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美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为两组,治疗组10例,用美能40 m l/d.iv.3周后改为口服美能片75 mg,每日3次.对照组1 0例,使用甘利欣150 mg/d,VD.3周后改为口服甘利欣100 m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率75%;血清ALT水平由306.70±229.33 u/L降为105.00±86.11 u/L;血清AST水平由137.90±71.44 u/L降为64.30±34.93 u/L;血清SB水平由31.80±28.90 umol/L降为16.20±3.43 umol/L.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66.7%;血清ALT水平由208.20±160.13 u/L降为77.20±65.92 u/L;血清AST水平由92.60±61.19 u/L降为51.20±31.38 u/L;血清SB水平由20.60±5.08 umol/L降为11.70±2.06 umol/L.[结论]复方甘草甜素(美能)的临床疗效与国内同类产品(甘利欣)相仿,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草酸苷对慢性乙肝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把95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80 m l、复方甘草酸单铵120 m l、甘草酸二铵40 m l静脉点滴,用药前、用药2周及4周观察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肝功能、HBVM、HBV-DNA定量.[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空腹血糖的均数分别为5.28±1.75、5.32±1.66及5.65±1.82 mmol/L,在用药2周时,三组患者空腹血糖的均数即已有所下降,至用药4周其空腹血糖的均数分别为4.5 1±1.6 5、4.6 8±1.3 7及4.9 8±1.87 mmol/L,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空腹血糖的均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之间下降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甘草酸苷对慢性乙肝患者的血糖没有升高作用,反而在一定剂量下有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母乳喂养新生儿低血糖影响因素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纯母乳喂养新生儿血糖变化及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出生后1、4、8、12、24、48、72h对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360例进行血糖系列监测。结果:新生儿出生后1h的平均血糖浓度较低为(2.8±0.95)mmol/L,4h后升高并逐渐稳定为(3.22±1.03)mmol/L;有糖代谢异常母亲的新生儿、巨大儿、低体重儿,其出生3d内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23.2%(16/69)、37.2%(35/94)、30.8%(12/39),显著高于无以上并发症的正常新生儿(13.3%,21/158)。结论:纯母乳喂养儿出生1h血糖偏低,有糖代谢异常母亲的新生儿、巨大儿、低体重儿,出生3d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应给予严密监测,以预防有症状的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特发性水肿病人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方法 :对 5 0例正常对照和 4 0例特发性水肿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尿转铁蛋白 (TRF)和α1-微球蛋白 (α1-M ) ,终点法测尿N -乙酰 -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比色法测尿肌酐。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mALB为 (3.6 1± 2 .4 6 )mg/L ,RBP/Cr为 (7.4 6± 5 .0 2 ) μg/mmol,TRF/Cr为 (0 .0 5± 0 .0 3)mg/mmol ,α1-M /Cr为 (0 .78± 0 .5 1)mg/mmol,NAG/Cr为 (0 .5 2± 0 .4 6 )U/mmol,特发性水肿患者尿mALB为 (12 .4 2± 11.2 5 )mg/L ,RBP/Cr为 (18.75± 17.16 ) μg/mmol,TRF/Cr为 (0 .0 8± 0 .0 1)mg/mmol ,NAG/Cr为 (1.89± 1.6 4)U/mmol,α1-M /Cr为 (0 .86± 0 .14 )mg/mmol;其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mALB :30 % ,NAG :4 0 % ,RBP :2 7.5 % ,TRF :2 .5 % ,α1-M :5 % ,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 :NAG+mALB :4 0 % ,NAG +RBP :4 0 % ,mALB +RBP :32 .5 %。结论 :尿NAG酶的检测是诊断特发性水肿早期肾损害的最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16例,进行以糖尿病专科医生主讲的大型讲座为主的系统而正规的健康教育,为期6个月,观察患者受教育前后的糖尿病知识(DKN)掌握情况、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小时血糖(2hPG)、体重指数(BMI)、HbA1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自控力水平变化等,进行组内比较。结果:6个月后,患者的DKN、FPG、2hPG、BMI、HbA1C、自控力明显得到改善;TC、TG血脂变化不大。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明显改善T2DM患者的代谢状况,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加二甲双胍的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人的影响。