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1年8月,CCTV晚间新闻节目关于"微博之危"的报道,使人们对当今社会"全民微博"的负面效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即"全民微博"使广大民众在享受到微博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须面对微博自身由于传播的自由性等特点带来的虚假等负面信息的影响。要使微博不"危",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它的威力,就要发挥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底,青岛女孩"鲁若晴"在新浪微博上直播其治疗白血病的过程,经知名博主"作业本"转发后爆红网络,随着微博网友对其信息真假之争越演越烈,当真相得到澄清,人们不免开始对这类"微博暴力"中的新闻伦理道德进行了深思,本文试图通过探究"微博暴力"伦理道德失范成因,进而探讨如何对此类事件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张薇薇 《东南传播》2012,(12):86-87
2012年5月底,青岛女孩"鲁若晴"在新浪微博上直播其治疗白血病的过程,经知名博主"作业本"转发后爆红网络,随着微博网友对其信息真假之争越演越烈,过分斥责、不适当地人肉搜索等一度严重影响了鲁若晴的正常生活。当真相得到澄清,人们不免开始对这类"微博暴力"中的新闻伦理道德进行了深思,本文试图通过探究"微博暴力"伦理道德失范成因,进而探讨如何对此类事件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朱妍 《今传媒》2011,(4):101-102
2011年春节,微博"打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关键词之一,在微博客上再次激起滔滔民意。这是全民上下的一次通力合作,是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也是微博客独有特性与强大影响力的再次展现。本文拟通过分析微博"打拐"事件,从中得出微博客的社会影响力,由"小微博"窥探"大社会"。  相似文献   

5.
6.
马凯 《新闻世界》2013,(5):240-242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微博对全国"两会"的报道为例,从内容角度分析媒体微博在传统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及不足,并思考媒体微博报道如何在"规定动作"之外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目前微博成为了网络新媒体的代表,它以海量性、交互性、即时性以及多媒体性,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微博上也出现了各种媒体奇观,为吸引眼球,新闻报道趋向于以情节取胜的"好莱坞"化,这违背了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因此,微博新闻要把握好度,坚持新闻的价值原则,加强把关,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将制定什么样的方针政策 ,决定着中国今后的命运和前途 ,决定着中国的经济走向。它对中国、对世界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这个万众瞩目的事件 ,国内外媒体都以空前的规模进行了策划、报道。从南京媒体对“十六大”所作的报道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报纸与重大事件紧密结合 ,把热点、焦点变成卖点重大事件里往往包含着提升媒体自身影响力的契机。地球村里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密不可分。一个跨国公司的破产 ,纽约股市的大幅波动 ,战争的爆发 ,都会产生世界型的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探讨微博时代个人信息如何利用寥寥数语的微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利用寥寥数语的微博避免给个人和组织带来灾难?针对这一选题,本文在统计、分析并根据门户网站对网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用传播学的观点和方法,探索微博时代“蝴蝶效应”的利弊和利用规避技巧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用户数量激增的时期之后,微博用户规模开始减少,使用率和活跃度都出现下降的态势。在这一态势之下,分析采用电视—微博互动形式制播新闻节目的电视台即将或已经面临的困境,并从这一实际出发给出应对策略,对于电视新闻制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婧 《东南传播》2014,(10):106-109
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基础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近年来在风靡城乡的同时,也在微博上引起了公众和媒体机构的关注。通过抽样,对媒体机构微博关于"广场舞"话题的报道数量、发布形式、发布时间和报道角度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在微博舆论场中,公众和媒体机构共同建构了"广场舞"这个社会议题。  相似文献   

12.
兰萍 《新闻世界》2012,(6):140-141
本文就微博问政兴起的原因和2012年“两会”期间微博的使用情况作一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微博问政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陈一沫 《今传媒》2012,(1):92-93
眼下,微博风暴正席卷中国,迅速成为国内互联网传播媒介的焦点话题。尤其在2011年的春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微博打拐"行动,将微博推上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风头浪尖。通过"微博打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比起论坛、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微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对话平台,甚至是"草根阶层"也能"通过参与种种议题设置,逐渐介入了社会事务的处理当中。"仿佛"电子乌托邦"就在不远的前方,令众人为之雀跃。事实果真如此?本文欲通过对"微博打拐"事件的分析,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及其特点,打探"乌托邦"浮云下的"微博"力量。  相似文献   

14.
调查真相是媒体的责任,但也需要注意媒体自身的行为边界。近日,一个名为"鲁若晴"的青岛患癌姑娘由于其在微博上病情的介绍和坚强乐观的性格,在微博上一夜走红。但突然的爆红也带来了诸多网友对"鲁若晴"真假的质疑。《鲁中晨报》率先刊发措辞严厉的调查求证报道,引起了其他媒体的质疑和抨击,进而引发一场媒体间的论战。这个由微博延伸到传统媒体的"鲁若晴"事件可以让我们反思如何才是合乎伦理的真相传播。本文从此事件出发,探讨了媒体在追求真相、为公众答疑解惑时以及媒体之间开展正常的业务批评和讨论时所应遵循的新闻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5.
微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格局,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由于微博的准入门槛较低、把关人缺失和网民自律性不强等原因,造成了微博平台中新闻伦理的失衡。本文就微博上新闻伦理失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重新构建微博新闻伦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羽  侯逸君 《今传媒》2011,19(2):48-50
本文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探析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现象,并试图通过对微博的快速传播以及自我纠错能力、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意见领袖(即微博认证用户)和传统媒体对公民新闻发布者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来探索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预防和制止假新闻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微博”传播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目前的发展势头强劲。本文将结合"微博"自身的传播特点,通过分析使用"微博"的原因,进而总结出"微博"在社会、经济等方面体现出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戴嘉宜 《新闻世界》2011,(7):130-131
近年来,微博已成为网络舆论的强力推手,在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的讨论中,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和舆论监督作用。本文以新浪微博上关于"乐清事件"的讨论为例,对微博主们从微博平台上的言论互动到付诸行动成立"观察团"这一现象作出分析,以期为微博的良性发展提供具有可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全媒体运作下微博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梳理了微博在消息来源、媒介技术、信息反馈、用户自主内容生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雪 《东南传播》2012,(3):75-77
微博的悄然兴起给"微公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它将人们的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使公益事业正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转向平民公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