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自诞生以来 ,在新闻价值取向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认为 ,网络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 :某些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内涵有所发展 ,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有所改变 ,正在形成新的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张颖 《青年记者》2013,(20):124-125
网络媒体传播具有多维传播、存储量大、新闻源丰富、个性化等优势,但网络媒体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负面效应,主要有:第一,网络媒体反应快速和互动性强的特征,使其成为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滋生蔓延的温床。第二,新闻重复现象严重,转载使得重复新闻大面积出现,网络媒体的原创性较差。第三,网络媒体在权威性与公信力上逊色于传统媒体。传  相似文献   

3.
王林 《新闻窗》2013,(2):10-11
进入数字化和多媒体的传播时代,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自出现后,就使整个新闻传播生态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然而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多次正面交锋后,大众媒体的生态格局并没有像部分预言所形容的成为网络媒体的一统天下。相反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泾渭分明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同为信息提供者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两者间的媒介融合也已凸现威力。本文主要对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进行阐述,分析并研究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对接方式,为传统媒体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介质从最早的报纸、广播到电视,而今网络也是一直在革新和变化之中,当今时代的新闻传播更需要的是一个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变的过程,如何让网络媒体成为主流,本文主要就网络新闻媒体的主流媒体之道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调查     
《青年记者》2008,(15):25-26
1.<青年记者>:您认为网络媒体的真正影响力主要来自草根新闻,而不在于对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的整合吗? 博客中国主编王德伟(以下简称"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一方面靠对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的整合,但主要还是来自草根新闻,因为整合传统媒体新闻资源,对网络媒体来说并形不成绝对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些新闻并不一定真正切合网民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6.
谭英 《视听》2016,(12):107-108
本文对新闻价值的要素、网络媒体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以及网络媒体新闻价值的影响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尽管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自由性,缺少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但是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重大向题上,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并无本质的不同。中美撞机事件后,西方网络媒体的一系列表现证明:网络媒体正成为一些国家推行舆论霸权的重要工具。 撞机事件后的网络反应 撞机事件一发生,美国网络媒体的反应就非常强烈。在CNN、MSNBC等美国主流媒体网站上,新闻源主要来自美国军方和政府,其报道给美国读者的印象是“这是一个意外”,并且连篇累牍介绍美国飞行员的安全、生活情况,而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国失踪飞行  相似文献   

8.
谢点 《东南传播》2013,(5):37-39
本文考察了中国网络媒体的国际化现状,发现文化差异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而引入了跨文化敏感这个概念,探讨了在产品的需求属性和文化跨度不同的情况下,跨文化敏感对中国网络媒体国际化影响的不同,进而提出在4种不同类型的市场中,中国网络媒体企业面对跨文化时采用的策略:创新策略、文化适应策略、文化差异策略、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以下特性:(1)交互性。网络媒体的交互性首先主要体现在受众的反馈程度。(2)即时性。对于新闻的制作和发布,网络媒体不像传统媒体要经过写稿,排版、校样、印刷、发行等许多环节,写稿完成后,再经过简单制作处理,就可以完成。因此它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3)容量大。传统媒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的通信信息化、大容量与传播碎片化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媒体的建设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媒体应用情况,深入研究在网络媒体建设问题,提出在新形势下网络媒体的建设对策,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鋆 《青年记者》2016,(30):36-38
2011年,互联网研究学者克莱·合基(Clay Shirky)提出了“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概念并这样评价它的存在:“全世界累积的自由时间不断聚集而产生的新资源……全世界的认知盈余太多了,多到即使微小的变化都能累积成巨大的后果.”①尽管他认识到了“认知盈余”大量存在,但对它是如何系统产生的,并没有详细阐述.笔者认为,“认知盈余”实质上就是网络媒体消费形态变化所带来的“注意力增量”,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已经发生了三种根本变化:第一,大众媒体受众的非媒介时间已经变成了网络媒体用户的媒介时间;第二,大众媒体与网络媒体同时并联使用;第三,网络媒体之间同时并联使用.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变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在新闻上便以新闻信息的超大容量和快速传递向传统媒体发起了挑战。尽管目前网络媒体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条件建立自己的新闻采发组织机构与人才网线,新闻的大量内容来源于传统媒体,采编人员从事的相当一部分是整理整合、发布工作,但它的出现却不可避免地对新闻领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进而引发了新闻业务上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或许因网络媒体的稚嫩还不够明朗化、系统化,但确已初露端倪,并展现在网络媒体的新闻舞台上。 一、新闻采访方面  网络媒体的采访没有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新闻信息的采集…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日记写作到网络日记写作,其中反映出人们传播活动各个方面的变化:传播载体的变化、传播类型的变化、传播内容的变化、传播行为的变化和传播观念的变化。网络媒体使得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交融渗透,人们的日记写作行为逐渐从完全的私人领域走向了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网络媒体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媒体现状 1、关于网络媒体的定义 网络媒体也被称为第四媒体或新媒体,其基本的要素是:数字数据、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接受终端。 从狭义上讲,网络媒体可以看成通过互联网发布新闻的信息平台。在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文章从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角度分析对网络媒体文化规制的需要,从分清网络中信息法律关系,完善网络监管法规,将著作权法应用于网络传播,强化网络服务经营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来谈对网络媒体文化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高国营 《新闻记者》2004,(10):36-39
中国主要网络媒体集中诞生于2000年,对网络新闻业务的广泛研究已有4个年头。时至今日,业内的相关认识仍有较多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有个典型的观点:传受的互动化、全球化、即时化,内容的海量性,形式的多样性等,使网络媒体拥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有关政策规定网络媒体只能登载传统媒体已发布的新闻,而"搬运"这些新闻不需要多少新闻专业知识。也就是说,网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4,(8):31-31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日前一家著名机构调查分析,2003年网络媒体在企业广告投放中的采用率已经达到54.7%,超过杂志的采用率。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网民的逐渐增加,网络广告视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媒体范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将进人网络广告市场。另据统计,在20()3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中,主要收人来源集中在四大行业,分别是IT产品、手机、汽车和房地产。网络媒体广告市场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8.
建立网络媒体国际监管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媒体在推动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带来高度文明和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对国际政治秩序、国际经济秩序和世界文化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研究和建立网络媒体国际监管体系,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国家管理、国家法律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国际网络媒体监管体系的途径有:建立网络媒体国际法制体系,组建国际网络媒体执法团队,建立国际网络媒体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体 优势何在——一名实际工作者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网络媒体的特点 ,实现优势的主要途径 ,并特别探讨了网络媒体与报纸的关系 ,指出目前的网络媒体还没有成为主流媒体。结论是网络不会取代电视、报纸和广播 ,而只会与它们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的出现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对它丰富的信息资源表现出极大热诚的人群,主要是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崇尚进步、紧跟现代文明的当代知识青年。网络媒体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变革,成为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尽管网络文化的模式应该如何界定尚在研究之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对今天人类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对当代年轻人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力是巨大的。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