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新闻界》2013,(1):34-37
本文主要探讨了都市类报纸受众的文化空间与消费意识,梳理并充分例证了都市类报纸受众消费意识的五种基本类型与其文化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受众与文化消费意识;受众与精神消费意识;受众与物质消费意识;受众与公共消费意识以及受众与生态消费意识,认为都市类报纸的定位与销售目标必须以受众文化空间和消费意识为导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自主观念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广播和电视机,观众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被服务的对象,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辑在整理编排栏目时必须强化受众意识,同时也要坚定自我意识,目满足大众需求,正确履行一个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今世界成为传媒的世界,电视曾凭借着视听兼备、内容详细易懂、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等优势,成为最具实力的传统媒体。电视节目是媒体和观众沟通的桥梁,编辑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电视编辑在编辑节目的过程中,既要突出主体意识,为节目注入鲜明的特色、突出节目的个性,同时还要考虑受众意识、结合观众的喜好,编辑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编辑只有通过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相结合,才能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人们可以以自己的喜好选择新闻形式,使得新闻媒体形式逐渐多元化,如除了报纸和广播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受众意识已然成为现代广播电视最主要的话题了,工作在电视广播岗位上的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将受众意识与主体意识结合起来,使广播电视编辑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做到一定的主观又能迎合观众的喜好。  相似文献   

5.
李可 《新闻窗》2007,(3):58-59
近年来,由于行业内部竞争的日益加剧,加之在信息的广泛性、迅捷性以及与受众的互动性方面无法与网络等电子媒体相抗衡,文摘类报纸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有包括综合性文摘报和专业性文摘报纸三十多家,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办好文摘类报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电视编辑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信息的采集者,广播电视编辑不仅应具有专业能力,以理性的态度、全面的视角编辑处理信息,更需具有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认识到自身的职业责任,使节目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增强广电编辑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策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老年文摘类报纸的编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新闻世界》2012,(8):92-9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类报纸迅速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提升报纸品牌,提高报纸编辑的编辑意识。  相似文献   

8.
9.
10.
李青 《新闻世界》2010,(12):37-38
本文首先论述了文摘类报纸的现状。继而对文摘类报纸的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丈摘类报纸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诞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媒介带来了极大冲击,迫使广播电视这一传统媒介纷纷寻求与其他传播媒介融合,共同开创"融媒体"发展的崭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受到了挑战,必须做出相应的完善才能适应当下正在进行的融媒体建设。本文从融媒体、主体意识、受众意识三者的相关概念出发,对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在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展开解析,对广播电视编辑在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融媒体"下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2.
13.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青 《编辑学报》1994,6(1):1-3
编辑活动是知化信息为知识的文化建构活动,具有结晶人类思想成果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导联、导向作用。而它的内在运行机制,则是编辑的主体认识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凭借主体内在的意识对作者以文稿形式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鉴选和评价。然后对之进行符合主体认识的加工整合和改造,以出版物形式输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和功能特征,是以编辑的认识活动为内在机制的,是编辑主体认知的建构对象化外现。本文从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和多重交织的社会关系格局中,探讨编辑主体意识的结构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报的快速兴起,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冲击,这也标志着当今社会进入了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报纸编辑在掌握新的编辑手段、增强编辑业务能力的同时,更应增强主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编辑工作做好做到位。全媒体时代,编辑要增强主体意识,应注重增强创新意识、策...  相似文献   

15.
文摘类报纸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报纸形态存在和发展的,与晚报、晨报等热闹的现状相比,文摘类报纸之间的竞争虽然也很激烈,却因其自身的影响力溢出市场边缘,成为当仁不让的报业经济增长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一张报纸就应当是有用的为标准和规则,表明文  相似文献   

16.
杨必刚 《新闻窗》2006,(2):31-32
看天下报业风云,文摘类报纸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文摘类报纸在中国,随市场经济起起浮浮,跌跌宕宕,尽管面临汹涌波涛,却也顽强地生存,尽显生机。其生存和发展,是—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报纸功能日益复合化,编辑在各类信息的加工处理中起着核心的整合作用。编辑的主要任务是对现有资源进行二度整合,其中包括稿件的选择、标题的制作、版面的分割等。在这里,编辑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笔者认为,就编辑本身来说,还是应确立主体意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本地新闻,编辑则处于非常明显的主体地位,起着组织策划、编辑制作、后续反馈等作用。一、编辑主体地位实现过程中的五个互动编辑要实现其主体地位,心中必须有全盘。要自觉地培养和运用一种既包括宏观思维,又包括微观思维的综观思维形式。要达到…  相似文献   

18.
19.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活动是知化信息为知识的文化建构活动,具有结晶人类思想成果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导联、导向作用。而它的内在运行机制,则是编辑的主体认识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凭借主体内在的意识对作者以文稿形式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鉴选和评价。然后对之进行符合主体认识的加工整合和改造,以出版物形式输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和功能特征,是以编辑的认识活动为内在机制的,是编辑主体认知的建构对象化外现。本文从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和多重交织的社会关系格局中,探讨编辑主体意识的结构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