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所思》是一首表达男女情爱的诗。这首诗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和景物的比兴烘托来刻画人物,表现了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把主人公因爱而思、由爱而怨、因怨生恨的情感以及忠贞、倔强、爱憎强烈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是一首久传不衰的情诗绝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奥尼尔最为成功的四部家庭悲剧为中心,研究其家庭悲剧的主要核心所在。本文指出,奥尼尔的家庭悲剧中书写最多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怨和恨,而这些怨和恨实际上是源于家庭成员之间爱的失落。因而,奥尼尔家庭悲剧的核心是爱与恨的交织,而其潜在的呼唤是爱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很少有单纯的恨,也很少有单纯的爱,往往是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即便是对母亲吧,在爱之中又何尝不夹杂着烦(烦她的唠叨)、夹杂着怨(怨她不给自己买电脑、MP3和新的运动鞋)?可是在作文中,大家却常常把这种复杂的感情过滤得很纯净,只剩下了那些最"规范"的、最适合"表达"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鸟儿爱蓝天,蓝天爱鸟儿;鱼儿爱大海,大海爱鱼儿;我爱新作文,新作文应该也爱我!有人说,爱是年轻人的事,年过花甲的老人,居然还有爱的热情?亲爱的朋友,你把爱理解得太狭隘,爱的博大无私你还没弄懂。何况,爱并非年轻人的专利,爱是人类共同的感情,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根。没有爱便没有了亲情,没有爱便没有了友情,没有爱自然更不会有爱情,没有爱哪来的国家、民族、事业和家庭?是的,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爱会变成一种“恨”,那是因为他爱得过激、爱得太猛。父母打骂孩子,是因为怜其不幸,怒其不争。老师批评学生,还不是因为那种想把铁铸成钢的冲动?我…  相似文献   

5.
《海外英语》2013,(1):39-39,64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神奇的食物,为什么说它神奇呢?因为吃过的人要么爱它爱的疯狂,要么恨它恨得要死。它就是英国的传统食物——马麦酱。  相似文献   

6.
肖红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基调是:寂寞、悲哀,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和背离时代。恰恰相反,肖红正是通过这种如泣如诉,似怨似恨的呼喊,为受迫害、受奴役的人们发出了血泪的控诉,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顽强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爱祖国、爱人民的真挚情感。肖红作品中的“寂寞”、“悲哀”,正是她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作者以此来反映现实,反映时代,抒发自己的爱和恨。  相似文献   

7.
《天龙八部》一书中僧侣的角色众多,僧人的身份理应是这非人世界中最清心寡欲的一群,然而作者写他们,却无异于痴情众生。他们有爱有恨、有痴有怨,各自有自己的形象特色,也拥有不同的生命选择。笔者即以《天龙八部》中众多的僧侣形象不同的生命选择,分为顿悟出家、得心安乐、以死赎业、自由入世及袈裟内的真相几部分讨论。  相似文献   

8.
羌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古老优秀的民族,对华夏民族及其文化的缔造繁荣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其歌谣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从这个民族深厚感情中的爱与恨角度,努力探索羌族人民的朴实真切的生活——爱,爱得缠绵多情;恨,恨得咬牙切齿。  相似文献   

9.
“怨”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要的审美情感之一,“恨”也被韩国人看作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中韩古典爱情故事,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较多地体现了“怨”和“恨”的心理机制。对两国古典爱情中“怨”“恨”心理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帮助现代读者了解故事人物心理,同时可进一步理解两种心理机制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三种角色     
我一直在想,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真是奇妙无比,像我与女儿小泥,有时可以相亲相爱、亲密无间,有时又可以争吵、气愤、斗智斗勇,像水火不容的人——两代人血脉相连得把爱怨都发挥到那么淋漓尽致。然而那么感性的爱意,到底不利于教育。这些年来我总结出,我与小泥最佳的关系是:做孩子的朋友,又不仅仅是朋友;做孩子的老师,又不仅仅是老师;做孩子的父母,又不仅仅是父母。我把朋友放在第一位。别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大人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手持真理之剑。蹲下来,你便看到孩子的世界;尊重他,  相似文献   

11.
肖红品所表现出来的基调是,寂寞,悲哀,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和背离时代。恰恰相反,肖红正是通过这种如泣如沂,似怨似恨的呼碱,为受迫害,受奴役的人们发出了血泪的控拆。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顽强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折射出了作爱祖国,爱人民的真挚情感,肖红作品中的“寂寞”、“悲哀”,正是她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作者以此来反映现实,反映时代,抒发自己的爱和恨。  相似文献   

