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那么导语便是这“眼睛”里送出的第一层“秋波”,导语有无神采,决定着读者能否对你的新闻“一见钟情”。常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新闻,又何尝不是呢!干记者的人,谁心中没有几多遗憾!回头望望,我们写出的那一条条消息、通讯、特写的导语,有多少是经过苦心锤炼而独出心裁的,有多少是凑凑合合、得过且过而草草出场  相似文献   

2.
热炒热看     
《月蚀》:一部纯粹的艺术电影,据说这部电影“已成为中国新电影运动的标志”。既然是艺术电影,就不免有  相似文献   

3.
本雅明用“aura(灵晕)”一词,探讨了复制技术对艺术作品存在方式的影响,也从审美效果上揭示了传统艺术的价值所在。本雅明“灵晕”的概念内涵有原真性、距离感、膜拜价值和凝神观照。机械复制时代“灵晕”已消散,电影艺术的特征为非原真性、展示价值、心神涣散。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灵晕”的特性被艺术家关注,并在艺术创作中尽可能地靠近“灵晕”,如中国电影民族化、艺术仿真、宗教电影等类型电影。  相似文献   

4.
一讲到蒙太奇,人们立刻会想到电影,似乎小小说与它绝缘。其实,蒙太奇和小小说早已成了“亲家”。把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有的艺术手段借用到小小说创作中,已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结构方式,许多作者在创作时常常追求这种蒙太奇的艺术效果。何谓蒙太奇?这是电影艺术上的一个术语。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电视。指对镜头的组合、分切技巧。又称“电影文法”,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一部电影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接起来的。但在制作过程中,又必  相似文献   

5.
1986年是书籍艺术兴起的一年。这一年的“中国书展”、“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文学插图艺术展”,西南西北、东北、中南地区分别举行的装帧艺术讨论会和观摩会,建国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文学插图艺术讨论会”,使人们欣喜地感到,书籍艺术的新潮来了。国家要建设,人们要知识,专家学者要著述,群众要书读,书刊必装帧,书  相似文献   

6.
电影是一种用摄影机“观看”的艺术,因此电影展现了摄影机“眼中”“窥看”到的世界.看电影行为本身满足了人们的窥视欲,这使电影创作中“窥视”题材层出不穷, “窥”这一特殊视角往往也被赋以特殊摄影技法.笔者就“窥”这一话题,剖析“窥”电影行为的审美价值导向并结合实例分析电影“窥”视角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7.
电影录音剪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也是深受我国听众欢迎的广播节目。它取材于影片的声带,经过电台编、播、录等几道工序,把影片这一综合艺术的产物转化为供听众收听的广播节目。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台每年制作电影录音剪辑数以百计,听众人数更是难以计算,但是,对电影录音剪辑的评论却寥寥无几,这种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之间的“比例失调”,影响了电影录音剪辑制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倡对电影录音剪辑从银幕到广播的成  相似文献   

8.
分编二题     
1.电视是一种新兴的综合艺术:《分类法》G22—“广播电视事业”类概括不了电视艺术,应归入电影艺术J9里,改为“电影、电视艺术J9”。同时I207.3戏剧类目里,I207.35“电影剧本”相应为电影、电视剧本”。 2.“老年运动与组织”是否可按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类分类,改成“工人、农民、老年、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改D43为“老年、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D430为“老年、青年、学生运动理论”。D431为“世界老年、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它的下属“.1”应让给老年,命名曰“世界老年组织、会议及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台湾艺术图书展卖第一家的台湾诚品书店近日侨迁新址。书店搬迁期间组织举办了热闹非凡的庆典活动——“台北第一届东区艺术节”。市民们踊跃参加,人潮汹涌,锣鼓喧天,充满艺术气息。 诚品书店是艺术书籍专卖店,举凡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专业书籍书店都有出售。书店设  相似文献   

10.
从广义上讲,电影和电视应属于同一艺术范畴。电影电视表现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统一的创作意图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完整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然而,在所谓的“影视圈”中,电影电视之间却人为地给划了一道鸿沟,推崇电影的认为:电影才是“高水准”的艺术,电视剧只是一种简单低级的娱乐,所以,一些演电影走红的“大腕”、“大牌”,是不拍电视剧的,而一些拍电视剧成名的演员,一旦接触了电影,成为电影演员,也“好马不吃回头草”,再不涉足电视剧了。而推崇电视剧的认为,电影正在失去市场,势必被电视、VCD等取代。实际上,电影和电视之间确实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互补。  相似文献   

