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拜读《从“赏识教育”谈起》(《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6期,以下简称“从”文),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刚刚踏入教育研究之门的人,能够受到像陈桂生先生这样的教育前辈的指点、批评与指正,让我感到非常荣幸与自豪,同时也深感前辈对后辈的关爱、体谅之情,其收获确实比“赏识”大。尤其是,陈先生那敏锐的洞察力、谨严的思维与认真求实的学风,着实让人钦佩、敬重。不过,鉴于真理越辩越明或通过辩驳、反思与质疑越能接近真理的认识,笔者不揣冒昧地申辩、辩驳一番。  相似文献   

2.
“潜意识”是由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后来被众多心理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心理学界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而赏识性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它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可.但它为什么科学?怎样加以实施才能使其更具有实用性?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赏识性教育与潜意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假如有人诚恳地说我书教得好,工作能力也强,这时候,我的心肯定会是一汪蜜池;假如这个人是我的顶头上司,我一定会更加拼命地工作,“士为知己者死”嘛!以此类推,将这种对你的赏识加到你的学生身上,他们又会是如何地愉悦、欣慰呀!是的,这就是赞扬的艺术,是最近几年常被推荐的赏识教育。其实,赏识教育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更早的,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学记》中所说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者失也”。《左传·襄公十四年》中也说:“善则赏之,过则匡之。”“赏…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赏识教育”是近年提出和在中小学教育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在中小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对这一新理念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南京)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周弘为代表的观点:“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在教  相似文献   

6.
“赏识—成功”教育是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新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一种大胆改革创新的探索。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它犹如一个醒目的路标,能帮助和指引教师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赏识—成功”教育是由学会赏识、积累成功两个部分组成。学会赏识就是要充分认识每个青少年都有成功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舒翠兰 《教学随笔》2016,(8):157-157
本文通过读《赏识你的学生》有感,论述了“赏识”的感悟和运用“赏识教育”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8.
最近,“赏识教育”正在一些省市热炒热作。自称“赏识教育推广人”的欧阳维建在《南方周末》发表谈话说:“赏识教育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实践者周弘在教育聋女周婷婷成长的过程中成功发展的理论。”并把“赏识教育”与德国的神童之父卡尔·威特的教育理论相比拟,甚至说比卡尔·威特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人说:“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第四章明确提出:“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和赞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在赏识中健康成长,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那么如何实施赏识教育,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冯中允 《班主任》2007,(3):47-48
读了《班主任》2006年第10期《“盐”与“汤”的启迪》一文,很有感触,联想起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如果将惩罚教育与爱心教育、赏识教育截然分开,转化工作将很难奏效。一味惩罚,后进生要么“硬碰硬”,要么面服心不服;一味赏识,他们认识不到自身的不足,休提改进。如果把惩罚的“盐”融入爱与赏识的“汤”里,效果将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的评价要有鼓励性。”(《语文课程标准》) “赏识是温润的风,它带来孩子心灵的暖意。”(《赏识教学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个性张扬 ,喜欢表现 ,渴望成功。能否创设一套成功的教学方法 ?《从哑女到神童》的作者周弘就创造了这个奇迹 ,而且把它推广开来。“赏识———成功”是由学会赏识 ,积累成功两个部分组成。学会赏识与积累成功的核心分别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和“创造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赏识教育的关键是要帮助施教者和受教者确定一个正确的心态 ,即“赏识———成功”的心态。语文学科本身具有诸多的教育功能 ,其中包括当今竞争社会所需要的健康、乐观、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的培养 ,包括对自信力、意志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 ,把“赏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2日第5版“基础教育 (课程·教学)”专刊中在《直面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大标题下曾刊登了徐永生、杜志强撰写的两篇文章,指出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徐永生谈到滥用课件、表演作秀、分组讨论无实效、满堂发问、滥用赏识、满堂游动、放任自流、死守预案、装腔作势、效益低下等问题。而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改革理论大讨论中,授课老师角色的转换已形成共识。而对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还不够。目前大多数家庭教育多“溺爱教育”、“强迫教育”、“补救教育”,而缺少“赏识教育”、“养成教育”、“阅读教育”。这是教育改革深化中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日,拜读了《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刊发的冯王月、汪文的一篇文章《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文中指出,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从普遍意义上讲,教育是一个在多视角的理论指导下,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与方式而实现育人目标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要完成“育人大厦”的构建,需要有多种科学的施工手段,其中“赏识”和“惩罚”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赏识教育与惩…  相似文献   

16.
一、赏识在导课中的运用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渴望被理解、肯定与赏识。“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它集中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赏识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拜读了2007年第5期《教书育人·校长参考》杂志上刊登的姜勤同志的一则短文,名字叫《愿赌服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美国的老师除了赏识教育,经常以各种方式来激励学生上进,甚至经常有老师乃至校长和学生公开打赌,在激励学生成功的同时,甘愿履行诺言,服输认罚.  相似文献   

18.
《河北教育》2009,(5):11-11
近日,万全县在全县推广“赏识教育”,县教育局为全县学校发放了《赏识你的孩子》的讲座光盘,统二购买了千余本《赏识你的孩子》图书,全部免费发放到全县教师手中。通过组织集体观看和学习,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手段。赏识教育突破了以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提倡鼓励,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去南京了解“赏识一成功”教育的情况,并专门采访了这一教育思想的发起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一成功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先生。记者:“赏识一成功”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吗?周弘:“赏识一成功”教育既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最古老的教育。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所有的家长在教孩子说话大路时都用过这个方法,只不过后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把它抛弃了。说它是耳目一新的教育,是因为我们给它注入了新的内涵。记者:赏识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周弘:赏识教育是把孩子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论述了“赏识——成功”教育的含义、特殊教育学校实施这一管理模式的的必要性以及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的更高的工作要求,并总结出实施“赏识——成功”教育的主要方法为表扬、信任、关注和团队精神的教育等等。阐述了实施“赏识——成功”教育所需营造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