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籍华裔女性生活在男权社会和白人社会的双重边缘,她们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归属何方,身份重建的必要性就得以凸显。谭恩美在《正骨师的女儿》中颠覆主流话语中华裔女性的刻板形象,赋予这些边缘无根女性以新的身份,使她们最终在主流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英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红王妃》通过历史取材,“重述”边缘话语。她挖掘处于边缘地位的历史人物被掩埋的话语,展示众多受压迫女性的心灵史,揭示女性受男权社会支配的历史生存本质。她以边缘话语质疑主流意识形态,在颠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解构了“大历史”的客观性,同时把作为“他者”的女性从历史舞台的边缘推向中心,体现了她消解旧历史主义中心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日趋高涨的时代,中国女性散文面临着与主流话语相谋合又相冲突的困惑,一方面她们试图保持女性自身的独特视点与体验,另一方面时代的激潮又不断地消蚀着她们的女性意识,与主流话语的融合成为了她们的必然选择,其女性书写日益凸现出外倾性、叙事性、雄化和崇高的抒情走向。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以女性眼光观照历史,书写为主流历史叙事所忽略的女性生存历史,重新塑造被男性历史话语贬抑的古代女性形象。在她们笔下,历史呈现出别样的内涵。但是,视野的偏狭和感知的局限也给她们的写作带来了缺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家苏珊·兰瑟(Susanl_maser)有关叙述声音模式划分的理论,这一较新的视角来解读美国著名犹太女性作家蒂莉·奥尔森(TillieOlsen)l~代表小说《我站在这儿熨烫》(IStandHereIroning),分析了奥尔森作品中出现的不同声音模式。为了让边缘母亲作为一整体在主流文化圈中树立起“话语权威”,奥尔森通过多种叙述声音模式相结合,将普通边缘劳动母亲这一群体从沉默中解脱出来,使她们的沉默心声得以展现,达到颠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看,奥尔森作品中的边缘妇女已成功实现了“话语权威”。  相似文献   

6.
姜安<走出硝烟的女神>承续了传统"红色经典叙事"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但也有自己的新创.她以女性视角观察和思考女性在战争中肉体与灵魂的痛苦裂变,及其在战争中获得的精神新生,最终让她们由"女人"升华为"女神".这个叙事意图,是由"贞洁受伤型"、"政治受伤型"、"婚姻受伤型"等三类女性人物形象来实现的.姜安的历史叙事与充当"社会历史家",把握"时代精神",重构红色历史图景,以与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观念、历史意识等权威历史话语"互证"的使命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她们被束缚在家庭中,学习如何做一个顺从的女子,她们不能像男子一样接触外面广阔的社会,眼界十分狭隘,她们的作品大都是自己的家庭生活,很少涉及到宏大的主题,但是明末清初时期,女性的弹词小说中不只写到了闺阁琐事,还写了民族战争等男性议题,本文主要分析女性弹词小说中的民族战争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在其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深入探讨了两性关系、等级制度以及工业文明与人性的关系,以深刻的历史意识关注了作为边缘群体的女性和下层民众,揭露了他们被压抑扭曲的处境,用边缘的声音质疑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同时,通过描述女性和下层民众婉转表达自己意志的方式,曲折展现了边缘话语重塑社会秩序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萧红的《生死场》中,纠缠了两种声音——作为一个大的时代语境下的具有国民、阶级、阶层身份的社会人的声音与作为遭遇人生种种磨难的女性而发出的女性声音,两种声音互相碰撞、抵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时代主流话语对女性边缘话语的挤压,以及萧红这样的女性作家对主流时代话语的突围。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历史背景多为美国历史尤其是美国黑人历史,其中的历史主体常常是社会生活中的边缘人物,体现了她的新历史主义创作思想。在《秀拉》中,莫里森将历史与文本相融合,以边缘人物的视角再现了20世纪前后的美国历史,揭开了被主流话语掩盖的黑人历史的面纱,通过戏仿历史来颠覆白人统治阶级的主流话语,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和霸权,并以边缘性创作策略和挑战权力话语的形式建构起黑人的主体身份,体现了莫里森对黑人生存困境及悲惨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11.
战争     
有个老师刚刚结束一个教学单元:战争与和平。他问学生:“你们有多少人是反对战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与爱情、死亡一起,战争成了文学又一个永恒的母题。在薛忆沩的"战争"系列小说中,既没有大笔抒写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没有刻意展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而是专注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不仅关怀个人在战争中的命运,而且把洒向牺牲者的笔墨,倾注到战争创伤者的心理开掘上,在表明历史荒诞和生命虚无的同时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     
大谷正是目前日本甲午战争研究的著名学者,该译文节选自日本有志舍2012年出版的《讲座明治维新〃5〃通往立宪制和帝国的道路》一书。该文对日本甲午战争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不同时期史学家们涉及甲午战争的日本内政、外交、后勤、国际法、媒体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是一篇了解日本甲午战争研究史的专业文献。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举办了战时运输兵险和陆地兵险。战时兵险的举办,对沿海厂矿企业的内迁及内地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因为它办法简易,条款明晰,费率合理等,从而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扩大了中国保险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6,(8):111-11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沦陷区教育工作。战教人员在艰苦与危险环境下利用各种灵活方式反对奴化教育,与日伪争夺教育权,为持久抗战做出了贡献与牺牲。同时,基层战教人员配合各招致站将大批沦陷区失学失业的知识青年送赴后方学习、工作,国民政府为战区招致青年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业、就业保障。以教育部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核心机构推行的战区教育工作,在避免民族文化弦歌断绝、坚持持久抗战和维系沦陷区青年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记录与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史里芬计划是建立在对战争发展的错误估计之上的.史里芬指导战争的理念,是想依靠以贵族为中心的精英集团来赢得一场现代化的总体战争,观念落后于现实.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进行了重组,以适应总体战争的需要,取得了显著成功,对战争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德国最终还是失败了.隐藏在这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德国缺乏必要的物质手段来完成它过分野心勃勃的战争目标.  相似文献   

17.
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战争恶德。极端民族主义、唯意志论思潮、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战争恶德的思想基础。其主要思想包括:和平意味着毁灭,战争是崇高而道德的行为;领袖是首要的,军人要为之牺牲一切;在战争中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战争恶德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持续提供了思想动力,并加剧了战争的野蛮与灾难。  相似文献   

18.
直系在这次战前的电报战中把握了主动权,进而影响了战局。双方战前的这种舆论宣传实际上是为战后胜利者“合法性”的地位作了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Finnish childre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looking at children from two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First,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ound 70,000 children who were transferred to Sweden and Denmark; so‐called “war children”. Second, it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Finns born between 1927 and 1938 who stayed in Finland during the war years.

The majority of “war children” lived in private homes and many of them forgot their Finnish roots; around 15,000 emigrated permanently. Many of these transferred children do not feel at home in either country. Their educational level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Finn’s, but their health is better owing to good medical care and nutrition during the war. The Finns who spent their childhood in Finland during the war suffered from hunger. Those in the countryside had better lives than those in cities or evacuees from the war zone. The children’s nightmares faded away with time and only a minority still see tanks and bombings in their dream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Finnish children lived well and avoided seeing the horrors of war. However, they had to work and assist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more than did English children.  相似文献   

20.
World War I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2-3):100-105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imperialism is that several large nations want to seize hegemony."1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contest led ultimately to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