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课程:对“预成课程”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的深入,生成课程的一些内容已成为我国幼教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比如,生成课程的目标是随机生成的,那么还要不要预成目标?在追随儿童兴趣的同时如何体现教育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生成课程强调了幼儿的主体性,那么教师的主导性还要不要?等等。要回答这诸多问题,必须首先回答:为什么会出现“生成课程”?它与“预成课程”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只有解答好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科学、理性地把握生成课程的实质及其与预成课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预成性与生成性:课程的二重基本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成性和生成性是课程的二重基本属性,预成性与生成性并存于课程当中,二者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关系。课程在预成性与生成性的交融中发展。实现课程在预成性与生成性的交融中发展,需要首先摆脱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课程思维方式,坚持和合的课程思维方式;其次,要以学生的完满个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再次,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智慧。  相似文献   

3.
生成课程最近在幼教界非常受关注。多数老师是在“项目活动”过程中接触到“生成课程”这个概念的。实际上,我们中国的幼儿教师对生成课程的思想并不是完全陌生的。比如,我们常说:教师要有教育机智,要随时关注生活、关注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生活中突然发生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来调整教学计划,这其实就是生成课程的思想。也有不少老师曾经把这种思想变成实际行动,比如配合当时的社会主题(如抗洪救灾、申办奥运等)组织幼儿开展相应活动等,只是,我们没有及时地把这种想法和做法上升为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模式。现在,随着对瑞吉欧教育,尤其是它所采用的项目活动的介绍。生成课程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预成论与生成论之争:历史溯源与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学领域发育思想的演进过程来看,预成与生成观念的演化表明二者处于复杂生命系统解释的不同层面上.发育的预成是指遗传决定的种系发育模式,是生命个体得以发生的前提,具有保守性;生成则指发育模式与环境相互作用使发育现实化的过程,二者不是对立的范畴.以此观照儿童发展理论中的预成说与生成说、发展阶段说与网络生成说、天性与教化等观点,也就可以发现对立的双方实质是互补的,共同指向在对儿童内在可能与天性的尊重中实现为人的教化.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园生成课程是由孩子们发起,由教师搭建框架的,将课程建立在孩子们现有的兴趣之上,是对孩子们观察的回应。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将充当促进者的角色,给予孩子们发现更多、挖掘更多、建构更高级的知识的机会。说到课程就给人以千里之外、遥不可及的感觉,但实则不然,课程其实就在孩子们的身边。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每天都会有千百种发现,会有数不尽的讨论,还会有无尽的假设和思考……而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去倾听孩子,观察他们的行动,整合资源,把孩子们这些看似很稀疏平常的所做所思所想全部都整合在一起,并衍生出更深的探究,从而生成适合幼儿的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6.
从预成到生成——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概念中的预成论,视教师角色是圣人,是教育者,是专家。于是,教师成了道德的说教者,成了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奉送者,成了学生认知与人格结构的塑造者。然而,生成论则从教师角色生成的角度,对预成论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概念进行现代性反思,秉承教师角色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精神存在,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观点,认为教师是认知、评价、决策与实践的生成者,与学生共享生命的资源;教师是道德、审美与信仰的生成者,与学生同构生命的意义与希望;教师是交往、政治与历史的生成者,与学生、社区共生成命的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7.
课程需要开发成为“体验课程”,以实现课程的过程价值,即师生的创造和生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创造与生成空间,它是中学生物课程开发的灵魂;师生的发展与生成是高中生物课程开发的归宿;师生互动与反思是高中生物生成性教学的基本途径。教师将课程的文本素材进行开发并科学地组织实施,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技能,而且在发展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同时,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活力。这个过程,体现着人本教育的本质,实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为助力广大幼儿更好地成长,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幼儿园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相关理论应运而生。文章以江苏省盐城市某幼儿园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幼儿园课程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并就如何提升课程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瑛 《考试周刊》2008,(3):198-199
文章首先阐述了何谓生成性课程,并解释了为什么要开发生成性课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生成性课程的准备策略,及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师理解和运用生成课程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成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热点话题.当前幼儿园教师大多认同生成课程关注幼儿兴趣的理念,同意以幼儿兴趣作为生成课程的主要内容来源和价值判断标准.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理解和运用生成课程的能力,除了督促教师深入学习生成课程理论,开展生成课程实践外,幼儿园还应该为教师提供物质环境支持和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11.
课程资源是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反复提出的重要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成败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推行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主要以小学音乐教育为切入点,对其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力求提升小学音乐教育质量,为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贯彻执行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赵炜 《亚太教育》2021,(8):74-75
幼儿教学中,实施生成课程对幼儿的兴趣爱好、社交能力等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显著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幼儿园生成课程的设计,并展开科学有效的课程审议工作。从幼儿园生成课程审议入手,阐述了幼儿园生成课程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就幼儿园生成课程审议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成课程审议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生成性课程开发蕴涵了追求全人发展的理念、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关注过程的理念和倡导对话的理念。生成性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关注表现性课程目标和展开性目标;弹性化的课程设计:关注课程实施中的突发性课程事件和问题;建立“我-你”型的师生、生生关系;加强教师的生成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和赋予教师课程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课程与教师的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于幼儿园教育课程的理解,正如它的上位概念--课程一样,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它指语言、常识、计算、体育、音乐、美术六大学科,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异常活跃,大多已改变了过去六科的分科课程结构而代之以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领域(广域)课程(有些地方正在实行的综合课程也基本是这五大领域的简单组合).  相似文献   

15.
从“预成论”到“生成论”——教学观念的重要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预成论"强调知识的被动接受和教学活动的静态预设,注重教学的线性化、确定性和他组织性;教学"生成论"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和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并以复杂性思维作为其立论基础。从教学"预成论"走向教学"生成论",是教学观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社区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大课程资源观的出现,幼儿园需要把社区资源引入到幼儿园课程资源中来,为此幼儿园要对社区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整合途径与方法,让一切有利的社区资源转化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为幼儿园课程服务,最终形成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7.
传统“预成”的教学观过于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一定程度上使教学陷入了僵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传递“客观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在把握建构主义理论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变革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诸多环节中,突破传统,从“预成”逐步走向“生成”,实现教学和生命的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8.
从"预成"走向"生成"--从建构主义理论看教学观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预成"的教学观过于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一定程度上使教学陷入了僵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传递"客观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在把握建构主义理论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变革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诸多环节中,突破传统,从"预成"逐步走向"生成",实现教学和生命的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9.
一、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原则我国学者在总结、研究国内外课程开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发必须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学问知识的结构、系统和逻辑;一是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方式、结构和过程。作为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必须考虑到儿童的“认识逻辑”,同时又不能丧失学问知识所具有的严密的逻辑性与科学系统性,这就是课程开发所要求的根本原则。在幼儿园课程开发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根本原则?我认为要坚持如下几个方面:1.素质中心。在课程开发史上一直存在着三种主张的争论:其一是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按照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课…  相似文献   

20.
生成性课程开发蕴涵了追求全人发展的理念、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关注过程的理念和倡导对话的理念。生成性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关注表现性课程目标和展开性目标;弹性化的课程设计;关注课程实施中的突发性课程事件和问题;建立"我—你"型的师生、生生关系;加强教师的生成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和赋予教师课程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