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情感场。班主任除了用自己的情感濡染学生、教育学生,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班主任要发现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支柱性情感,让这些情感在学生心中持续、内发、内控地生长,使学生成为善人、好人、有德之人,从而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语言交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语文课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表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对学生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教育与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丽芳 《广西教育》2009,(31):23-24
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强调学生整体发展的重要性。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在研究情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情育”理念,用情感教育引领情商教育和情境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智商与情商齐头并进、和谐发展,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努力塑造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手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健康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培养学生健康协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与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高超过硬的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之间健康协调的情感态度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尤其是在高年级的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个性、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与情感、思维与态度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在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一、融入趣味,培养乐学情感第二学段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也让部分学生觉得头疼。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品德塑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深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因此,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初中语文教学开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品德塑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深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是新的教育时期各门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关键在于情感教育,使得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人文教育与情感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发挥情感教育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立松 《考试周刊》2014,(27):83-84
情感教育在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及提高教师素养方面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实施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发展过程中,情感发展是他们的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中学生情感上的健康发展对他们个性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之,则会对青少年各方面的发展造成障碍,甚至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学英语教学要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这是深化素质教育、开发学生主体潜能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在英语教学中,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连丽霞 《学周刊C版》2021,(16):161-162
情感是人的心理体验,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使其在学习、生活环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特征,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发挥出语文学科中各种构成要素的情感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对学生情感关注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培养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学生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英语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英语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情感培育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相互融合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周一西 《教师》2014,(18):62-62
情感教育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主要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态度、信念培养及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然而长期受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影响,老师更注重学生的认知教育,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身心不能健康发展。作者以实践教学经验,就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不只是一门基础必修课,它也是一门情感教育课,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情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培养良好的素质、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就简要介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它能促进人和谐持续全面地发展。其目的在于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对于音乐类高校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应该是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的综合。音乐类高校不应该把学生培育成音乐上的匠人,而应使学生接受足够的人文教育,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数学课堂离不开情感教育,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才是成功的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开展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一条可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挖掘课程中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爱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自尊和自信,关注生命的意义,对美的欣赏和发现,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认识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发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积极的情感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在生物中的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可以直接体会到各种复杂的情感。理性认识与情感教育的协调统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健康的性格、完善的人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语文教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做好语文情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谈永敢 《教师》2012,(28):29-29
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情感教育逐渐显得重要与迫切。语文教育中可以利用大量的故事与文章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获得多样的情感经验与形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丰富、健康情感的目的。本文将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展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