方法:2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调节和(或)单用二甲双胍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改用门冬胰岛素30加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小时血糖(2hPG),并同时作胰岛素(Ins)、C肽(CP)释放试验;HbAlC采用比色法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C肽采用放免法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强化治疗后HbAlC、FPG与2hPG均见下降(均P〈0.001);胰岛素、C肽峰值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人的血糖,有利于修复初诊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曾静环 《考试周刊》2015,(19):127-128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与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浆骨桥蛋白(O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水平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分别为(4.13±1.28)mmol/L、(1.71±0.88)mmol/L和(2.24±0.77)mmol/L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H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SAA、hs-CRP和OPN水平分别为(2.23±0.18)mg/L、(3.11±1.06)mg/L和(68.32±12.05)ng/L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有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西洛他唑与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降低SAA、hs-CRP和OPN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苏北地区儿童的体质指数(BMI)水平和血脂水平,探讨儿童的超重或肥胖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246例体检儿童的BMI指数和血脂水平,以BMI指数水平将246例体检儿童分为正常组和超重或肥胖组,比较两组间多种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结果本地区儿童的血脂水平:TC 3.65±0.61 mmol/L,TG 0.96±0.41mmol/L,LDL-C 1.82±0.57 mmol/L,HOL-C 1.47±0.32 mmol/L。BMI水平17.1±2.5。超重或肥胖组血脂异常的发生率:TC 20.0%,TG 53.3%,LDL-C 33.3%,三种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预防时,应将肥胖或超重儿童这一群体作为重点干预对象,积极预防和治疗肥胖或超重儿童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9.
黄连素与优降糖联合治疗糖尿病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非降糖药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将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两个月后,血糖即出现显著下降,近期疗效观察提示黄连素合用小量优降糖治疗糖尿病与单一降糖药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优于单一用药,总有效率达87%,提示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糖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3-10~2014-06间于我院就诊并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糖尿病组;非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检测血常规,并测量坐姿血压。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为(95.20±30.10)mg/d L,糖尿病组为(147.85±72.54)mg/d L。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平均血压分别为138/90 mm Hg、120/80 mm Hg,平均RDW-SD(RDW标准差)分别为(46.84±3.18)f L、(46.44±4.64)f L,两组的平均RDW-CV(RDW变异系数)分别为(14.80±0.71)%、(14.74±1.94)%。糖尿病患者中RDW-SD和空腹血糖、血压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而RDW-CV和血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RDWCV与血压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Q我怀孕6个月了,查出患有妊娠糖尿病。请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否可以只吃粗粮而不吃细粮呢?A妊娠期血糖水平应该略低于非孕时候,故而这个阶段为保胎儿无虞,对糖妈的血糖控制标准也是很严苛的(空腹时不高于5.3mmol/L,餐后2小时不高于6.7mmol/L)。粗粮膳食纤维含量高,适当的烹调后GI确实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经过80min的有氧运动后再做力竭性运动的血乳酸水平,并以此判断长时间有氧运动后糖酵解供能能力的降低程度.[方法]使用日本京都LT-1710型血乳酸仪和GT-1640型血糖测定仪对20名运动训练专业1年级的男大学生进行80min有氧步行实验,测得实验前后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运动训练专业20名男大学生有氧运动持续到第30min显示,以相对耗氧量为29~31mL/min-1·kg-1的强度运动时,HR、VO2(绝对值)和血乳酸的平均值分别为147次、2.07(L)和3.03mmol/L.80min有氧运动结束再做力竭运动,测得运动后第3min的血乳酸浓度为8.25mmol/L,血糖浓度为4.67mmol/L.[结论]力竭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与短时间剧烈运动后的血乳酸相比浓度减少一半左右,乳酸系统的供能能力在经历80min的有氧运动后减少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3.
