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正>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教真育爱,教人成人,这不光是"三生教育"或是生命教育的价值所在,其实这也是所有教育的终极目标。一、教育"教了什么"我们姑且从远到近的几个案例来找寻答案。案例1:2009年11月26日,上海某大学2009级法  相似文献   

2.
正施特劳斯的《古今自由主义》中提到了古希腊"教育"一词源于"儿童",而"教育"和"玩耍"属于同源词。这引发了我的莫大兴趣。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其对西方随后的思想观念有莫大的影响。从词源学的角度上我们便可看出古希腊人对于教育的理念认知。那么,我们中国"教育"一词原初的意思又是什么呢?中国最初并无"教育"一词,那么我们分别来看"教"和"育"两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教"是这么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上施故从攵,下效故从。"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应思考和追问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根据自己的体悟,从不同角度先后给出了各自的定义。《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从这个解释来看,教育就是通过"上行下效"的方式,从而实现"使子作善"的目的。但是,教育是不是还可以通过"下行上效"或"上行上效",甚至"下行下效"或"自行自效"的方式发生?孔  相似文献   

4.
邱磊  傅国涌 《教师》2013,(10):5-7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中国人眼中,其实"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你只看到结果,那不是教育。所以,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只把重心放在前面那个字,那就是注重结果的教育;而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  相似文献   

5.
正常常在思考:何谓"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承担"教"和"育"的职责?从字面理解:教,即传授知识;育,即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教导和训练学生。换言之,教,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育,则是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这里,"育"的内容,又似乎更多地被理解为学校的道德教育,被认为是班主任、语文老师或品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字早在甲骨文中已多次出现,古义指教化。如《尚书·舜典》上说的:“敬敷五教”。“育”字的古义是培植、抚养,如《诗经·小雅·蓼莪》上说的:“长我育我”。但“教”与“育”这两字在春秋以前尚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对教育的定义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看来,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人做善人与做善事。但这个定义只讲了教育的目的,并没有讲什么是教育,更没有讲我们应该如何在学校中开展教育工作,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要让孩子们从善,那就意味着在老师的心目中,一定有一个善的标准,或者善的形象。如果我们将善给以更加宽泛的理解,比如不仅仅是价值观层面的好人,还包括认知层面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经常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那么,教育管理者和执教者,也应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发展?"我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首先应关注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现状怎样?将会发展成什么?究竟应该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9.
EMBA教育——通往成功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EMBA教育,众说纷纭,学员花费大量的金钱、精 力到底值不值?学校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学员接受EMBA教 育的目的是什么?反响如何?我们编辑了一组文章,希望能 从各种角度给以解读。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育的钝感是什么所谓的教育的钝感指什么呢?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钝感是教育敏感的另一种形式,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是《学记》中的豫时逊摩的"时"——不陵节而施……在这里,我的思考是,我们的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是过度的教育,窥探并粗暴地闯入学生心灵的隐秘领地,把学生当作"平面  相似文献   

11.
《植物和环境》,未见有人在公开课、观摩课上教,也很少见教学经验介绍。这个课不好教,教起来总觉得不顺。 怎么不顺? 学生都知道,还有什么可教的? “环境”是什么意思?前一课是《动物和环境》,学生能不知道?环境就是植物生存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植物就不能生存。 低年级学生搞过植物栽培,给植物浇水,知道植物缺水就会干死; 中年级学了根的作用,知道植物用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分;学了叶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知道植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塑造有生命活力的人。面对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召唤,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构想。我们认为:"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  相似文献   

13.
什么叫做“因材施教”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教施教”这一典故出自《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  相似文献   

14.
李荐 《湖北教育》2010,(8):32-33
教育是一个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话题。《现代汉语词典》中“教育”词条的解释是: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一定要求”是什么要求呢?《说文解字》对“教”和“育”的解释,似乎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者要身先士卒作出表率,被教育者效法教育者的行为,以达到至仁至善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赵有香 《考试周刊》2009,(46):212-212
古有女子三从四德,《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大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奇、妇容、妇功。”这是占代女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学习内容。那么,作为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师.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学习内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一从三德。  相似文献   

16.
<正>教师的教是什么呢?汉代儒学认为"教"是"教学","教人学";"教"是教人"学做人","教"是教人"成人又成材"。这是教正统的说法,汉代的儒学家已经认识到,教学过程、教学目标都需要以人为本。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在《爱的教育》中说得好:"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未有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近日批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如何理解指定《规划纲要》的背景?《规划纲要》体现出了哪些理念?"十一五"教育的重点难点工作是什么?一、《规划纲要》着眼于为和谐社会奠定人才基础从国内来看,十六大召开之后的重大战略要求对制定《规划纲要》起着非常重要的导航作用,也就是说我国的教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教育更像是一个生命展开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从一粒种子到大树,永远面朝未来。近来,有关上海某重点高校学生袁某因"看不起学校"而单方面退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参与骂战和笔战的人常常把矛头指向教育。的确,学校教育人人经历过,人人能言说,可学校教育到底该指向什么?学校和学生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人们似乎很少思考。不少人眼中的"教育"只有"教",没有"育"。如果我们把"育"作为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结果。至于学校,最应该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试想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有天赋异能,在任何环境下他们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教育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教育如水     
张桂敏 《班主任》2006,(10):38-38
教育是什么?<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焉.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字根educare,其含义为引导、引出,即引人求真、向善,助人成长.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什么是教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每一个人都拥有两种教育:一种是存在于心的理念中的教育,即认为应该有的教育、能够做的教育、可以从事的教育。一种是现实的教育,由客观条件决定了的事实上从事的教育。理想中的教育给我们激情和方向,现实的教育促使我们冷静理性。没有教育的理想,我们的教育将变得世俗功利甚至庸俗不堪,伤人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