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曾凡斌 《新闻三昧》2005,(10):23-25
2005年电视娱乐节目的最亮丽一线——“超级女声”现象。一场声势浩大的大众狂欢拉下了帷幕,2005年的“超级女声”可以说获得电视娱乐节目前所未有的成功,全国报名人数达15万;超过2000万观众每周关注;收视率突破10%,稳居全国同时段所有节目第一名,其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报道媒体超过百家,超级女声收视份额创下国内第一,在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由地方媒体占据首位。“超级女声”决赛每场的手机短信互动参与人数超过100万,最后一场决赛更引来创记录的800多万条手机短信。最后,成都赛区的人气选手李宇春以352万票取了本年度超级女声冠军的桂冠,  相似文献   

2.
陈曦 《编辑之友》2005,(5):63-65
2004年,一档全新电视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经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和湖南卫视推出,横扫荧屏,创下收视佳绩。据统计,其收视率占到长沙市收视市场35.8%的份额,占湖南省收视市场的17.1%。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该活动在湖南卫视播出时,同时段收视率仪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排名全国第二,这一收视成绩在省级卫视中几乎没有先例。  相似文献   

3.
张守信 《视听界》2012,(6):52-56
2012年初“限娱令”正式实施,湖南卫视停播大部分娱乐节目,开办多档新闻、服务和教育类节目,并欲通过“双剧场”模式在省级卫视的竞争中突围,然而节目创新乏力、电视剧类型与收视群体不对位,使这套编排未能奏效。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湖南卫视收视份额持续下降。一时间,业界出现了“芒果烂了”、“芒果地位不保”等言论。7月1日,湖南卫视推出“七月怒放”全新编排,重点打造金鹰独播剧场和晚间十点档创新节目带。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运营,湖南卫视成功重返卫视前三甲。本文结合湖南卫视4月和8月的节目编排方案和各阶段收视数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视收视市场在历经长久稳定之后开始倾斜,省台上星和凤凰卫视开播从被局限的边缘和地方向“中央频道”频频发起挑战信号。浙江卫视的周末版与文化品位最早分裂出部分受众,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席卷全国主要地区,凤凰卫视虽然落地范围受限,但在可收视的地区赢得许多受众,北京卫视也受阻于落地,但虎虎生气的新闻节目和经久不衰的品牌栏目独霸北京市场,并开始扩展,上海电视在保护策略下牢牢占据上海市场。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香港、台湾电视大举直入,当地电视台备受挤压,中央电视台也丧失霸主地位,直落到第四位。卫星时代为电视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挑战,中央电视台虽借助政策保护伞享有独特权利,但受众的遥控器却并非“特权”所能遥控。WTO为中国带来新一轮国际竞争,电视频道能否在收视市场称雄,归根结底只能取决于自身竞争元素的组合。  相似文献   

5.
赵刚 《视听纵横》2007,(5):70-71
近年来,以社会新闻为主体,以城市平民为收视定位的民生新闻作为一支生力军,在收视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与娱乐节目、电视剧三足鼎立,这其中,民生新闻拼时效、拼现场、拼猎奇、拼煽情.成为各个电视频道争夺收视市场的利器。在各地的收视份额竞争中,民生新闻虽然被各种质疑的声音包围,却常常还是高居各类栏目的榜首。[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冯萍 《视听纵横》2007,(4):32-33
电视“播出季”的“季”并非传统意义上季节的“季”,所谓按“季”播出就是指电视台根据电视收视市场观众收视习惯所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对频道的节目内容和播出时间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播出季:电视媒体运作新动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光和 《视听界》2006,(6):54-55
一、何为“播出季”“播出季”的“季”(season),并非传统意义上自然的“季节”,而是指播出季节。所谓按“季”播出就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根据收视市场观众收视习惯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对频道节目配置、播出安排进行应对性调整。按季播出是源自美国颇为流行的电视编排方式。这里的“季”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按照观众的收视作息和收视习惯,以及收视波动而划分的电视播映季节。在美国,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这段时间是无线电视网所划定的一个黄金播映季节,也就是所说的“季”。映“季”的划分主要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方面,自9月秋季开始,天气转凉,…  相似文献   