黄芬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4):88-89,13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按脉压高低分为4组:脉压≥70mmHg,60~69mmHg,50~59mmHg和<50mmHg各75例,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HDL-C)、舒张压、脉压和体重指数(BMI)测定,比较四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随脉压逐渐升高,BMI、FPG、2hPG、TC、TG、LDL-C均呈线性上升趋势,而HDL-C呈下降趋势(P<0.05),随着脉压的增加,IFG、IGT、DM的发生率依次升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糖代谢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含量变化.方法:60例内脏脂肪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体重指数、病程、FIG和餐后2h血糖(2hPG)等资料具有可比性.维持试验前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A组加服罗格列酮4mg,1次/d,时间为24W,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内脏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后A组内脏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B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减少2型糖尿病的内脏脂肪含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低血糖症及其发生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正常低限而引起相应的症状与体征这一生理或病理状况。血浆葡萄糖的正常组水平大致为 3.3~ 6 .1mmol/L(6 0~ 110mg/dl) ,餐后 2小时血糖为 3.3~ 7.8mmol/L(6 0~ 14 0mg/dl) ,考虑到血糖可能出现的生理波动 ,一般认为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 2 .8mmol/L(5 0mg/dl)。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 ,尤其是脑部及交感神经。这是由于神经细胞本身没有糖元储备 ,又不能像其它组织那样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 ,它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自血糖。低血糖症初期表现为出汗、心悸、无力、震颤、烦躁、苍白等 …  相似文献   

16.
用滤纸片法测定黄连素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黄连素有较宽的抗菌谱,黄连素对以下五种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及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真菌黑曲霉菌的抑制作用稍弱;黄连素抑菌活性不受热处理的影响,而受pH值影响较大,在pH值为4—8范围内,黄连素抑菌活性较好且稳定。采用液体稀释法,研究了黄连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连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mg/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1.5mg/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mg/L,对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17.
采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24例慢性肾衰病人,疗效肯定。24例高血钾、水肿、心衰症状均消失;19例高血压降至正常,5例下降;16例代谢性酸中毒纠正,8例好转;血肌酐(μmol/L):9例由2400±124降至1000±96,4例由1700±90降至900±74,8例由1200±65降至500±48,3例由800±36降至150±30。结合我国目前情况,CAPD治疗慢性肾衰具有广泛采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42只小鼠上注射四氧嘧啶制造高血糖模型,得到16只血糖高于9.0mmol/L 的小鼠。将高血糖模型小鼠分为对照和试验两组做武夷岩茶降血糖试验;试验前两组的血糖分别为18.37±8.43和18.20±9.77(mmol/L)(P>0.5)。试验组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武夷岩茶;试验5日后对照组的血糖为18.80±7.08(mmol/L),无显著变化(P>0.5);试验组的血糖降到4.55±1.18(mmol/L),降低了75%(P<0.01)。证明武夷岩荼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长期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中发现,糖尿病伴有肾动脉硬化的患者,血糖与尿糖的结果不一致。一般血糖在10.64±0.56mmol/1以下时尿糖呈阴性,这是肾动脉硬化提高了肾糖阈的结果。因此利用肾动脉硬化时肾糖阈的这种改变可间接诊断肾动脉硬化症。  相似文献   

20.
〔习题3-1〕(1)算术平均误差:δ_Ⅰ=3.6、δ_Ⅱ=3.6;(2)标准偏差:σ_Ⅰ=3.9、σ_Ⅱ=6.2。〔习题3-2〕无周期性系统误差,无累进性系统误差。〔习题3-3〕(1)串联总电阻:R_串=5000Ω、绝对误差±5Ω,相对误差0.1%;(2)并联总电阻:R_并=200Ω,绝对误差±0.2Ω,相对误差0.1%。〔习题3-4〕相对误差3.2%。〔简解〕(1)测50mV时,毫伏表的基本误差为:γ_1=仪表满量程示值/测量值×仪表引用误差=100/50×1.5=3%;(2)温度附加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