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古文助读     
原文文征明习字文征明①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②,或答人简札,少③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选自: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注释①文征明:人名。②苟且:凑合,马虎草率。③少:稍微。译文文征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称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2.·…  相似文献   

2.
书法的魅力     
<正>"寿从笔端来"。古往今来,许多书法家都是长寿者,如古代的柳公权活了88岁,虞世南、文征明活了89岁;近代爱好书法的何香凝活了94岁;当代书法家苏局仙、孙墨佛皆寿至百岁以上。其中苏局仙寿110岁,他在100岁时书写的《兰亭集序》获全国首届群众书法大赛一等奖。有人向他请教长寿经  相似文献   

3.
正文征明,斋名停云馆,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多才艺,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文征明不但诗文书画皆绝,而且在书法上篆、隶、正、行、草皆擅,比他的前辈师友更能于篆隶两体。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学宋元,又上溯晋、唐,博取精华,为集古之大成者。他楷、行、草、隶诸体皆佳,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  相似文献   

4.
正熊先成书友此作节录《千字文》内容。就书法来看,作者师法文征明,用笔比较精到,而且能够注重墨色变化,几处枯笔使全作的虚实变化较为丰富。结体以平正为主,章法较为和谐。需要说明的是,文征明的书法以平正为主,行与行之间以及一行上下之间都以端庄平正的感觉串联一体,极少摇曳摆动。而此作第二行"易"与"攸畏"之间略显脱节,上下衔接生硬,希望作者多看多  相似文献   

5.
正端方遒媚文征明是吴门四家之一,其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怎奈被画名所掩。据传,少年文征明的书法水准并不高,后每遇旁人指摘,面露惭色。自此发奋,苦临法书名帖,卓然自立。其功力弥深,晚年尤能书写蝇头小楷。从其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平正方直的特点,银钩铁画,笔笔到位。由此不难想见其  相似文献   

6.
正文征明是中国书画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书则各体皆善(尤其最擅长小楷),画则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且能开创新流派。恐怕,只有先于他的赵孟和稍后于他的董其昌可以和他并论。在书法上,文征明是"吴门书派"的领袖。虽然在他之前,祝允明已经成为"吴门书派"之首,但他长文征明10岁,却早文33年去世,执掌书派的重任自然落到文的肩上。在绘画上,文征明又是"吴门画派"的杰出  相似文献   

7.
正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王宠天资聪颖,但命运多舛,为邑诸生,屡试不利,最后才以贡生入太学,故人称"王贡士"。他工诗文书画,兼擅篆刻,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于世。王宠的书法有晋人恬淡之趣,初学虞世南,得其疏雅,运笔涵蕴,不露锋芒;再学王献之而能以拙取巧,自成新意。观其行草及小楷,疏朗空灵,皆不与时人同。因此,王宠的书法在当时及后世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王宠于37岁时所书的《西苑诗卷》,用笔清  相似文献   

8.
正谢光前书友的行书对联,书写的是李白绝句的后两句。此作书法主要受文征明行书的影响,亦有唐人楷书的影子。用笔比较果断,提按顿挫、钩挑牵连均肯定不疑,笔力较强;落款、钤印也比较妥帖。文征明书法结体平正且常取扁宽之势,故字既能稳重,亦能舒展。此作结体多取纵势,且有的笔画不能舒展,如"轻(轻)、舟、已"三字的结体重心不稳;再者,对联中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对比很重要,此作"两(两)"字太大,"声(声)"字太小,失于协调,需注意。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古代诗文书画讲究家族传承。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书画世家是兴起于明代中期的文氏家族。该家族以文征明为发端,从明代中期(约15世纪末)开始一直绵延到清代中后期(约18世纪中叶),前后历经近三百年,在诗文书画领域代不乏人,且被著录的就有三十多人。文氏家族虽然才俊众多,但是最有影响者当为文征明父子。文征明长子文彭、次子文嘉,皆善诗文书画。如果选"双璧"的  相似文献   

