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教材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有三篇是教读课文,因此"教读"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特色。教学中,教师要解读好每一篇课文,读懂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尤其要注意表格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采取兼顾和侧重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深读透文本,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铺开,如何读懂教材编排意图并落实课程目标成为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教材中"长文"内容的教学,更吸引了教师的目光。文章从"精准确定教学目标,落实长文短教之前提""精当设计教学内容,彰显长文短教之关键""精简实施教学过程,实现长文短教之根本"三个方面尝试结合具体的课例提出长文短教的几点思考,以期能突破"长文"占用课时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要掌握好"度"。当前的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多少做得还不够到位,主要从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文本的个性未被完全挖掘""仅从‘道’的角度挖掘""文本的‘过度’挖掘"入手,通过相应案例的分析,得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根据学生特点挖掘相应的文本个性,尤其是对于"深文"要敢于善于"浅教",从而构建平实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4.
目前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主要是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肢解文本,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对此,研究语文教师读懂文本与善教,对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教师教的质量,就是当务之急了。对读懂文本与善教的内涵、意义、关系以及策略进行研究,指出语文教师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去寻求善教,力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短文长教"是"长文短教"的相对概念,即把篇幅短小的课文进行"长教".苏轼的《游沙湖》全文仅百字,却有着丰富深刻的情感内涵和教学价值.拟以《游沙湖》为例,分别从"诵读涵泳,感悟经典""借题设问,背景导入""补充生平,巧设悬念""走进文本,读懂情感""回扣主题,提升能力"五个环节探讨如何"短文长教",进而充分挖掘"短文"...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阅读教学,注重"教课文",导致教学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统编教材设置阅读策略单元,引导阅读教学从"教课文"向"教阅读"转变。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阅读策略的学习,同时也是"教阅读"的一个尝试。教学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时,教师应读懂编者意图,理解这一单元的作用及特点,在课堂上采取元认知、技术性、整体性、沉浸式教学策略,并引导学生实践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借以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因此,语文教学中所有的文本阐释行为都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向学生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阐释与文学理论研究的文本阐释之根本区别所在。如何阐释出一个具体文本的教学价值所在,把握作者、编者、学生和教者这四个维度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毛海鹰 《江苏教育》2012,(25):25-26
对比语文新旧课标,变化最大的就是"第三部分实施建议",其中"具体建议"部分可谓细致入微,针对先前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实在、有效的建议。语文新课标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比较旧课标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增加了"编者"维度,这绝不是一个词语的增添,笔者以为这是一处针砭时弊的警醒之语。因为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教师在面对文本确定教  相似文献   

9.
正在众多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感慨语文"难教"。语文的教学文本多样,内容丰富,往往令老师们难以取舍——不想错过文本任何一处精彩。这样,尽管教师尽心尽力地"教"得很多,但学生得到的却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教者认真解读文本,仔细甄别,把握文本特质,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助力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走向高效。教材中的文本是编者从众多文学作品里精挑细选的,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范例,这就决定了教材里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如何教"。要知道"教什么",教师必须对文本作自我理解和阐释。教师把自己解读到的独特发现转换为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逐步发现、产生共鸣、理解作品,这是"如何教"的问题。语文教学受到抨击和批判,教学效果不佳,归根到底是由于教师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模糊与粗糙处理造成的。一、"教什么"的问题文本解读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定式思维下的解读套化、僵化和浅显化等方面,这是阅读教学常常让人感到索然无味的根源。教师解读文本不是从人性、文化、生活的角度去思考,而是单纯地追  相似文献   

11.
"高文"客观存在,"高点"不容回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寻求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实施有一定教学效果、教学情趣和教学氛围的"低教"。实践中,从文本处理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探索出了几种"高文低教"的策略:还原比较文本、续写改编文本、化抽象为具体、创设易被学生接受的情境、组织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活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观摩时下的语文课堂,人文性洋溢,这是可喜的变化。然而细细品味这些人文性,更多的是来自文本本身,而教师的人文性——教师的人文关怀、教师的爱心——却未能得到同步提升。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的那样:"课文的人文性,不是老师的事,是编者的事""学生把文章读懂,读出感情来了,人文性就有了,思想教育就有了。学生  相似文献   

13.
有学生来问:什么叫做"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这一问问到了语文教学的根子上,阅读教学乃至全部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正是教学生"读懂".读懂,是阅读教学的各项教学目标、各项课程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这个原点,就没有什么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改的列车已经开动,无论你在不在列车上,"轻负高质"、"先学后教""读懂学科、读懂学生、读懂教学"等理念和教学手段像春风一样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作为农村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师,要结合目前中考和农村的实际,结合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的实际,借鉴取得成功的学校和教师的经验,对照自己几年教学中的探索,总结归纳学生在"先学"中出现的困难以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深有感触,课堂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提高"问"的有效性呢?一、要全面了解文本读懂文本是精心设计问题的前提。教者要花工夫研究文本,在整体把握语言意蕴,深切感悟语言情感的前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11):103-104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中"师讲生听""师引生从"的教学现状,开辟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导"的新型教学格局,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精神与理念,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构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突显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此,在文章中,笔者结合个人学习成果和工作经验,从"精备""精讲""精练"三个层面,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并力求以此为契机,探索数学教学的新思路,促进数学教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也是教师与学生增进交流、合作的基础,更是学生发展语言学习能力的根本。教材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前需要仔细细读文本、深读文本、广读文本,深刻领会编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对待教材要能"入","入境始与亲",又要能"出",活用文本、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这样,由读到写进行迁移训练,在"用教材教"的意义上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黄山奇松》的两次教学,教者从关注朗读训练、关注写法指导,转变为用简洁清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读懂课文,同时渗透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让阅读课堂充满了写作的智慧指导。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我国文化的象征之一。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走进鲁迅"单元,这是教材唯一的以人物为主题组织的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理解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编排逻辑,把握单元整体的内在联系;同时,要做文本和学生知音,从普通读者的视角、教师的语文视角和学生的学情视角解读文本,建构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单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单元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鲁迅的世界,感受、理解鲁迅的思想精神,初步学习体会鲁迅文章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写"下水文",即在教师写作指导之前,学生仅知道写作内容的前提下现场完成的作文。教师依据学生的"下水文"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并通过指导前后,学生两次作文水平的比对,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实现"先写后教""以写促教"的写作教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