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创新精神”已写入语文课程标准,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创新品格,应成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写作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观察感受能力训练、思维想象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尤其是思维和想象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品格的关键所在。通过这些科学训练,就会逐步开启学生的创新之门,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通过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发…  相似文献   

2.
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作品,就没有流传千古的佳作。没有想象,也就不可能有永恒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动力和不竭的开发主观世界的重大发明。想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优化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优化民族创新精神永不枯竭的重要手段。加强想象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加强想象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见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3.
想象是人们根据对生活的耳濡目染和感受体验构想出没有见过或没有出现过的情景。它是在对生活或作品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它更是一种写作构思的方法。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寓言、童话、科普幻想文章;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永恒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动力和不竭的开发主观世界的重大发明。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优化民族创新精神永不枯竭的重要手段。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既成目标,加强想象作文的训练与探索已成为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有机牵引想象 在指导学生阅读、品评例…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是全而创新的教育,创新以成为时代的要求。我们做为教师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发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欲望。闪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刨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也能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我认为,地理课中的创新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思维品质的培育,而写作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当前,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建立科学的思维训练系统,引导学生寻找最佳切入点,有助于学生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打破学生的僵化复制型思维、培养多向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想象能力、构建师生互动的写作教学模式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或者说,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途径是什么,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人的创新能力(也即创造能力)不可能离开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的一般思维规律。所以,语文创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离不开思雄、想象、联想和记忆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8.
回应21世纪素质教育的高师中文写作教学必须贯穿个性化原则.素质教育本质意 义上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所谓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质上是个性化的思维和个性化的实践能 力.高师中文整体写作训练教学回应素质教育的历史潮流,肯定写作是个性化的精神独创,强 调个性化原则,要求在教学全程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其写作学习和写作训练的充分的精神自 由空间,力图最终达到塑造和强化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实际写作能力与个性化的作文 从教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因此,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积极加以应用,使知识得以内化,思维得到训练,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课堂教学,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较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教育更注重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而自然学科教学则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那么在自然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浅谈我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张荣 《阅读与鉴赏》2006,(11):68-7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那么想象就是作文的翅膀,而创新则是作文的生命。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人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
耿红义 《现代教育》2011,(Z2):111-1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特别是对中学数学教学尤为重要。一、加强直觉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以及关系锐敏的想象和迅速的判断。它是直觉想象和直觉判断的统一,是数学的洞察力。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直觉思维训练,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提供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根本任务在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需要空间、时间思维,只要思维活跃了、清晰了,文章就会一蹴而就,写出富有文采的文章;阅读才能流畅;解题才能准确。所以为了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老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才能激发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成为许多科学技术的载体,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社会衡量人才素质的标准之一,这就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本文通过阐述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使计算机教学不断发展,以顺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陈柳颖 《教师》2023,(1):42-44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自然学科,不仅要教授学生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文章在分析科学创新思维的特征与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提出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生成性课堂、实践性活动来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期让科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园地。  相似文献   

17.
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为学生提供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要发展学生个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发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成为培养新人才的关键,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在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各科教学中均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昵?以下我结合中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一下浅探。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创造性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发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鼓励猜想质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加强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创新素质是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与特性。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创新素质在动态过程中的表现。作文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思维, 它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想象能力的延伸和深化。一、创新思维可以进行知识的优化组合这一点是想象能力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个深层次的发展。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然后把学生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