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大众传媒与学术传播——从《百家讲坛》的热播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云涛 《新闻界》2006,(5):63-64
2004年5月,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2005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栏目收视率一路上升。2006年,易中天的电视讲座《品三国》以及同名出版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众多来自普通观众、专业学者和新闻媒体的评说和争论。  相似文献   

2.
余建清 《新闻知识》2007,(11):60-62
《百家讲坛》,这个与央视科教频道一同诞生的栏目,一度曾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绝处逢生之后,却成为2006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权威机构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可以说,《百家讲坛》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3.
钟文波 《当代传播》2007,(5):108-109
《百家讲坛》是一档以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节目,它的火热引发了多方的争论.但作为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媒介的形式传播的典型,它无疑是成功的.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百家讲坛》火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百家讲坛》的热播引发了中国文化界的激烈争论,从而形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本文认为,《百家讲坛》现象的文化意义在于:它创造了在一个消费语境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通过现代媒介联姻的成功范例,实现了视觉与语言的暂时和解,并开始了视觉启蒙的重启。  相似文献   

5.
杨冰漠 《新闻世界》2013,(12):46-47
当前,电视的娱乐化现象日益严重,在给观众以享受和放松之余却削弱了它的核心职责——传承社会文化。本文以央视科教频道的讲座式节目——《百家讲坛》为例,立足于它的文本实践经验,结合传播学理论,分析了电视媒介与社会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曹阳 《新闻世界》2014,(8):371-373
《百家讲坛》、TED演讲,一个是中国最火的电视科教节目,一个是享誉世界的互联网思想平台,两者都发挥着传播知识的功能。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希望能为未来我国大众传媒更好地发挥其传播知识的功能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长松  song 《新闻界》2008,(1):113-115
本文从视频片段、字幕、画外音等方面探讨了《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指出《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8年,网友自拍<百家讲坛·从靖康耻到风波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点击率高达40万次.被称为"山寨版<百家讲坛>".本文运用大众文化相关理论对山寨版<百家讲坛>分析发现:包括山寨版<百家讲坛>在内的山寨文化的勃然兴起与社会不公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分配不公的晴雨表.山寨版<百家讲坛>是亚群体运用"权且利用"战术对话语权力分配不公的一种抗争,亚群体能在抗争中体会到一种冒犯式的快感.  相似文献   

9.
一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在2006年初明确指出:“中央电视台在实施频道品牌化进程中大力倡导‘绿色收视率’,重视收视效果,但又不唯收视率,  相似文献   

10.
受众为王:央视《百家讲坛》的异军突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隽媛 《新闻记者》2005,(12):72-73
2001年7月9日,一个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的崭新节目《百家讲坛》在央视“科学·教育”频道(CCTV—10)开播。4年间,通过对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完善,至2004年,《百家讲坛》从纷繁复杂的节目中脱颖而出,在科教频道年终的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三,成为2004年电视节目发展中的一大亮点。《百家讲坛》以“教授知识”为主要传播目的,它的内容相当广泛,可以涵盖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科技以及风俗人情、自然景观、人类活动等多个领域。凡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能够增长人们知识和见闻的内容都可以在电视讲坛类节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这一轮国学热本身是卑怯媚权的现实选择。无论是新儒学者对封建专制的颂扬,还是电视屏幕对皇帝奴才戏的偏好,或者是《百家讲坛》对经典的“改造”,都是这种心术不正的根子上生出的枝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受众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的考察和对受众认知结构、接受规律的分析探讨<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是如何针对受众的特点来提高传播效果的.  相似文献   

13.
郭旭魁 《东南传播》2012,(7):158-159
本文基于"场域"理论,从政治资本、经济资本以及两类文化资本三个维度,考察《百家讲坛》栏目的产制动因。结论是:体现经济资本的收视率是传媒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规避政治风险的内容才允许进入场域空间;知识分子为重新掌握昔日的话语权不得不与电视媒体合谋,一个"百家"节目丧失了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在电视媒介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并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的电视学术类栏目,《百家讲坛》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准确的定位和自成风格的节目制作方式值得其他电视媒体深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于垚 《新闻世界》2009,(7):65-66
本文选择近两年来引人关注的传媒丈化现象——《百家讲坛》的热播,结合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分析了《百家讲坛》作为一种电视文化奇观的原因,并对这一由媒体制造的奇观现象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6.
《百家讲坛》通过对观众文化品位与审美需求的洞察,出于提升收视与栏目创新的需要,对原有节目内容、制作方式与演播风格进行创新与改编,构建精英文化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桥梁,让专家学者服务于百姓文化需要.凭借普及中华传统文化与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成功探索与实践,在国内电视观众群体中掀起品味传统文化,研读学术新说的潮流.但是面对当...  相似文献   

17.
宣华华 《声屏世界》2010,(11):68-68
几年前,央视《读书时间》因收视率原因在苦撑八年后黯然谢幕。现如今,曾红透大江南北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也连连下滑,有分析人士指出《百家讲坛》已进入“死亡倒计时”。是谁谋杀了《读书时间》,搞垮了《百家讲坛》?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讲坛》带给电视频道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传媒观察》2007,(5):49-50
2001年7月9日一个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的崭新栏目——《百家讲坛》在央视(CCTV-10)“科学、教育频道”开播了。经过五年多的不断完善,该栏目自身发展已经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9.
《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  丁智擘 《视听界》2006,(2):47-49
《百家讲坛》由于采用一些独到的创新而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然而在成功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节目选题的相对狭窄,电视观众年龄的老化,节目创作人员和电视观众缺乏很好的互动和沟通,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地面对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在经过三年的煎熬之后,《百家讲坛》终于痛苦而又释然地放弃了早期的高端定位。转型后的《百家讲坛》要求节目的主讲专家无论如何要将自己的学术讲座演绎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观众”都能听懂的“文化俗讲”。这就意味着讲坛节目的受众定位将转向具有更大基数的受众类型。不过,这种定位转向也对讲坛节目的文本生产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