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主持人的话:今年3月1日,重庆卫视在全国首先取消了商业广告,成为第一家禁播商业广告的电视台.据传重庆卫视此举每年将损失3亿元的广告收入.  相似文献   

2.
孟非 《视听界》2011,(2):11-11
5月1日起重庆卫视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我听到这件事情已经好些天了。一开始觉得这是业内的事,不想说什么,但昨天快报转发新华社报道,重庆卫视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已然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重庆市市长黄奇帆4日就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予以正面回应。我觉得就值得一说了。新华社记者向黄奇帆提出的三个问题是,广告收入是电视台主要盈利渠道,重庆卫视不播商业广告能支撑正常运转?重庆卫视改版后被称为“红色频道”,不播娱乐节目和流行电视剧,如果收视率不好,能否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3.
刘佳炜 《新闻世界》2011,(5):233-234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改版,致力于创建全国第一家公益电视频道。这一举措吸引了举国上下的关注。"唱读讲传"的节目模式与完全拒绝商业广告的行为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中,笔者从辩证的角度浅析了重庆卫视改版后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4.
孙艳君  邵薇 《今传媒》2011,(11):61-63
重庆卫视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改版后的重庆卫视有了某些公共属性。通过对重庆卫视的改革进行概括地分析,认为这是对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承认我国政府对公共电视的影响不可避免,在这种形式下应重点改变商业对电视媒体的影响,这才是首要做的。通过对重庆卫视改革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反映中国目前电视市场环境和公众的意愿观点,探讨如何在重庆改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公共电视。此文的独特性在于站在重庆卫视最新改革的实践中研究公共电视的发展,脱离了纯理论的"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5.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1,(2):7-8
重庆财政掏1.5亿补贴 重庆卫视重庆卫视3月1日起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播出量且不在黄金时段播出,减少外购外包节目播出量,同时播出展示重庆城市形象、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公益广告和宣传片。重庆卫视2010年广告收入约3亿元,如不再播出商业广告,由重庆市财政出资1.5亿和重庆广电集团的其他经营收入约1.5亿元来支撑重庆卫视的运转。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实行以一不二减三增为内容的全面改版,由于采取不播商业广告等改版措施,引起公众极大关注。赞同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很多公  相似文献   

7.
省级卫视作为一个地方对外展示的窗口,担负着重要的宣传使命。然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各个卫视为保证收视率而争办相亲选秀节目,这类节目多了便免不了流俗化。重庆卫视经多次改版后推出"拒绝一切商业广告,打造公益电视频道"的"我爱中国红"频道定位瞬间吸引了众多眼球,在引起热议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8.
动态     
《声屏世界》2013,(2):167-169
重庆卫视时隔两年后恢复广告招商随着一批综艺节目于元旦期间登陆晚间十点档,重庆卫视终于借跨年之际全面改版。这是重庆卫视去年3月恢复晚间电视剧和回收地方频道栏目后又一次大规模节目调整。商业广告也于去年年末悄然复播。2012年12月28日,重庆卫视正式宣布全面改版,并公布2013年全新版面——全天以四档新闻节目为时段划分,白天节目追求差异化,晚间新节目力争年轻观众。与此同时,2013年的广告招商也全面展开。今年重庆卫视的广告招商被分为白天、晚间和深夜三个时段,其中深夜节目价格最低,每5秒最低7000元;晚间档价格最高,  相似文献   

9.
3月1日,重庆卫视全面改版,停播商业广告。重视卫视的首创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引发了更多关于电视台公益频道停播商业广告的讨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3月1日起,细心的观众已然发现,重庆电视台卫星频道(简称重庆卫视)不见了惯常的商业广告,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不播出商业广告的地方卫视.  相似文献   

