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冬》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最后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初冬季节早晨自然界景物的特征。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和二年级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可采用对比的方式去安排教学环节。插图对比,了解大意,培养观察能力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并排而立,是课文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2.
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设山西省教研室白建华一、教材简析:这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古诗《静夜思》和记叙文《北京》、《初冬》是讲读课文,《蜘蛛》是阅读课文。《北京》、《初冬》是描写景物的记叙文,《蜘蛛》是描写小动物的记叙文。《静夜思》是我国唐代...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   1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初冬自然界的景物的特征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进行词、句训练。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 ,体会课文用词用句的精妙之处。  教具准备 :计算机、实物影仪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写了初冬的什么 ?分哪两个部分来写 ?哪几个自然段写下雾时的景象 ,哪几个自然段写雾散后的景象 ?  二、讲读课文   (一 )讲读第一段 (1~ 4自然段 )   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初冬》一课重点词及比喻句的教学□安徽蚌埠第三实验小学安磊《初冬》是小学语文新编教材第三册中一篇文质兼美的讲读课文。作者恰当运用了对比、比喻、重叠词等手法,描绘了雾中和雾散后景物的不同特征。教学中我是这样考虑的:一、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深化...  相似文献   

5.
因势利导捕捉匠心———《初冬》教学一得□翁海芳《初冬》是小语第三册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写的是初冬时第一天早晨所看到的自然景象。我在教学时,抓住雾中和雾散后天气和景象的变化,通过对文中词语的品评和比较,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到典范的语言,感...  相似文献   

6.
《初冬》是一篇文景兼美的讲读课文 ,作者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 ,描述了雾散后农村中各种景物的不同特点 ,以及人们在不同的时间里观景的视觉差异 ,遣词用语准确得体 ,恰到好处。教学中运用比较教法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能使学生学到典范的语言 ,感受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准确 ,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在阅读中进行比较1 对“下雾时”和“雾散后”的景物对比。“白茫茫的一片大雾”是初冬早晨的一个特点。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 ,以塔、小山、田野、树林以及太阳、劳作的人们作为参照物 ,写…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前者由讲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由讲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都属于单元整合后词语的归类统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也许是习惯了以前教材后面附词语表的模式,我总有点轻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抄一抄、写一写,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8.
语文第三册     
3.讲读课文。这是课文的主体。全册有讲读课文19篇。生字共146个,约占总生字数的30.4%。随课文识字,体现了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的关系。讲读教学要突出重点,抓好基本功训练。本册讲读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加强词和句的训练。通过课文让学生理解词语在句子  相似文献   

9.
朱瑛 《辽宁教育》2011,(4):33-35
背景描述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前者是由讲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讲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它是单元整合后词语的归类统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也许是习惯了以前教材中词语表的模式,我总是轻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  相似文献   

10.
《初冬》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初冬早晨雾中与雾散以后的美丽景色,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说话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好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和本课特点,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①理解...  相似文献   

11.
《初冬》一文语言文字训练教学建议辽宁沈阳皇姑区教师进修学校路雅琴《初冬》是语文第三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写的是初冬时节一天早晨所看到的自然景象。凭借这篇文章,要使学生懂得雾是初冬时节的一个自然现象,以及有雾和雾散后天气和景象的变化;要通过对文中语...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课文词语处理办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扫清障碍法”,也就是在理解课文之前先把重点词语拿出来集中理解意思,这种办法的弊端是比较枯燥,往往导致对词语意思死记硬背。另一种做法是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这种做法比较有利于结合上下文灵活理解,不足之处是常常会因为解词过多而使讲读过程显得紊乱。笔者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根据在课文中的地位对词语进行分类处理。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为侧: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1.看图学文,理解词句,了解初冬早晨的景物特点;   2.练习用比喻句说话。   教学过程   运用多媒体课件,感知课文内容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初冬早晨的雾中景物图,让学生由远而近地观察画面,并口头描述画面内容,然后,通过课件显示雾散以后的初冬晨景图,让学生由远而近地说说景物的变化。在学生两次口述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课文中虽有一幅彩色的插图,但这幅图并不能显示各种初冬景物的特点,多媒体课体中清晰的画面效果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这种逼真的生活情境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愉快…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有《诚实的孩子)和(蓝树叶)两篇讲读课文,以及《看企鹅》一篇阅读课文。通过教学讲读课文,指导学生识字、学词、学句;训练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意思连贯完整的话。通过教学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运用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读懂课文,培养阅读能力。教学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识字教学要音形文结合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本单元,要使学生学会24个生字,能用这些字组词语,并能用其中的部分词语口头造句。1.初读课文时要求读准字音。教材采用汉语拼音、汉字双行排,为读准字音提供了良…  相似文献   

15.
第五组本组教材包括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则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其中,讲读课文《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教学的重点是分清哪些描写的是事物的静态,哪些描写的是事物的动态,分别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学时可凭借思考·练习一至三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讲读课文《草原》,讲作者初到草原,侧重描写草原景物的静态;讲快到公社和主客会面,侧重描写草原上景物和人物的动态。本课教学,一要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了解静态和动态描写,体会这样写…  相似文献   

16.
32 珊瑚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又是讲读课文。板书设计应该结合段落大意,抓住关键词语,突出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这篇课文写的是初冬时节农付的美丽景色。作者采用比较的方法写了各种景物的不同特点以及人们在不同时间里观景时的视觉差异。在景物描写方面遣词用语准确得体,恰到好处。下面就本文的比较写法以及与之相应的对比教法作简要分析提示。一、对景物不同视觉的比较作者描写初冬时节农村的美景,时间选择在早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大海的歌》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刘白羽。课文写作者随船出海时看到的景物和由此产生的喜悦心情,歌颂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新成就。1.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展现、极目 望、朦朦胧胧、耸立、猛烈、仿佛"等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观察和记叙事物的方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写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它为我们进行读写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文。在讲读这四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理解“这四篇课文都是通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对特定时间内、特定环境中的景物所  相似文献   

20.
《颐和园》是第三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优美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的,以此来启迪学生想象景物之貌,感受景物之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一、理清顺序,掌握课文脉络 课文是按照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记叙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以获得对课文整体的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可按以下的步骤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课文的脉络:第一步,弄清作者是按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