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女性"杀子惩夫"放置于菲勒斯中心语境下,从复仇主体、方式和结局三维度重新解读此类复仇形态,挖掘出更为深刻的悲剧内涵。女性杀子否认"母性",张扬女性之帜的同时泯灭了人性。复仇者的自我异化颠覆了受虐者和施虐者的身份,消弭了复仇的正义性;"杀子"的复仇方式凸显了女性困境:"子"是她们与男权社会抗衡的唯一砝码;她们的复仇无法改写其对男权社会依附的宿命,这种结局零化了其复仇价值。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后,复仇文学主题展示的复仇逻辑对法的僭越,变得日益突出起来。此种与扩大化复仇相联系的是复仇失当与错位。也说明在复仇作品的整体流向上,更多地吸收了六朝时代社会事件中的有关雪怨伸冤正义动机、激愤情绪导致的报复扩大化影响。族刑连坐,既反映了古代血族复仇的残余观念和野蛮习性,又延续扩展了这种观念习俗,其于复仇文学母题构成了一种"正反馈"关系。古人对此曾有反思和批评。  相似文献   

3.
从历时角度探讨"VP+在+L"构式的承继理据性,可以确定构式的基本事件类型为"存在事件",基本义为"存在主体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某地"。动词事件与构式事件可以以子类、前提、方式和结果等关系进行互相作用,从而整合出具体的句式义。动词事件与构式事件在保证共享一个以上参与者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关系相互整合,这正是动词与构式的互动体现,也是"VP+在+L"产生多义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实在论在本体论层面上所争论的核心所在,文章从语境论的视角探讨了社会存在的语境特征,进而在语境论的根隐喻"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为社会科学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本体论——事件本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戴维森、巴迪欧等哲学家对"事件本体论"所做出的不同诠释,阐述了"事件本体论"的两个基本特征,为社会科学本体论研究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父亲"是余华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其先锋时期作品中挖掘"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塑造出颠覆传统观念的丑恶之父,到上世纪90年代创作转型后,重塑善良的温情之父,反映了从"弑父"到寻父的转变。余华作品中父亲形象的流变背后蕴藏着形式与哲学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6.
血亲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以超常态的、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在叙事文学中以复仇为取向的创作形成了具有某种恒久意义和特定价值的母题显现形态。中国叙事文学中的血亲式复仇母题可以归纳、整合为“为父报仇”、“为母报仇”、“为其他亲人报仇”三种创作模式,将其予以“悲剧性”的审美认证和文学史价值意义上的艺术评析,并进行文化哲学层面的发掘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基于语用学的建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呈现出统一、有序、明晰、高瞻远瞩的格局,即以语用体验为核心,以话语为基本单位,将语言要素和规则层面的语形、语义和生活体验层面的个人状况、自然和社会情境,整合为"人—文语境"。经过"语境化",建构语文教学以及语文教学所涵盖的话语、说话者和听话者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8.
隐喻语句的真值条件是构成隐喻意义分析的重要内容。之前对隐喻真值条件的刻画忽视了隐喻语句产生的真实语境。隐喻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的充实和帮助,人类将很难进行隐喻交流。本文提出隐喻语句的语用真值条件在于主体间性和意图性。语用真值条件属于"个人层面"(personal level),用以反映说话人的命题态度。语用真值条件在不同语境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在此基础上,说话人运用最具关联性的"亚个人层面"(sub-personal level)词语帮助听话人构建临时特定概念。最终,听话人通过语用真值条件与说话人在"个人层面"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9.
《古乐的沉浮》由我国当代音乐史学家修海林老师撰写,于1989年经山东文艺出版社首次发行出版。本文对该著作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研究观念——"在历时中展开共时"进行梳理,总结出该著作对这一观念的运用体现在"由共时语境中探究文化心理"、"以文化心理勾勒历时脉络"、"以共时传播事件补充解释历时发展进程"等三个方面,并对该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文化建设层面上的价值诉求。结合当代语境,从中国传统思想史视野和当代文化制度两个历时性维度上论证了巴赫金对话理论对转型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适洽性和异质同构性,并藉此剖析了对话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诉求、群体整合、批评理论缺失等方面在文化转型期的突出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铸剑》中,鲁迅通过对历史故事的"铺排"和"改动",一方面,在社会、道德层面寻找"复仇"的正义性;另一方面,鲁迅命定中的"复仇"气息,又使"复仇"产生纯粹性,显得悲壮而崇高;但小说最后,鲁迅又用一场闹剧消解了"复仇"的所有崇高意义,表达了他对先驱者命运的痛苦思考。因而,《铸剑》的"复仇"叙述是复调的。  相似文献   

12.
"X1来X2去"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格式,"来、去"有一个历时的演变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格式的整合度具有一定的层级性。而且,该格式通过意义的引申,从空间域进入非空间域,从表示具体的事件到表示抽象的事件,从而完成了隐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唐代的复仇现象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风习。李白的《东海有勇妇》一诗就记载了发生于当时的一起妻子为夫复仇的事件。通过对该诗写作时间、所记事实发生时间以及事发地点等方面的推测,发现诗中所记的事件既可以与史籍所载的同类复仇事件相印证,而更见出其真实性,又能够反映出隋唐时期民间尚武风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赵海湖 《海外英语》2011,(6):330-332
通过回顾发现,对礼貌的理解和确定,很多学者的观点都存在问题,难以用一句话来判断什么是"礼貌"和"不礼貌"。文章将从语境这个角度出发,讨论"语境"对判断"礼貌"与"不礼貌"的影响。文章从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两个层面讨论,更全面去理解"礼貌"与"不礼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语境从语域和语用的层面划分,通过对中英翻译的一些典型翻译案例进行分析,阐释了语篇修辞目的在翻译中的实现方式,从而为进一步构建合理的翻译框架做出理论探索。本文首先从交际层面切入,主要从语域进行分析;之后又从语境的另一语用维度进行分析,指出翻译行为中"以言行事"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复仇文学记载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悲壮凄美的个体奋斗和社会实践历程。由于传统习俗、社会制度和法律伦理等诸般差异,中国和西方在文学的复仇主题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文化特质。本文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中西方复仇文学主题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发掘并阐释蕴涵其中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指向,从而发现一条中西复仇文化传承与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时角度探讨汉语"奶"字各种意义派生的过程,并从认知角度分析其语义演变的机制。"奶"字各种意义之间是有语义联系的,这与意象图式所激活的转喻、隐喻、事件域认知模型、概念整合共同构成的认知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元芳体"的认知功能。首先简单地描述网络语言,接着介绍概念整合理论及其运用于分析"元芳,你怎么看?"这一网络语言在三种语境下分别是质疑、嘲讽和征求意见的认知功能。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角度探究网络语言,可以更细致深入地阐释网络语言反映人们的认知、推理逻辑和意义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幻灯片事件"很可能只是鲁迅的虚构,籍"幻灯片事件",他的"复仇"行动穿上了"启蒙"的合法外衣。本来基于安抚个人生命历程中"被看"之创伤的"复仇"行动经"幻灯片事件"的话语设置却转化成了现代民旅国家启蒙运动:"国民性批判"。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4所大学章程文本为研究对象,借助分析软件获取数据,形成定量描述基础,主要分析和探讨章程样本表现在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上的风格特征,然后借助社会认知学中的"语境模型"理论对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原因进行社会视域的解读.从样本来看,我国大学章程虽然有同质化倾向,但仍部分反映了各校的办学特点,体现了章程制定者对高等教育相关社会情景元素尤其是体裁、时代和关系要素的选择和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