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儿子今年8岁,各方面表现还算不错,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但我觉得他特别没有上进心。其实他要是认真点,学习上再努力一些,成绩会更好。可每次我们这样教育他的时候,他就爱说:我们班谁谁谁还不如我呢。特别是考试以后,总会非常详细地告诉我们考得不如他好的都是哪些同学,从来不说那些比他考得好的。怎样才能让他向上比而不是向下比呢?  相似文献   

2.
下课了,我像往常一样夹着课本准备离开教室,心中十分得意.应该说刚才的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积极思考,不断创造性地回答问题,重点也掌握了,难点也理解了,特别是舟舟同学,表现更为突出,因为他平时爱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因此知识丰富,回答问题时还会引经据典呢!老师们都特别喜欢他,常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我走到教室门口,又回身特意朝他看了一眼,咦?小舟舟在哭!我正想走上去问个究竟,只见他捂着脸冲出了教室.我急忙追上他,把他拉到花坛边坐下.小舟舟低着头,看上去十分痛苦.他告诉我:"老师,我觉得活着真累,还不如死了算了."这话出自一个四年级学生之口,太令我震惊了.看来,小舟舟心里肯定有一个解不开的结,我决定倾听他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父亲:我从来不后悔自己当初回国的选择,但是对妻子、儿子心里的确感到很内疚。母亲:在美国这么多年,除了生活上的艰辛以外,精神上更累,因为不论做什么我都不想让别人瞧不起中国人。我很欣慰,儿子在美国这么多年,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很深。在家里,我们只讲中文。他特别喜欢看《三国演义》。儿子:我是中国人!在美国,别人觉得我是左派。有时我觉得自己还不如邻居家的孩子,他父母虽然离婚了,但最起码一周还能见他父亲一面,可我常常几个月见不到父亲的影子。一谈起孩子,林教授总免不了有些激动,“明年我儿子该上大学了,我们一家人头上的包袱总算快要…  相似文献   

4.
范晓萱     
范晓萱和男友周俊伟是怎么认识的呢?因为周俊伟是 BMG 的歌手,有一次,在一个母亲节的演唱会后台,公司一个叫阿Ben 的同事,就为他们介绍:“萱萱这个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新人叫 Iawence。”这样就认识见过一面了。后来有一次我们有一个朋友,约了一大班人出来一起去吃饭、喝东西,这是第二次见面。之后就成为朋友,常常会通电话聊天,后来就愈来愈好,慢慢就变成现在这样。晓萱说:“到现在都觉得很奇怪,我没有感觉被追。我有跟他说不如从头再来一次好不好,因为太自然就变成这样子,我完全没有机会收花,好心动,还可以说我今天没有空,如果有这些就更好了。”男友有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晓萱说:“我想是他整个人,他没有什么特别,应该是他的个性。我欣赏他很自然不做作,很执着,他听音乐听得很多、很好、人很单纯、很善良、这样吧!”  相似文献   

5.
《中华家教》2011,(1):34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孩子据老师反映说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敢发言,让他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回到家我问他为什么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他说:"在那么多人面前万一要是回答错了多没面子,还不如把我杀了呢。"孩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怎么会有这么偏激的想法呢?  相似文献   

6.
张立 《学前教育》2004,(3):28-29
班上来了位新朋友,是被别的幼儿园劝退的孩子。我们园接收了,并安排在我们大一班。园长说"教育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儿童",我同意园长的话。 上午,他像其他顽皮的孩子一样好动好说,也看不出什么特别。可中午睡觉时,他竟站在床上唱起了歌。我告诉他中午唱歌会影响别人休息,如果你喜欢唱,可以去活动室。他没离开床,只是嘴里说:"我要上床,我要上床。"我说:"当然可以,但不可以影响别人。"他  相似文献   

7.
老子说过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这么浅显的道理我们都了解。可见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渔”的方法交给学生,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在新的理念下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方法和习惯,因此我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重新开始     
“不如我们重新开始。”第一次,他对他说。于是他们重新生活在一起。继续未完成的日子。我问自己:你究竟想要什么呢? 我想要重新开始。于是我还是我,把头发束起来,感觉  相似文献   

9.
儿子变了     
许萌 《山东教育》2003,(36):42-42
我儿子今年快五岁了,不知什么原因,自他升入中班以后自信心明显的不如小班了,认识我儿子的老师都说:“毛毛没有以前大方了,现在这是怎么了?”我仔细想想,可能跟我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自从发现儿子失去自信以后,我们每天都对他进行鼓励,不断地说:“毛毛是班里最大的哥哥,是最能干、最聪明的好孩子,以后遇到事情要大方,要有自信。”可是都不见成效,我心里真是着急。正当我发愁的时候,突然想起北师大教授讲过的用“代币制和行为契约”改变幼儿的某一行为的讲座,于是我决定用“代币制”来帮儿子树立起自信心。我先与毛毛的老师进行了沟通,…  相似文献   

10.
田惠 《成才之路》2010,(21):86-86
当前,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我们只有对特别的他们施以特别的关爱,才能让他们走出心灵的低谷,到达充满阳光的彼岸。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有一个学生,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学生的父母都是聋哑人,高一开学时我就认识了他,一个瘦弱苍白的小男孩。他很少说话,上课时也不举手发言,也不和同学、老师沟通,虽然这样,他开学第一次月考就考了全班第一名,数理方面尤为出色!他的沉默和他的聪明,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禁让我想进一步了解他。我很想找他谈一谈。  相似文献   