8.
傅毅飞 《今传媒》2008,(3):34-36
2007年9月28日晚湖南卫视进行现场直播的明星舞蹈类娱乐节目"舞动奇迹"决战节目以2.18%的高收视率和6.71%的收视份额,毫无悬念地超过了同时段全国电视节目,位居收视率第一名.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一档全新电视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经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和湖南卫视推出,横扫荧屏,创下收视佳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收视文化”的角度,结合“同时收视”、“对立性诠释”和“思维自觉性”等概念,对社会新闻产生的合理性,以及其对电视权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电视媒体的财经频道未能摆脱对娱乐节目的依赖,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时代受众收视方式的改变,大大增加了培养目标受众的难度;另一方面在于开路频道难以摆脱收视率的围困,以至于财经频道的专业化之路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2.
宋蕾  王天盈 《视听界》2006,(5):45-49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的恢复性增长引人瞩目。在2004年评选的以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百佳优秀电视栏目》中,综艺节目占到三十多席。《幸运52》、《非常6 1》等优秀综艺栏目的实践证明,提升综艺节目的市场表现,可以减少电视台对于单一节目类型(电视剧)的倚重,丰富观众的选择,增加电视节目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播出和收视现状,并从行业层面出发,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份额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线索。一、综艺节目的现状(一)播出比例、收视比例和资源使用率近几年,不同电视节目类型按收视份额的多少可以…  相似文献   

13.
侯湘 《新闻知识》2006,(12):45-46
绿色收视率是央视目前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它针对片面追求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削弱节目的思想性、导向性,媚俗迎合泛娱乐化、泛个性宣泄的新闻娱乐节目而提出,高度指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品质、健康、持续、诚信四个方面开发电视节目新产品,以绿色节目换取绿色收入,确保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品牌价值。此观点的提出,犹如在电视界吹起了一股新风。一、“绿色收视率”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近期以来,为了提高创收效益,各媒体几乎都把追求收视(听、读)率放在首位。而追求什么样的收视率,如何科学对待收视率则少有研究。只是一味地跟着收…  相似文献   

14.
纪楠 《报刊之友》2013,(8):123-124
当今,省级卫视之间的收视竞争愈演愈烈,而综艺娱乐节目则是各大卫视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国范围来看,山东卫视的综艺娱乐节目在品牌影响力上与江苏、湖南、浙江卫视相比,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离。本文将借鉴其他省级卫视的成熟经验,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山东卫视综艺节目的竞争力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节目形态,有着广泛的收视群体和很高的收视率,同时也给电视媒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但部分娱乐节目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收益而出现了低俗化倾向。因此,只有通过对电视娱乐节目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找到低俗化的原因,才能知道如何去做,避免落入节目低俗化的陷阱。  相似文献   

16.
徐立军 《视听界》2009,(4):117-117
新闻立台本是媒体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一个公理和通则,无须论证。但在中国当下的电视竞争格局中,对收视份额的一维诉求,却让这个公理轻易地被遮蔽、被忘却。尤其是上星电视频道,新闻节目已经萎缩成了主频道中的“鸡肋”,出于宣传功能的体现,不能没有;但如果由着市场的“性子”,这装点门面的东西,恐怕也会被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这种收视率“伟哥”所替代。其实,即使沿着市场的逻辑,新闻节目也决不是收视“毒药”,而是一种更长效的具有更高附加值、更高回报率的收益来源。也许是短视,也许是把媒体收益之手段的收视率错当成了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电视新闻的作用,新闻教科书早有定论:其一曰“播报新闻、传达政令”,其二曰“沟通舆论,影响舆论”,其三曰“传播知识、活跃生活”。少儿电视新闻虽然也属于电视新闻范畴,但由于受众一般定位为8-14岁的儿童,相对于普通电视新闻受众,其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较弱,收视心理、收视行为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少儿电视新闻的各项作用与普通电视新闻虽然大体一致,但重要程度有所不同。概括地讲,其作用有四:为儿童播报适合他们的新闻;让儿童得到娱乐享受;寓教于乐,让儿童得到道德启发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成为儿童接受媒介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2007,(7):9-9
第1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专业论坛”上发布的《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6-2007年指出.2006年,新闻节目占据收视市场重要地位。观众平均每天收看新闻节目22、8分钟。占其总收视时长的12.95%。而每天收看电视剧的平均时长是52分钟。新闻节目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综合新闻,占据58%,综艺娱乐新闻的收视份额也占10%以上。此外,新闻节目广告投放额进一步增长。去年电视新闻节目广告投放总额达到537亿元。  相似文献   

19.
常俊 《记者摇篮》2009,(6):43-43
一、迅速上位—故事类节目成为观众“新宠” 进入2008年,在周一到周日的晚间时段中,电视剧之外的收视热点已有新的潮流动向,取娱乐节目而代之的是曲折离奇的故事讲述,观众们乐于买账,看的津津有味。虽不是五彩斑斓的搞笑加游戏,但真实的人物、起伏的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越来越纯熟的悬念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地得到认同与强化, 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涌上荧屏,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高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已发展成为国内电视媒体中最活跃、最有市场的节目形式之一,甚至成为一些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不二法宝。在我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电视娱乐节目逐渐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势头:既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体现出“竞赛”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