□包世明解释词语是汉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的词有好几个意思,有的词有本义,还有比喻义或引申义。解释这些词时,一定要注意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8.
词语解释是中学语文课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词语解释就是对词语的含义、性质(即词性)和用法的揭示和说明。解释词语的中心是对词语的含义的揭示,但有时还须兼顾词性和用法以及字的音形等方面。中学语文课词汇教学中对词语的解释,包括的范围是相当广的。古汉语中有注、解、释、疏等区别,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词解释常常牵涉到注、解、释、疏等。注、解、释、疏,有时是互通或等义的。但它们仍是有区别的。注是指插在正文之中但不是正文、只对正文的有关部分作说明的那些文字。从这个角度说,解、释、疏都  相似文献   

9.
六朝隋唐墓志蕴含大量典故词语,准确理解这些典故词语对石刻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事典词、语典词两个方面对其中的10个典故词语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0.
李弗不 《读写月报》2022,(14):28-31
<正>如今的中考,有一道题考查率比较高,这就是考查关键(重要)词语的含义。如何解释句子中的关键(重要)词的含义呢?我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一:联系文章语境解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任何词语的意思,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生成的,什么样的语境产生什么样的词义。揣摩语境,是解词的一个好方法。譬如: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语文课中,有些教师仍把词语教学单纯当作为讲读课文扫除障碍的一种手段,常常在讲读课文前摘出生词单独解释。解释时又往往是依照字典、词典的定义,领着学生在概念上兜圈子。这种以词解词的死板方法,既不具体、生动,又不便于启发学生理解掌握词义,而且很容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坏习惯。那么,词语教学怎样搞效果会好一些呢?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 讲解词语,不但要注意生词,还必须同时注意熟词。这里所说的熟词,是指学生虽然略解词义,但运用起来容易出错的词语;在课文中有特殊意义、用法或起关键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某些词除了基本意义(概念义)之外,还带有人们主观评价的色彩,表达喜爱或憎恶,肯定或否定,赞许或贬斥的感情,我们把词语的基本意义之外所表达的这种特殊的附加意义,叫做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如:“成果”和“后果”的基本意义都是“行为的结局”,但前者是指好的结局,含有肯定、赞许的色彩;后者指坏的结局,含有否定、贬斥的感情色彩.于是人们把带有肯定、赞许、喜爱等感情色彩的词叫褒义词.例如:爱憎分明、高尚、足智多谋等等.人们把带有否定、贬斥、庆恶、鄙视等色彩的词叫贬义词.例如:卑鄙、逆来顺受、目中无人、信口开河、野蛮、斤斤计较等等.  相似文献   

13.
谈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这个环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怎样解释词语呢?要准确解释词语,既要掌握解释的原则,又要掌握解释的方法.解释词语的原则(1)要观点正确在解释有关意识形态的词语时,应该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用正确的政治观点去解释它.例如“苏维埃”一词,有人解释为“俄国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创造出来的,是现在苏联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这样解释,就不够准确.这个词比较恰切的解释,应该是“原为列宁、斯大林领导建立的苏联政权的组织形式”.这样,才能把列宁、斯大林时代的“苏维埃”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之流所标榜的“苏维埃”区别开来.“伎俩”一词,有人解释为“随机应变的才能”.这样解释也犯了褒贬倒置的毛病.按照这个解释,阶级敌人进行破坏时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的世界里,字是沙土,词是垒成高楼的一砖一瓦。词语教学就宛如那砌砖的技术,未把技术传授到家,盖起的高楼大厦怎能站得踏实?语文课堂若要做到扎实、高效,词语教学马虎不得。一、注重多样性解词,切忌操作机械化1.正解词语离不开具体语境。把词语放进具体的"语用"环境中,它才能"富有温度"(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祖庆说:每一个词语都是富有温度的)。例如,在《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骄傲"一词是应重点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汇在演变过程中,由原来的意思会派生出引申义、比喻义等,形成多义词。许多场合一般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有时按其本意直接解释,或者按照另一个意思理解,倒显得新颖别致,幽默风趣。我们姑且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词语的“直解”和“别解”。细析之,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语内部结构改变。《动物世界》解说词中,有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6.
解释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总结了很好的经验。本文从释词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目的在于给改进词语教学提供一些反面教材,引出一些有益的教训。因为初步归纳了八个应当注意避免的问题,所以称为“解释词语‘八忌’”。一忌牵强附会有些词语本身富有政治思想性。在解释这些词语时,要把它们的政治思想内容准确地揭示出来。但是,这些政治思想内容必须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绝对不许外加上去。那种牵强附会、穿靴戴帽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例如:“狼心狗肺”一词,本来是“形容坏人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有一位教师却作了  相似文献   

17.
缩略语是基于经济原则把较长的短语(词)通过缩减、节除等方法压缩而成的词语。它与原词语,所指相同而能指不同。缩略语的能指和所指是同接的反映关系,原词语的能指和所指是直接的反映关系。缩略语中各组成部分的所指不是其本身的意义,而是其所代表词语的意义。原词语的能指是缩略语的能指和所指的中介。我们理解缩略语意义的时候,必须依靠原词语,从整体上把握词语的意义。缩略语和原词语的能指不同,致使语法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缩略语通过词化,很容易形成新词语,是构成新词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词语解析词语解析不是简单地解释词语,而是对每个造句用词都尽量把词的语素意义讲清楚,把词语解释得通俗易懂,并列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学生通过词语辨析,对造句用词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造句就有了把握。比如用“欢呼”一词造句,先给学生分析“欢”是。“高兴快乐”,“呼”  相似文献   

19.
词语是说话、写文章的基础,要提高语文水平,必须记住大量词语。这里的记忆词语,主要是指记忆其意义,而不是字形。比较记忆为了准确地掌握词义,我们可以通过找同义词、反义词或易混词的方法,进行比较记忆。①找同。即找出与要记词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例如:"崩塌"的近义词为"倒塌","惊诧"的近义  相似文献   

20.
释词的方法     
掌握解释词语的方法,准确地解释词义,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能力。现将解释词语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1、环境分析法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做到“词不离句”。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解多义词。例①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天山景物记》例②我们要认真地领会文件精神。例③王刚同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