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教育国际化”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展快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教师人才来充实快速发展的师资队伍.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则是其重要环节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良好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风范,为每位教员应所具备的要求.本文从基本内涵、基本内容和施教效果等方面进行用述和探讨,对教师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水平均有一定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金锡萍 《教育科学》2005,21(1):62-64
面对目前学术腐败呈现的蔓延、扩散的趋势,学术道德水平、师德学风每况愈下的局面,沈先生的品性、修养德行和人格,以及融学问与道德于一身的理想境界,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炮火连天的环境赋予了壮族诗歌新的题材,壮族诗人由此进入新的创作天地。其中,黄青就是这些壮族诗人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4.
红色历史是当今革命老区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更是厚植家国情怀最好的营养剂,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活教材”。追寻革命老区的红色历史脚印,探讨红色历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途径,研究红色历史进校园,将新时代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地域特征和家国情怀记于心、践于行,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平山县红色历史是红色教育的教科书,把红色历史精髓继承并传承下来,是历史给予教师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5.
孔子作为师者的形象问题历代备受世人关注.历史地看,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人们见仁见智,所塑造的孔子形象丰富多样,但也不乏有对孔子形象的随意建构甚至歪曲.为拨乱反正,寻获孔子原初形象,可诉诸文本,立足《论语》语境,探究孔门弟子眼中孔子师者形象的共同记忆,进而勾勒出孔子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乐天安命与义以为上的师者气象,以及学以成仁与学优则仕的师者情怀.凭实而论,回到《论语》原初的直观语境,把握孔门弟子的集体画像,揆诸不同时代人们建构意义到亲炙弟子认知意义上的师者形象,这不失为揭櫫历代孔子形象衍化过程中的一条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6.
加强学生的人文情怀发展是新课程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历史教学,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从而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的与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相关的知识,并在总结过去经验的过程中找出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越发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正是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开展素养教育尤为重要。学生要有家国情怀,这是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在高中时期的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深入地挖掘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的教育题材,需要灵活地使用现代化教育的方式,努力践行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这门学科是传承我国文化、培养学生情怀的重要课程,学校的教师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相关思想。  相似文献   

9.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科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家国情怀这一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具有的人文追求,体验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践行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必然要求。以中国近代史部分教学内容为例,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运用数据统计以及放眼全球历史等方式方法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陈建华 《天津教育》2020,(14):187-188
爱国主义的情怀,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国文人的血脉里。史书万卷,字里行间可见"家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理想是他们忠诚执着、勇于担当、积极有为的内动力。虽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人生的难题、挫折,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没有"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课改教学背景下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全能型人才,而爱国主义始终是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是针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展开教学,是学生形成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历史情感的重要阶段。“家国情怀”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新时代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认识到家国情怀在科学知识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上的作用和价值,将家国情怀的教育融入到每一堂课中,结合于每一个初中历史知识点上。本文基于对家国情怀的认知,深入研究初中历史各阶段的教学,探索如何在导入、问题设计,以及历史资料渗透等教学过程中,展开家国情怀培养教学。  相似文献   

13.
1940年初夏,我乘长江上行驶的小班轮,从成都回重庆。到重庆是三个小时的行程,我决定不到舱里去了。月亮还没出来,但江水在雾气遮不到的地方却清晰可见。环顾四周,所见使我惶然了。甲板上矗立着令人迷惑的巨大的、丑陋的怪物,它包在毡子和蒲席之中,还盖着帆布和油布。这只生活在数千年前的古动物,仿佛停滞在死时的姿势:雄赳赳的着长牙,弯着脖子,牢牢实实地撑着蹄子,似乎在准备反击任何来犯。我还没弄明白这少见的怪异的收藏物属于谁,是考古博物馆,还是忙把辎重转移到大后方去的什么人,便在我们身后响起一片激动而快乐的声音,并有一种稚嫩、有点忧伤的少女的声音和着它。这声音好像在与黑暗以及同黑暗一样无边无际的江水面对面地述说: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的教学哲学风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教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之需。还是教学实践的现实要求,都显示出了哲学批判之于教学发展的不可或缺性。教师哲学风范的形成。决定了理性在教育实践中的生存空间,是保证哲学之于教学的价值实现可能的前提。可以说,学会理性批判.是教师保持教学生命活力的不竭之源。  相似文献   

15.
刘婷婷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69-71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进行叙述和阐释的一门基础学科,而育人为本又是历史本真教学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情感引领,使学生通过历史本真教学形成持续健康的价值观发展,培养积极向上的史学情怀,是历史课堂所坚持的价值追求。课程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课堂环节组织等,都要紧密围绕落实“真情实感”来展开,让历史本真课堂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将家国情怀列为核心素养之一,是对“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落实,也是基于历史学科的特征所做出的决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历史中汲取养分,成为一个爱国爱家的合格公民,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并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组织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全方位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纵观《全唐诗》的众多作者,吕温是唯一到达逻些(今拉萨),并留下诗作的诗人,其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代,在"安史之乱"后出使吐蕃,心中"致君及物"的政治理想破灭。吕温使蕃诗作为独特的文学作品,描写了自己在赴蕃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在不同地域的亲身体验,表达了内心真切的情感和爱国忧民的思想。分析吕温使蕃诗,有助于探究诗作背后的历史事实和唐代士人阶层的诗人情怀。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利用好历史的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和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与五大历史学科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章以该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浅析家国情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蒙红艳 《学周刊C版》2023,(14):127-129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发挥其育人价值,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家国教育。教师需要意识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在接下来的教学期间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历史教学目标,充分发掘课本及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源,并做好历史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多种措施共同推动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相似文献   

20.
他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他从教25年,先后担任过市教研室教研员、学校教务主任、业务副校长、校长等职务。无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他始终立足于教书育人、管理助人的第一线,上下求索,潜心实践。以其仁者情怀、师者本色,感染和带动着所在学校师生的成长和发展。他就是东营市履阳学校校长——宋方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