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大学生目标追求与心理幸福感心理落差的关系研究。本研究采用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问卷、心理幸福感问卷、大学生心理落差自评问卷对某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方面(t=2.30,P〈0.05)、人际交往(t=2.29,P〈0.05)、课外生活(t=2.47,P〈0.01)、低要求(t=2.64,P〈0.01)、出世(t=2.19,P〈0.05)存在显著差异;是否是独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和生源地在心理幸福感与心理落差、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关系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心理幸福感总分与目标追求的出世(r=0.47,P〈0.01)入世(r=0.42,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幸福感总分与心理落差总分(r=-0.54,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心理落差、目标追求的出世入世对心理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F=49.22,P〈0.001)。男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人际交往、课外生活、低要求、出世方面均高于女生:大学生心理落差越低,心理幸福感越强。大学生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的分数高,心理幸福感越强;大学生心理落差对心理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目标追求的出世入世对心理幸福感具有正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6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大学生目标追求的入世心理比出世心理要强;不同学历、成绩水平、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心理,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职业延迟满足"是衡量创业型大学生心理素质成熟度的重要视角,本文针对创业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延迟满足的关系展开研究,同时考察入世心理、出世心理和自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借以分析创业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及互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职业延迟满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出世心理、入世心理和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延迟满足;出世心理、入世心理和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延迟满足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学生出世、入世心理对心理控制与心理压力的中介作用。采用出世、入世倾向问卷,IPC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心理压力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拼搏精神和机遇对社交恐惧有负向预测作用;内控性对生存焦虑和角色紧张都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平常心和有势力的他人都对社交恐惧、生存焦虑和角色紧张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出世、入世心理是心理控制与心理压力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测量广州大学城1211名学生,统计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即应聘素质、就业预期、求职支持、职业定位、专业需求。同时,就业压力与消极的归因风格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而就业压力、消极归因风格、心理弹性在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的群体差异,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需要多关注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探究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共施测220名大学生,收回有效数据182份。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压力处于较低水平;心理韧性处于较高水平;性别和生源地在就业压力行为表现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签订就业单位在就业压力总分及其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源地和考研是否过目标学校分数线在心理韧性力量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签订就业单位在心理韧性总分、坚韧性和乐观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压力和心理韧性存在显著负相关,且心理韧性坚韧性维度能有效预测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对吉林市高校的34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年级、是否落实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行为应对有显著影响;父亲职业对大学生就业的认知应对有显著影响。(2)大学生就业的认知应对、行为应对、总的应对方式与就业困难、追求完美、能力、目标不明确、焦虑恐惧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就业的情绪应对与就业困难、追求完美、能力、焦虑恐惧存在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就业方式与焦虑自评总量表存在显著正相关。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从认知应对、情绪应对和行为应对三方面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希望对学者进一步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407名本科和专科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评,分析本专科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的特点,以及心理韧性对就业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本专科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均处于中等水平以上;专科生的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存在负相关,本科生的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呈现正相关;心理韧性在乐观性维度上存在学历差异。  相似文献   

9.
据查阅文献并参考已有大学生就业困难研究的问卷,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理论结构,编制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被试为吉林市高校344名大学生,研究方法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维度可以分为追求完美、能力、目标不明确、焦虑和恐惧四个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作为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测量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探讨贫困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现状,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相关不显著,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