11.
在电影艺术早期发展过程中,跨族裔导演虽然也出现了很多,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欧洲裔导演,这与电影艺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有密切关系.进入全球化的新时代后,这种状况有了显著改变.最活跃、最让人瞩目的跨族裔导演大都有着第三世界族裔背景,他们以其鲜明的人文意识将各种对于“身份”的思考交融在光影之中.本文分别探讨了以费斯·阿金为代表的“直接派”跨族裔导演的电影创作、以包东尼为代表的“回顾派”跨族裔导演的电影创作、以亚历桑德罗·阿曼巴为代表的“超越派”跨族裔导演的电影创作.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为纪念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特地在2005年举办、协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5月,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学术研讨会”;6月,参与协办了由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美国亚洲电影协会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主办了“百年中国电影与大众传媒”学术座谈会。这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学会致力于“推进影视教育事业,繁荣影视文化与学术”的宗旨。为集中体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念百年中国电影的成果,本刊特约请学会的会长、副会长从不同角度各自撰文,集结成这一“纪念专辑”,以纪念。  相似文献   

13.
从事电影工作的演员有两种。一种是加入著名的、有组织的、有声誉的电影公司做基本演员,合约签订1年到8年。一种是自由身,专为独立制片公司拍片,或是为大公司客串演出,是以部头(一部影片)签约的。就以香港来说,自从过往的两大电影机构“邵氏”与“国泰”停止拍片以来,就没有公司签约基本演员  相似文献   

14.
崔志越 《青年记者》2016,(26):99-100
“奥斯卡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奇观发展史,奇观成为奥斯卡艺术中最突出的本体特征之一.”①数字特效、令人震惊的大型动作场面——这些都直接刺激人的视觉感官,让人提到奇观就想起此类画面.“其实当电影第一次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公映时,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奇观.”②然而,奇观在美学价值上先天存在着高碳与低碳之分.低碳奇观的本体特征是客观真实.③这种客观真实是以符合“低碳艺术”④为基准的.科幻片是奇观影片的典型代表.“科幻片构建了一个个与人类生活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些世界拥有各种奇特的生物,而且一切不同寻常、荒诞不经、超自然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因此这类影片也被称为奇观电影.”⑤《阿凡达》正是低碳奇观设计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没有个性即没有艺术”,“追求艺术作品的个性,实为探求艺术之生命。”这个看法在文学、戏剧、电影、绘画等许多创作领域自不待言,然而在我们博物馆学界,是否也把奉献每一个新颖的、具有个性的陈列展览,视为创造性劳动的生命?这大概会莫  相似文献   

16.
都说台湾电影是小众电影,导演都是“艺术至上”,只想拍给认同他们的那一小撮人看。这种说法以前或许有几分真实性,但最近这两三年已经越来越不正确了。如今能在台湾拍电影成功的导演,几乎没有不想赚钱的,只是不一定能赚到自己手而已。然而,还是有一个“死硬派”的新导演林靖杰,他编导的《最遥远的距离》不仅坚持艺术,甚至称得上是“情义至上”,根本只想拍给亡友陈明才一个人看。  相似文献   

17.
“读物”本身是个模糊的概念,用在这里,似乎是个大篓子,但与教科书、作品集等专业书还是拉开了距离。艺术,通行的分类是: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含绘画与雕塑)、建筑、电影。其中前六种都很古老,有的差不多跟人类一样古老,只有电影这门“第七艺术”仅百余年历史。在中国大陆,除开文学往往单列,而舞蹈尚无全国性专业出版社外(不知北京舞蹈学院有没有出版社),其他艺术门  相似文献   

18.
看板     
《世界》:贾樟柯“终见天日”4月8日起 全国公映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世界》是贾樟柯执导的第7部电影,也是他的第一部“地上作品”。因此,第一次获得审查通过的《世界》显得引人注目。《世界》讲述了几个农村来的年轻人在一个世界公园里的工作与生活,女演员是贾樟柯的“御用女主角”赵涛,而男主角则由王宏伟换成了成泰燊,他在电影里扮演一个保安。贾樟柯说,之前他的几部电影都是在说家乡山西,但事实上自己已在北京生活了近10年,“我希望拍一部关于城市生活印象的电影。世界公园是一个合适的场所,里面全是人造景观,而里面那些来自农村的人,也会有一种奇怪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蒙太奇一词来自法语“montage”,原意是建筑学上的装配、构成。引用到电影艺术中有剪辑、组接、构成的意思。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在中国(?)自己的名字时,曾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剧”这个字几乎与艺术新品种电视艺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电影用了“影片”是指它将艺术记录在胶片上的话,那么电视艺术至少也应叫“电视胶带”、“电视带”,或借用电影的片子广意地称为电视故事片(北京已经有了一家电视制片厂)。目前,“电视剧”这个名称木巳成舟,这里暂时“入乡随俗”,但是,我们剧作者应广泛地理解这个“剧”字,把这个“剧”字赋以新的内涵。没有这个认识,往往影响作者手中素材的使用;硬要把自己手中的素材编成“剧”,十有八九糟踏了自己的素材,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电视剧按戏剧结构去搞很可能导致假。破除了电视剧是“剧”的观念后,我们的作者就会发现,手头可写成电视剧的素材一下子广阔了,写作的路子宽广了;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素材都有可能写成电视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