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楚辞·天问》有关商末周初史事的记载,在楚辞学界仍存有歧义。通过对新出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天问》反映了商末周初的基本史实:文王被封西伯,"号衰"以行九邦;商纣俎醢梅伯以与文王等诸侯盟誓,巩固自身统治;周人迁岐社社主为军社,开始征商历程;周公"不嘉"武王对殷纣的猛力射杀,在他制礼作乐时取消了以人为牲的习俗。  相似文献   

2.
战国社会广泛流传的春秋史短章文本,构成了编年体《左传》成书的直接来源。出土文献的事例证明,编年体《左传》之前的“《左传》原本”可以理解为就是那些呈散编形态的春秋史“事语”。“事语”的称谓和内涵来源于战国秦汉社会的文献类别和使用惯例,而非当代学界的一般性指称。《左传》编者对春秋史“事语”的择取和加工方法,除了“割裂文本”、“整合文本”,还重在连缀文本、修饰文本,以使它们依次相序、连贯而呈体系化,进而展现自家的价值评判。同时,《左传》的成书历程也是春秋史的书写主体由史官群体经诸子百家转移到儒家学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国语》的性质与价值——由出土文献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与《左传》是先秦典籍中的双璧,但两千多年来二者的地位却相去甚远。从近二、三十年出土文献中的“语”类作品出发,重新审视《国语》的性质和价值之后可以发现,《国语》是先秦“语”类作品之集大成,是我国国别史的始祖,对司马迁《史记》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对中国史学史上历史的文学化和文学史上文学的史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核心精神,战争在《春秋左传》中占据重要篇幅,春秋式的战争也十分强调礼制。笔者通过研究叙战语篇和具体分析泓之战,从经传差异、战争双方国家和主要参战人物等角度,探寻春秋礼制在战争文学中的体现和嬗变,总结出“礼”在战争中消退的政治、社会环境等原因。  相似文献   

5.
《史记》与《汉书》——吐鲁番出土文献札记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藏吐鲁番文献Ch.938与日本大谷文书中的一件残片是可以缀合的《史记》和《汉书》抄本。无论它们的出土地是库车还是吐鲁番,都对唐代西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更为珍贵的是,《史记》、《汉书》抄写在同一写卷上及其有所先后的事实,为我们诠释古人《史》、《汉》并重及相关问题提供了直接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6.
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是汉字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奠基性著作。书中收集的玉部字量大、排位靠前,反映了当时玉文化的繁荣。本文提出研究《说文·玉部》字,不仅要从传世文献入手,更要注重结合出土文献,主要是出土玉器和出土古文字进行综合研究,以达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补充印证的作用,从而达到弥补和修正《说文·玉部》字未收、错收的字形、字义及其他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老子》的出土文献,为老子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从出土文献来看,《老子》上、下篇的划分并非是依据其思想内容确定的,其八十一章的分法亦是后来形成的。老子以"道"为其思想的核心,阐发了"道"与"德"的关系是体与用、隐与显的关系。《老子》第三十八章提出的"下德"即"仁、义、礼",仍属于"德"的范畴,只是未能像"上德"那样完美。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内高校近几年在本科阶段文字学、出土文献类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未来建设的方向应是强化师资和学科平台建设,努力促进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向对标社会需求及学生就业,拓宽学习受众范围,坚持分类分层的建设方向,推进教材编写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大教学投入、扶植力度等,从而为本省高等教育相关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早期培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培养省内乃至国内急需的文字学与出土文献整理、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近些年国家文化、教育部门强调“冷门绝学”,开展古文字学强基计划的背景下,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在原有院系、专业基础上对本科阶段相关领域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试水。未正式开展强基计划的院校也在文史类专业内以开设专门的培养平台或选修课的方式进行探索。在这一发展方向下,各地区培养单位应综合规划学科建设,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既不放松传统教学培养方式,也要结合现代化平台和技术手段,与相关专业、学科形成交叉融合。对人才培养坚持分类设计、因材施教的方针,对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点认为:《史记》继承了《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之精神,司马迁是以孔子第二自居的,故《史记》是第二部《春秋》。这种观点的偏差在于:既没有考虑到春秋与西汉两个时代社会政治形势的巨大差异,也没有顾及到司马迁与孔子千差万别的个人经历。孔子对春秋“乱世”无能为力而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通过“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来达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目的,其着眼点在来世;而司马谈发凡起例的《史记》之创作目的一为“宣汉”,二为整合学术,为西汉统治者“献治安策”,以适应西汉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其着眼点在当世。  相似文献   

