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存在着战略定位不高、顶层设计不具体等问题。建设科技强国,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的国家创新体系。其中,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体系、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创新综合体系,进一步协同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科技与金融、贸易等的协同,是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和我省现有的基础,论述了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平台的总体框架和建设内容以及平台运行的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演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重新提出了"探索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以期"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对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完善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群式国家创新体系.最后,从战略群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演进,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绩效评价综合指数位居测评的26个国家中的第19位。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决定国家创新体系综合指数的四项指数中的知识创新系统绩效指数和技术创新系统绩效指数过低。同时与中国知识传播系统内部指标的失衡也有直接关系。所以,在保持知识应用系统高效的同时,中国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绩效的关键在于提高中国的知识创新系统绩效和技术创新系统的绩效,同时提高知识传播系统内部失衡指标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助力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以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而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文章在分析我国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了以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清洁能源多能优势互补与规模应用、低碳化多能战略融合为主线的能源科技发展新思路和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党中央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将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应选择适合自身特质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路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应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规划、功能、目标和定位,通过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人才队伍、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创新环境等建设途径为突破口,以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保障体系,进而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三级四体系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英国著名学者弗里曼在1987年对日本的技术创新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其后,纳尔逊(1993)、伦德尔(1993)等进一步发展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9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讨论了国家创新系统对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影响,证明了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性,并对各国不同时期的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比较.我国目前也正在完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因此,通过探讨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各级组成部分与保障与支撑,将有助于加快建立我国科技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跟跑、并跑与领跑”的三大阶段,中国成功构建从政府主导下“产学研”松散联系到“政产学研”紧密互动,再至“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协同联动的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演化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制度安排。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演进与理论脉络,从超越追赶视角阐释了政府引导、多元协同、包容适应的中国式创新基本特点与实现路径,拓展了技术追赶理论的情境解释与适用边界,从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体制四个方面解析后发国家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必要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全球要素资源颠覆性重组的背景下,我国亟待深化认识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规律,建成与特殊国情、阶段需求相匹配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的长期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大量的新技术人才来支撑这些行业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除了通过扩招增加人才输出量,也要通过教育改革,提高人才输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作者】乌利齐·施莫河,弗朗霍弗系统与创新研究所(Fraunhofer ISI);克里斯蒂安·拉默,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哈拉尔德·雷格勒尔,下萨克森州经济研究所(NIW)。  相似文献   

13.
创新--时代潮流   2007年8月27日,应国家科技部之邀,由30个市场经济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中国为这一组织的观察员)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下称经合组织)在北京正式发布了《中国创新政策评估》,这是该组织就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发表的首份报告.……  相似文献   

14.
国家创新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关键。因此,了解国家创新体系的演进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金麟洙《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动力学》一书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了概念编码分析.根据编码分析所得各级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由“财团培育”、“经济引擎”、“创新引领”等3个模块构成的韩国创新转型动力学模型体系.基于编码分析和模型体系,归纳出韩国创新转型的三大典型经验:企业的危机构建意识强;企业的海外发展意识强;企业的独立创新意识强.韩国的创新转型经验,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微观企业激励文化支撑的黑龙江省企业创新人才体系构建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从建立服务指导体系、建立信息网络体系等两方面,阐述黑龙江省企业创新人才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宏观市场和政府支撑的黑龙江省企业创新人才体系构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借助近年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科技投入加大和国家科技部门条块逐步被打破的良好基础,通过强化体制制度创新、实施区域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立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等途径,整合优化区域内国家科技资源,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