11.
正岁月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有许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忘。可是,班主任和学生生活中的许多故事,却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根在了我的心上。1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许多的往事已成回忆,许多的回忆也陪伴我继续爱的教育。在我教过的众多学生中,我遇到一个特殊的学生——柯董事。这是一个不能不特殊的学生,他是第一个来报到的学生,长得挺帅气、挺机灵的,我看到他的名字时就对这个名字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打趣且有意靠近他:"不错哦,我们班有个董事哦!"他笑笑。我说:"你一定是特别懂事,或者是你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学生考试,因为做错了一道选择题,结果只得了98分.于是,她趴在课桌上“呜呜”地哭了,哭得很伤心.我走过去,微笑着拍了拍她的后背,说:“孩子,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还有一个学生,总喜欢默默地呆坐在一个角落里,问他原因,他说他总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体育不如A,学习不如B,写字不如C……我说:“论纪律,论安静,谁都不比不上你,你的表现是最好的.”我说的是真心话,后边没有“但是”.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美就存在于差异中.如果我们所教的学生形同一人,都达到了整齐划一的“完美”,那他们还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吗?而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完美可言,它只是人们的一种奢望而已.  相似文献   

13.
首先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家教小故事:A小朋友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从邻居的一些孩子那里学到了一些他自己根本不懂什么意思的灰色童谣,如"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米琪热线     
《同学》2004,(7)
既生瑜,何生亮米琪: 我也许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而这至关重要的选择,与我哥哥赵家亮密切相关。对了,我叫赵家瑜,比我哥晚出生三分钟。我们是孪生兄弟,从小性格就不太一样,我哥沉静,我外向,我的功课一直不如他。从小,他就在我面前扮演“指导教师”的角色,我爸妈也支持他这么做,动不动就对  相似文献   

15.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开始要求我们给他讲几个故事再入睡。他老爸光会按着《婴儿画报》上的故事照本宣科。我觉得我的水平应该比他高一点,不如亲自编几个故事吧。“黄小熊说:‘我和香蕉一个颜色,我很甜的。’绿小熊说:‘我和青草一个颜色,痒痒的、柔柔的。’……”编《五颜六色的小熊》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我觉得儿子对颜色还不大明白,因此想把色觉、触觉和味觉等揉和到一起,刺激儿子的通感体验。没想到,儿子很喜欢这个故事,特别是一讲到绿小熊,他就“咯咯咯”地笑。于是作为母亲的我就很得意,不久渐成高产口头作家。故事的主角也渐渐演变成“嘻嘻…  相似文献   

16.
儿子参加了市少年宫书法兴趣班,每天要练一页大字。一天,儿子正在写毛笔字,我看他字写得不行,就帮他写了一笔。没想到,批改时老师把我写的一笔给圈了出来。我佩服老师的眼力和认真批改的态度,我写的一个笔画夹在字里面,居然给了特别的“照顾”。看着被圈出的笔画,我灵机一动,借题发挥,颇有深意地对儿子说:“你看,老师多有眼力啊!一下子认出了一个好笔画。”儿子大概听出了话中之话,但只是笑笑,没说什么,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争也没有用。为激发他对写字的兴趣,我采用了激将法,对他说:“我们来比赛。以后你写字的时候,我帮你写一个笔画,只写一笔。老师肯定会把我写的一笔圈出来。绝不会圈错。如果圈错的话,爸爸罚写一页。”听说要比赛,儿子一下子来了兴趣,说:“说话算数,我就是不相信。”我说:“不相信没用,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比赛。”  相似文献   

17.
把心放宽     
《广东第二课堂》2009,(6):52-52
寒山法师问:"世人笑我、说我、欺我、骂我、打我、害我、轻我、贱我,何以处之?" 拾得法师答:"只是容他、宽他、由他、怕他、恕他、让他、躲他、不惹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言语的伤害,或是讽刺、嘲弄,或是流言、谣传,也许是说者无心,也许只是玩笑,但我们听来却感受到了伤害.与其气愤、懊恼.不如把自己的心放宽.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低年级的作文教学,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做到以"趣"激发,以"趣"教学,以"趣"追求个性……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进而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呢?下面的教学案例分析也许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并让我们的学生作文妙笔生辉。一、激发课堂之"趣"案例一:有一位学生在一篇《我的梦想是……》命题作文中写道:爸爸出差去外地了,他临走时对我说,儿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个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跟有些朋友谈天,我经常会感叹:现在的青少年们,实在是受教育程度太浅,在文史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学问。中国人特别是所谓读书人,确如鲁迅先生所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的父亲那一辈,恐怕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代读书人,他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但照他说,他的学问还是远不及他的父辈和祖辈们。而且在父亲眼里,我还只是会写几篇作文而已。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的胆子就特别大,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疯丫头”.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购物,看到商场在开展促销活动,门前搭起了演出台.我喜欢凑热闹,马上就挤到了前边.我看到台上一位漂亮的阿姨拿着话筒说:“各位顾客,唱歌有奖了!哪位顾客上台来唱一首歌,我们就奖励他10支笔.”可是,台下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去.我心想,昨天幼儿园老师刚教给我们一首《小燕子》,不如今天我就给大家唱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