11.
论《吴越春秋》的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春秋》是一部有价值的野史,其史学价值主要休现在史料价值和写史体例有所创新两个方面。其丰富的史料具有很大的真实性补充了正史中吴越史料之不足被许多注家所用,为古地方民族史学做出重要贡献。其体例熔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为一炉,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以纪传体为主、以编年为头绪来铺叙两国史实的国别史,记言与记事相结合,开创了我国古代以小说手法写史的先例。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列国竞相兼并扩张,时人的疆域观念日益明显。各国在军政措置中,派驻相应的官员驻守边地,统谓之"疆吏"或"边吏"。"封人"便是其中之一。西周时便有封人一职,乃大司徒属官,其所领职责较为庞杂,除土地疆界的勘定外,在祭祀、丧葬、军旅、会盟中也承担相应的任务。到春秋时期,封人由中央官变为地方官,且在地方,其地位似乎高于司徒,职能也趋于单一化,成为典守封疆的军事官吏。春秋时诸侯国尚在边境地区设置"边候""候人"一类的"边吏",同商代"为王斥候"的武官比较类似,主要职责是驻守在边境地区,保卫本国境壤安全,但其统辖的武装力量似乎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诸侯国弑君事件极为普遍,《史记》中有明确记载的共有40例.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深入分析,总结出春秋时期诸侯国弑君事件的多样形式,概括出弑君事件的多种原因,分析司马迁对典型事件和被弑君主的不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4.
《春秋》栽有十一位女性的谥号,均为葬后举谥。文章先对经传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出十位鲁国得谥女性的书谥体例;然后从当时的贞节观着手,考察为何仪书一位诸侯夫人之因;最后比照独立谥女性一生所行之事,探究其与谥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吴越春秋》作为东汉时期一部著名的杂史著作,其死亡叙事取得了较高成就。它折射了崇尚人生命的社会属性而轻忽其生物属性的生命观,体现了忠、孝、节、义的伦理观。《吴越春秋》的死亡叙事有助于具体饱满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对增强作品叙事的生动性、有机性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发生的战争很多与晋国有密切的关系,晋国历史文学,把战争与春秋时期的政治、外交、人民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历史文学的战争特色。  相似文献   

17.
“游”是旅游在中国古代的特定称谓,古今之游在内容、范围及性质上均有显著差异。春秋战国时期的游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寿《三国志》史学编撰的实录精神毋庸置疑,但曲笔之处也不容忽视。其历史记载失真有隐讳、虚构、夸张和附会的表现形式,政治立场、情感因素、史书承袭等原因均造成记载的失真。对于历史记载的失真,我们不能完全以今天的标准,而应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进行判断和选择,这样才能得出较为严谨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9.
春秋习用语     
春秋大时代习用语,分日常、官场、战乱、外交和文化思想五方面,举当时书面习用语例,加以论证。诸凡春秋时代的社会状况、人民苦难、政治风云、文化闪耀、思想波澜、精神风貌。都可考见一二。  相似文献   

20.
"英烈春秋"是流播范围与影响都极大的传统说部之一,本文汇集了此故事已知的十四种传本及部分戏曲剧本的相关资料与版本情况,并略作考辨,厘清了各本的文本信息及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