10.
张云同学问:《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是以什么方式提出的?又是怎样论证两个分论点的? 本文的第一段就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弊在略秦”。作者先从反面否定(“非兵不利,战不善”)与正面肯定(“弊在赂秦”)两方面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作两方面的分析: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不赂者以赂者丧”,概述了足以证明中心论点的两个分论点。最后再总括强调,重申论点:“故曰弊在赂秦也!”第二段也就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进行充分论证。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所以作者将它们合写。论证方法主要是对比论证。一是将秦国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与征战得到的土地作数量比较,说明弊在赂秦;二是将三国“祖先”得来土地的艰难和子孙奉献土地的轻易相比,说明弊在赂秦;三是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看电视时偶然了解到一幅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由明朝著名画家唐寅作画、文征明作序的国宝——《悟阳子养性图》。该画构图疏朗有致、笔意深远,近景处精细刻画,远景处则以寥寥数笔勾勒飘缈意境,完美地描绘出古人注重修身养性,使身心完美的意境。卷后有文征明写的《悟阳子诗叙》,文辞优美,书法俊逸飘洒,与唐寅的绘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提到唐寅,我们都知道他被称为江南第一才子。他虽少年得志,却一生贫困,20多岁时家中连遭不幸,先是父亲去世,然后妻儿离世,接着母亲作古,已出嫁的妹妹又自杀。之后又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被投入  相似文献   

12.
王世贞是明代文坛复古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吴门地区杰出的书画鉴藏家,他与众多的文人书画家都有很深的交游。就书法而言,他的篆隶书学观极力推崇文征明及其弟子的书法,对前代书家有所鄙薄;其篆隶书学观虽有偏颇,但在篆隶创作式微的明代,他对篆隶的鉴赏和品评弥足珍贵,对后世篆隶创作和品评的兴起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命题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书法。《书法小辞典》中的释义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间架结构、分析布局(章法)等方面。书法依附于文字而存在,因此,具有实用价值;通过运用书写技法,对文字进行艺术性的创造,能借以表达书者的思想情趣,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这就是说,书法体现书者的思想感情、智能技巧、运力行气、审美能力等。可见,它与德、智、体、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知道书法与写字的联系与区别:书法和写字都以“字”为前提,写字是书法的基础,重在实用;书法是写字的高级阶段,要求达情抒志,讲究法度,重在艺术。现就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老年教育》2020,(7):32-33
<正>明代书法史有两个闪光点让后世瞩目,第一是文人书法流派崛起,第二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异军突起。明代文人书法流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明中期兴起于苏州地区的吴门书派,一个是晚明兴起于松江地区的华亭书派,亦称云间书派。如果从艺术流派标准中的"有主盟的艺术家"来考察,则吴门书派的核心领袖当为祝允明与文征明。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中心慢慢以苏南为主,尤其是书画方面苏南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其中书法杰出的代表是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号称"吴中三子",他们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而对传统的回归和突破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三个人书法的比较,更深入地了解明中期吴中书法发展所出现的必然结果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日本文化之源,书法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书法艺术,无论从普及程度、规模、装裱质量等,都已超过了书法的母国——中国。五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练书法的关于日本的书法爱好者,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一般认为有两三千万,也就是说五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练书法的。称得起书法家,能举办个展、出作品集的人,全日本大约有100万人之多。书法的极大普及,与日本人重视书法教育关系密切。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  相似文献   

17.
一苏轼不但是一个全能的文艺家——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同时还是一个对古籍如《易》《书》等深有研究,颇多新解的学者。他当然读过许多书,也对人谈过他读书的一些经验,有些经验我觉得至今还很值得注意。他说书是世界上极其可贵的宝物。书用不坏,取不完,人人都能从中有求必获:“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硬笔书法从种类到技法都在不断完善,但作为硬笔书法家族中的粉笔书法却一直不被重视,粉笔书法研究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今就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师范院校的板书教育,是为抛砖引玉,祈能引起同道师友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从元代起,画上的题识便逐渐成为画里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写意画里,起着画在格调上的作用。写意画就是所谓文人画,而画人皆是能书法、能做诗文的人,因此在每张画上皆有长题,诗既好,书法又好(譬如一碗汤面,汤水好,浇头又好,自然吃的人贪吃了。画也是这样当然就会惹人贪看了)。这种画是我国特有的形式,在历史上最足以代表的人是元代倪瓒、吴镇;明代沈周、唐寅、文征明和董其昌等;清代石涛、石、查士标、"扬州八怪"、吴昌硕等。  相似文献   

20.
《文待诏题跋》是由文征明对诸多书作之题跋汇集所成。在《文待诏题跋》中较全面的反映了他的书学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崇尚古雅,心仪晋宋,视二王为极诣;第二、重视法度、渊源,讲究出规入矩;第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第四,重视人品与书品的统一,看重书家个人修养的积累。《文待诏题跋》不仅对明代书坛,对后世的书法练习及书法研究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