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玺印式是指以先秦文字(大篆系统)入印的一种印章样式。古玺印式创作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印"创作阶段;明清拟古玺印式阶段;近现代古玺印式类风格创作阶段。齐、燕、三晋(魏、赵、韩)、楚、秦这五大系列战国古文字反映在七国官私玺印中,具有独特鲜明的各自地域特色,构成了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先秦实用古玺印式体系,为我们今天的篆刻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型"范本。  相似文献   

2.
就像先秦被划分成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样,本文试图为先秦玺印进行断代。有些学者认为玺印形成于商代,而有些学者在他们的著作或论文中笼统地称春秋战国玺。事实上西周的玺印不同于春秋玺印,春秋玺印又不同于战国玺印。笔者发现了西周陶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用玺印抑印而成的。西周玺印被确认后,其他各代玺印也就容易被区分开来了。  相似文献   

3.
古玺印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玺印同义,即印章,是古代一种昭明信用的凭证。刘熙《释名》中说:印者,信也。春秋战国时期,玺印是作为人际交往的信用保证,也是国家行政机构施行职权的工具,玺印不分,尊卑通用。到了秦统一六国之后,玺成了皇帝专用印章的称谓,从此就从一般印章中分离出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大多数人都是从学习汉印开始走进篆刻世界的。汉印是经典,但汉印仅仅是篆刻世界里的一种印式。相对而言,古玺在章法上更加活泼自由,在字法上更加多变,其刀法具有更多待探索的空间,创作过程也更能抒发情感。通过一方方姿态万千又奇谲恣肆的古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新出土古玺印数不胜数,其中绝大多数都被近年由周晓陆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收录,《集成》收录的玺印都注有释文,有一些释文仍有可商榷之处,本文试择几方人名私玺,校订释文之失。  相似文献   

6.
古玺印赏析     
陈槫三立事岁右(?)(廩)釜陈槫,涖事者名。玺文称右稟釜,表明这是专为仓稟生产的量器。此玺也是用来戳打在陶器上的。这枚巨印呈现给我们一种大气磅礴的气象,让人为之心动。九字分三行,每行三字。章法上字距拉大,取其横势,且参差错落,红白相生。线质厚重朴茂,雄劲老辣,字位处理多作挪移,以加强对比呼应之节奏。陈、立、右三字为一排,下面留有大块不规则空地。槫、事、  相似文献   

7.
从造型、装饰、结构三方面介绍了汉代柱式和古罗马五种柱式的特征;比较汉代柱式与古罗马柱式的柱头、柱身、柱础三部分的差异;探讨汉代柱式与古罗马柱式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现代的柱子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金晶 《新读写》2010,(9):13-13
走进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玺印馆,让人不由得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9.
逻辑有三大源流,古希腊的逻辑、中国先秦的名辩之学和古印度的因明学。三者都与认识论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本质上是同一范畴的科学,即是有关推理、论证方法、思维方法的学说。其中以古印度的因明为最早,它萌芽于公元前六世纪,经历了古、新两个发展阶段。公元五世纪,陈那撰写了《因明正理门论》等因明论著,划时代地把古因明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成为新因明。新因明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即是改古因明的五支论式为三支论式。三支论式是新因明中的核心问题,如果能够正确理解三支论武,就可以较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10.
诗是古小说和先秦两汉故事俗赋的共同远源。故事俗赋作为小说发生不可替代的近源之一,由于同时具备了叙事性、形象性和虚构性三大特征,又被冠以"类小说"或"准小说"之名;尤其是其虚构性对小说的文体解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故事俗赋又直接或间接地为小说创作提供故事构架,丰富拓展了小说创作的题材。  相似文献   

11.
自刀耕火种到文物繁盛,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无不充盈着独特的品格.古往今来,这—切演进的人生、社会、历史,无不必有一个贯通心与心之间的信念.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玺印,则是这信念的物化.中国古代玺印内涵十分广泛,自殷周迄清代的官私印章皆涵其中.而战国古玺的魅力,就在于其篆字造型与印制形态的美感.前者开启中国篆刻艺术的流派,尤其是明清流派印风的演变;后者则保存了中国文明的礼制演进.  相似文献   

12.
汉瓦当艺术和汉玺印艺术是绚烂夺目的汉代艺术设计形式中迷人的一枝双苞奇葩。两者虽不为同一目的而产生,但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它们在固定而规则的二维平面中对字体的变化、设计,对图形的使用,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汉代的匠人们(设计师)对均衡、和谐的理解深刻而全面,他们在实践中反复完善着自己的均衡之计,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均衡之美。  相似文献   

13.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14.
"貯"、"賈"释读是当今训诂的一大难点。通过对战国、秦汉玺印和封泥的综合研究,认为前人在甲骨、金文中所厘定的"貯"、"賈"二字,实即""字(音古,表储藏、交换)的两种不同写法,后者则是对原始社会的"家"之音义在商品、货币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终于把两种写法催生成了两个异体,以便分别承担储藏、交换之义,节约社会交往成本,而""、"貯"、"賈"遂得以各各定型。援此为例,围绕""之其他异体和音义讹夺,作者又对个别先秦文献的个别疑难之处作了重新训释。  相似文献   

15.
下图两枚古玺,业经方家品鉴,确系先秦之物.其形制、文字如图,尺寸原大,双面通体镏金. 揖陈平先生指点,初试研究,相与交流. 一、文字识读 按陈英杰先生观点,左印上字为已,"上已下口为已,郭店楚简习见".又:楚帛纪书之纪为"系(言)".《说文解字》无"(言)",《集韵》有之,见于盟书.《印典》、《先秦印风》有"(言)()"印,厘定战国古玺,故此印为"已王".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先秦时期有关修辞的论述,孔子从伦理道德角度肯定了崇古的表达趋向,荀子则提出"法先王"的原则,墨子认为"言有三表",正是这个尊古征古的文化传统造成了历代修辞学中"贵古贱今"的思想基调,奠定了中国古代修辞学崇古理论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玺印篆刻全集》所收蒋仁"火莲道人"印边款与《吉罗居士印谱》中"妙香盦"一印相同。此印与"妙香盦"印当为同一原石却非两面印,考知原石初刻"妙香盦"印,后印文被磨去并补刻成"火莲道人"。据此可知"火莲道人"印边款真而印文为补刻。  相似文献   

18.
正作品简介:印文:日庚都萃车(车)马(马)。时代:战国。材料:铜。尺寸:纵70毫米,横70毫米。朵云轩藏。作品欣赏:此印七厘米见方,是一方现存最大的烙马古玺。它的用途,一是辨别良驽,二是强调归属。如果烙印太小,则容易模糊,辨别不清,所以阳文印式的大印是首选。这方玺印的妙处,在于这六个字的章法处理:六个字分成两排,大小不一,任其错落,形成了"马蹄形"布局。"日"字笔画最少,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需求,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必须面临着一些改革与变化,传统的翻译式文言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要想达到课标里要求的感悟、运用、品味、理解,就必须从古诗文的情感上入手,重情感的古诗文教学就较能使学生容易感同身受,从而达到真正理解,达成作者、文本、读者的三方面沟通。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为例,选取了教授过的三首古诗,浅析古诗文的情感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古玺印赏析     
关玺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所剩余,便逐渐有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流通形式出现。到了春秋后期和战国时期,交易规模逐渐扩大,货物流通量日增,各国皆于边境设关收税以增收入。伴此应运而生的关玺,便是用于通关和征税的信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