12.
在从事英语汉译过程中,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并不是由于英语语法现象复杂或对词汇陌生感到为难,在某种程度上,倒是由于对某些带关键性英语常用词在句子中的真正含义不易琢磨而感到棘手,presence 便是一例。这个问题如果处理得好,便可提高译文的质量。解决得不好,抑或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原意;抑或歪曲原意,造成误解;有时甚至还会闹出笑话。  相似文献   

13.
眼泪     
周婷 《现代语文》2004,(11):37-37
它真实,在它面前,任何解释都成了多余。它晶莹,在它面前,珠宝钻石也逊色三分。它纯洁,在它面前,感受不到人世间的一丝纷杂。它便是眼泪。我爱、恨,又怨它。因为它将人的内心世界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共同品赏[滚绣球]三个"恨"字的含义.通过"恨"读懂柔肠百结的崔莺莺心灵中颤动着的痛苦、遗憾、愁怨、无奈、怨愤、不安……"恨"字反复出现,越"恨"其含义越深广. 正当大家探讨"恨"的一层含义为对张生考试落第婚事终成泡影、对张生考取功名后变心另结新欢的"既忧又惧"时,一个学生质疑"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不合常理,怀疑印刷误.因为此曲表现离别的无奈、遗憾:"恨相见得迟,恨归去得疾","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正说明聚欢未已,离愁却至,崔莺莺极度的依依不舍,就不应该是"快快的随"而应该是"迍迍的随".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出师表》有三处误解,一是误解虚词为实词,二是误解文化词,三是望文生义。一、误解虚词为实词。“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教材把它注为“痛心”,与下文“恨”一起译为“痛心遗憾”。从字面上看似乎说得通。但这个词在古文中还可以当...  相似文献   

16.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弃儿希斯克里夫,但是,围绕希斯克里夫的两个主要女性的爱情悲剧却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们爱的真切,不顾一切后果;但当爱变成恨时,她们又恨得悲切,最终郁郁而终。她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正如作者艾米丽·勃朗特所说:“我爱,我恨,我受苦。”而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作为女性作家,把自身的创作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谱写了一部女性的爱情悲剧。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女性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山里的孩子,与同学产生了矛盾,这使他的心里时常感到很不愉快。终于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那个同学,便独自跑进山里,放声高喊:“我恨你!”山谷里瞬间传来了阵阵回声:“我恨你,我恨你……”这声音使小孩心里很害怕,他匆匆跑回家对妈妈说:“山里有个孩子恨我。”妈妈带孩子来到山里,并告诉孩子高喊:“我爱你!”小孩照着妈妈说的做了,于是,大山深处传来了声声亲切的回声:“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的一声呼喊.却得到了数声爱的回声。小孩终于乐了。妈妈乐了,大山也乐了。  相似文献   

18.
流氓兔MASHIMRO是一只让人又爱又恨的兔子,让它的朋友们吃尽了苦头。它有时非常聪明,有时脑筋又像打了结,你永远不知道流氓兔会想出什么鬼点子,它搞的恶作剧绝对会让你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19.
《长恨歌》中的李,杨之爱,经历了相守,相失,再到精神相融的曲折变化,赏美之短,思美之久,寻美之切构成了《长恨歌》情感运行的内在结构张力,仙,凡间无法超越的时空界限,既是“恨”的渊薮,又是“受”的源泉,由客观而非主观原因所造成的“恨”,只不过是“爱”的别名,它使“爱”不断裂变,升华,纯化,“恨”与“爱”在形式上相对,但在本质上却同一,正因有“恨”,才会有“爱”,“恨”愈久,愈浓,“爱”才显得愈悠,愈炽。因此,“此恨绵绵无绝期”便自然且必然兑换,转化为“此爱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即是“长爱歌”。  相似文献   

20.
罗婷 《中学生百科》2011,(11):53-54
人活着,就会有最差的时候,但是也会有最好的时候,这就是人生。芮芮在地理课上唠叨说,这一阵暖流过去之后再来一阵寒流就是夏天啦。我文科生迟钝的神经一下子紧张起来。夏天,那些我们怨过恨过哭过放弃过,笑过爱过痴过幸福过,只是最后依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