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晶 《新闻世界》2011,(7):202-203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天涯论坛"百姓声音"版2011年1月1日—2011年5月8日间关于"药家鑫"案的帖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适用,网络舆论表现出较有理性、多元化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伍蔚然 《新闻世界》2013,(7):180-181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药家鑫”案、“七十码飙车”案、“郭美美”事件等均引发了舆论狂潮,并影响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进程。网络舆论无疑已经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重视和熟悉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演变。本文以“表哥”杨达才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的演变情况,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3.
2010年10月20日晚,大三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将一骑车女子撞伤后连刺受害者8刀致其死亡,而后逃逸.案件发生后,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关注,在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前,网络舆论已经给被告人药家鑫做了“判决”——死刑.事实也貌似顺应民意,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陕西省高院二审裁定驳回了药家鑫的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相似文献   

4.
杨秋 《大观周刊》2012,(6):152-152,134
"药家鑫"案件的发生,暴露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与生命伦理观念普遍缺失这一严重现象;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与当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有一定的关系。"药案"引起社会对高校思想教育的反思,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药案"暴露出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研究,谨慎剖析了高等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仁爱教育弱化问题,并通过资料查找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5.
法律必须追究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者。但同样,法律也必须保护正常的市场行为,探讨吴英案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全社会为药家鑫案浪费了太多感情。如果真正关心中国法治进程的话,李庄的漏罪案审判更加离奇。药家鑫案离民意太近——情绪的洪流,  相似文献   

6.
悄无声息中,原公安部部长助理、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郑少东,走完了二审程序(维持一审原判,判处其死缓),开始了其牢狱生涯。这位昔日高官,自2009年初因涉黄光裕案被"双规",至2010年9月二审判决,除了  相似文献   

7.
诞生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伴随着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衍生了诸多形式,而且凭借其理性和深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2011年,药家鑫因驾车肇事后行凶杀人,被作为“权二代”置入社会舆论声讨行列之中,引发了社会舆论关于权利与正义的新一轮激烈对战.下面,笔者以药家鑫事件中的新闻评论所起的作用,来阐释当今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7日,药家鑫在西安被执行死刑,至此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尘埃落定。本文以药家鑫案为例,探讨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以及如何积极利用舆论影响推动法治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9.
只因学费问题起争执,24岁的旅日留学生汪某在上海浦东机场,众目睽睽下将刀刺向了52岁的母亲。这起"留学生刺母"案与前段时间"药家鑫杀人案"一起,再次掀起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反思:究竟为什么会接连发生这样的悲剧?究竟是谁,让孩子们举起了那把锋利的刀?不可否认,无论"刺母案"还是"药家鑫杀人案",都是极端的个案。然而频发的个案背后,亦有使人担忧的中国青少年人格健康状况。《中国新闻周刊》走访的多位专家及机构均表示: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近十年来中国青少年的心理疾患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此案中汪某的留学生身份,更应引起社会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家庭教育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础的一环。过去几十年我们对它的轻视,正在结出恶果,这个恶果隐蔽在一个个具体而鲜活个体的人格中,渐渐聚合起来影响社会的整体。失败的家庭教育没有赢家。孩子与家长,都是受害者。具体到留学生刺母案,尤为如此。尽管在家属的申请下,公安机关已启动对汪某的精神病鉴定程序,但《中国新闻周刊》仍辗转获得汪某的生活片断,复原他的成长经历及家庭生活状况,以探讨造成这起人伦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微博舆论即公众借助微博这一传播媒介表达出的对于身边社会话题的公共意见。自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以来,在温州动车事故、药家鑫案、北京暴雨等各类公共事件上,微博在其身后3亿用户的推动下,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场域。网民通过微博得以高效地介入公共事件传播,拥有了发声权,也找到了参与感。  相似文献   

11.
4月14日媒体报道,法院向旁听人员征求药家鑫案量刑意见引争议,受害者代理人张显向西安中院提出,坚决反对在此案中问卷调查作为量刑参考。坊间对死缓还是死刑立即执行的争论持续不断,而法庭向旁听人员征求意见,显然又犯了方向性错误。从发展脉络看,药家鑫案十分清晰,原本不难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莫凤群 《新闻世界》2013,(2):102-103
目前,媒介干扰司法独立的现象已经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从药家鑫案、邓玉娇案,再到90后少女杀死性侵大叔,舆论与司法的博弈不断上演。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尝试从传播学角度解读媒介审判现象,以期给媒体的司法报道以参考,维护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3.
万凡 《新闻天地》2011,(8):12-12
新闻大视野一系列连环风波.令这座皇宫大院着实蒙羞不已。 药家鑫案这是一个已被谈论太多的案件.随着药家鑫6月7日的伏法.相关讨论在微博上已经告一段落。但尽管如此.围绕罪与罚、贫与富、情与法的争议,仍不啻为中国公众的一堂集体法律课。  相似文献   

14.
常江 《新闻界》2013,(14):13-19
<正>或因嫌疑人、受害人的身份敏感,或因作案手段特殊,一些案件在被媒体报道后撩拨了公众的神经,成为了公共事件,引起热议。从张金柱案,到药家鑫案、李天一案、周克华案,我们都能看到在司法进程之中,媒体报道与舆论压力的影子。这之中,有公民对公共事件的强烈的参与热情,有案件侦破速度与媒体的报道、公众的知情欲望的不同步,有公众对公权的不信任,也有媒体在法庭之外对嫌疑人道德意味浓厚的"审判"。  相似文献   

15.
赵璞 《新闻爱好者》2012,(17):26-28
2011年6月7日,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的药家鑫案,随着被告人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在众声喧哗当中大幕终落。在并不意外的结果背后,中国的媒体却经历了又一次的跌宕起伏,自3月23日此案在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以来,在按照规定程序对事件进行审理的法庭之外,媒体裹挟着激愤的"民意"无形中给案件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6.
何梓 《新闻天地》2011,(7):38-39
一次爱心的接力.或许正转变为一场尴尬的争议。6月7日上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药家鑫被执行死刑。“激情杀人”案至此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7.
徐丹芬 《今传媒》2013,(1):86-87
本文以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为评判标准,以《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和《柴静:对话李永波》两期节目为例,分析电视专访节目中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8.
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状告被害人代理人张显名誉侵权一案又有新进展.药庆卫到法院增加了诉讼请求,要求张显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全国20家媒体上连续刊登30天3000字的道歉信,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一元钱.张显回应称“这个玩笑开大了”,并表示“问心无愧不会道歉”.  相似文献   

19.
李双江之子李某某案是2013年网络舆论的热点事件之一。由于此案本属罗生门,再加上当代中国网络甚为激烈的言辞,造就了一场网上舆论大混战。从案件曝光到二审宣判,挺李派、挺杨派、倒李派、倒杨派和中立派各执一词,你来我往,互相攻讦,其间几经波折,令人难测其端。由于二审判决即终审判决,有一锤定音之效,现在终于可以盖棺定论。  相似文献   

20.
张英 《东南传播》2010,(2):30-31
"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案"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使得这起交通事件演变为一起社会公共事件,并对司法审判造成不同程度的舆论压力。信息开放时代,舆论监督司法已呈现出新的局面。司法公正、独立与言论自由寻求平衡点的同时,司法一方面应严格执法,统一、细化一系列标准,实现规范化执法,另一方面,民众在充分享有知情权与言论自由权的同时,应该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实施理性民意监督,确保双方在公平状态下的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