11.
理性的回归 改革的突破——为我国第一个公益频道喝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宣布改版,实施“一不二减三增”:不播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包节目播出量;增加公益广告片、城市宣传片和一系列自办新闻、红色文化节目,力争成为“省级第一红色频道”。重庆卫视的“大变脸”引发了业界的广泛争议,有人“拍手叫好”。认为此举实现了我国电视运营从商业化向公益化的转变;也有人“心生质疑”,认为此举是心血来潮,难以持续。但是,不管改版的结果如何,重庆卫视的此次改版都是中国开办公共电视台的一次实践探索,值得我们为之喝彩!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的异化导致大众文化被规训、发展被限制。从根本上说,大众文化的异化阻碍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本文通过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禁播事件考察电视选秀文化为何被异化、如何被异化,以及这一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公共电视的争议 今年3月1日,重庆卫视新装"变脸",提出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的口号,并提出要打造"省级第一红色频道".具体措施是实施"一不二减三增":不播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包节目播出量,且将电视剧清出黄金档;增加公益广告片、城市宣传片和一系列自办新闻以及红色文化节目,如"天天红歌会"、"民生"、"品读"、"百家故事台"、"原版电影"等.这里的"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的提法被广泛解读为"公共电视".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全面改版,取消所有的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增加电视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等,运营所需的资金大部分由重庆市财政解决。这一举措引起了业界和广大网友的热议。本文运用CIS策略中的理念识别系统,用异质化、专业化、公益化等三个关键词剖析重庆卫视的此次改版,分析理念识别在电视媒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庆卫视3月1日全面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并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同时增加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央视一套和各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全部停播商业广告,以公平的姿态投入新闻报道工作中,实现建设公益频道的目的。重庆卫视此举是差异化定位还是正本清源,是理性回归还是历史倒退,一时引来诸多关注和讨论。其焦点还是老话题:中国的广播电视作为国家和民众的公共财产如何体现并突出其公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如何拆分,并变成电视清晰的实践;电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兼顾,并永远把前者放在首位,而不是前者被后者所淹没。重庆卫视提出的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的目标、理念和做法为破解上述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种种矛盾,包括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就此本刊组织了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阚玉娜 《东南传播》2011,(10):124-126
2011年1月3日,重庆卫视放出重磅消息:晚间将不再播放以往市民熟悉的电视节目,改为播放重庆卫视自办的红色节目,且晚间黄金时段将不再播出电视剧。3月1日.重庆卫视宣布停播一切商业广告,转而播放新闻类、专题类节目、公益广告以及城市宣传片等,立志要成为全国第一家公共电视台。本文就重庆卫视打造红色频道,分析其现存的问题,有针...  相似文献   

17.
赵德铭 《今传媒》2009,(8):47-47
5月15日,<西安晚报>的"文娱新闻"版,刊登了一则消息:纪念建国六十周年,荧屏高奏主旋律、"六一"后古装剧将禁播?有卫视已接通知,片方称影响不大. 该消息称:昨日,记者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广电总局将于6月1日后禁播古装剧.记者从吉林卫视了解到,目前他们已经接到管理部门的通知.通知的大体内容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各卫视播放电视剧应该以主旋律为主,不提供播放嬉笑混闹的电视剧,其中,古装剧被列为禁播之列.具体为,6月1日以后,卫视便不允许播放古装剧,目前正在播放的,也要求在"六一"前播完.  相似文献   

18.
全球视野     
《视听界》2009,(1):9-9
金融海啸大冲击导致TVB大裁员;美财经频道广告失去金融机构主顾;拉脱维亚主持人唱衰经济被关2天;法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禁播商业广告;俄禁播不健康电视节目;英国电视直播病人安乐死;2009:电影将迎来三维革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以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为目标进行改版.这次改版的突出变化体现在不播出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增加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几个方面.①这次改版引起了传媒业界的争论,叫好者认为改版是坚守媒体责任的表现,反对者认为这违背了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20.
赵畅 《新闻实践》2011,(7):55-55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方明在天津代表团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建议,央视一套和各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全部禁播广告,以公平的姿态投入到新闻报道工作中,实现做纯新闻的目的。在国外有不播广告的纯新闻电视台,比如日本的NHK纯粹做新闻,不播广告。“最近重庆卫视也宣布不播放广告了,致力打造全国第一个公益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