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考之一 尊重个性,更需有效 “你喜欢哪个问题(题目)就解决哪个问题(题目)”,这一句用语是目前课堂中最为常见的一句话。因为它把选择的权力还给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能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有这样反映:老师讲的我们懂,但临到自己做题目时就有些模糊;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就无从下手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认为,在数学过程中把教与练结合起来是一个办法,起初,有的同志还怀疑,课堂上增加了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地减少了讲书的时间,会不会影响教学进度?能不能讲深讲透?因此我们就进行试验。高中一年级代数正要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先提问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式及它的两个实数根的问题以后,随即布置学生练习(写在练习簿上)。一组学生解方程:(1)x~2+5x-6=0,(2)2x~2  相似文献   

3.
<正>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题目也没有少讲一道,但学生总是停留在模仿解题的水平上,只要题目稍微有些变化,就会不知所措。学生很难形成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其实,细细想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了解决难题上,而忽视了隐含在数学知识中的灵魂和精髓——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问题解决"是小学阶段学生们感到最头疼的事情,也是我们老师感到最难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如,当学生计算75与28的和或差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放在"问题解决"中时(例如,比多比少问题),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和还是求差。甚至有的学生见到带文字的题就说不会做,可如果你让他把题目读一读,有的学生则马上会说我会了,而且能正确地解答出来。事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也是教师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方法运用得灵活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一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就感到无从下手的现象,也会发现有些学生遇到问题就将已知条件中的数字不加思考分析就列出式子的现象等。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是指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教师负责根据学生的能力把教科书中要教授的内容设计成方案,然后把设计好的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通过翻阅资料、自主创新去解决老师布置的问题.这样就把学生的"学"放到了主导位置,老师的"教"放在了指导位置.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一)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更好地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7.
在解答几何问题时 ,有些题目仅用所学几何知识无法解出 ,有些题目甚至是无从入手。如果我们把代数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几何问题的求解中 ,把代数与几何统一起来 ,那么解题也就变得容易了。一、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二面角问题例 1 在 12 0°的二面角的两个面α和 β内 ,分别有点A和点B ,已知点A和点B到棱a的距离分别为 2cm和 4cm ,线段AB =10cm ,求 :(1)直线AB和平面 β所成角的正弦。(2 )直线AB和棱a所成角的正弦。分析 :解答二面角问题 ,找出一个合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是解题的关键。有些学生作出如下解法。(图 1) :(1)作AC…  相似文献   

8.
王浩  吴伟 《中小学电教》2012,(Z2):109-111
学生要解决好一道物理题目,需要认真准确地分析出其中的各个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尤其是在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在物理习题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帮助学生把这些复杂的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分析清楚。但是有些题目的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比较抽象,而且大多数物理过程都是比较理想化的,在现实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解题教学,但是解题教学往往会存在这样一个怪圈:教师把这道题目讲清楚了,学生也听明白了,但是换一道题目,学生又碰到了困难,继而教师再一次彻彻底底地把题目讲清楚.这种情况似乎在周而复始的经历着,学生觉得数学太难学,教师也觉得数学太难教,感觉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如何把数学教透教深,学生如何把数学学清学顺,答案不仅仅在于整个解题过程之中,更在于解题后的"风景".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解题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这类问题大多难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简称的相等关系。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六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遵循这些方法去找相等关系,就可以让学生顺利解决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问题。一、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语句直接找相等关系有些应用题的文字叙述中就包含了能体现相等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平时的教学中偶尔也会出现有些题目的答案说的不是很完美,这就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老师就要认真研究答案,找出不严密的地方,从而把学生的疑惑及时的予以解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以一道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学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我多布置一道很筒单的题时,学生就喊:作业太重了;本来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动辙就请老师讲解;考试中有些题目做不出来时,就埋怨老师平时没有讲过类似的题目。我心里一直在问: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怕吃苦,怕动脑。当学生考得不好时,不光是学生,就连社会、家长和学校领导首先都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不大注意去分析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育教学部门的主管领导和专家都一再要求老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少布置作业,并把它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好坏的一个标准。如果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数学的学习必须要通过思维去把握,去理解数学的实质.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必须要贴近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 理性思维的形成是以数学题目为载体,在题目的解决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教师在讲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懂就行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只注重知识的强化,没有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会算,更要会想,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把复杂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简单化,才是教学的真谛.解题思路清楚、自然,要清楚得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得见,自然得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想得出,这才是教师在解题教学中所追求的,也正是每个学生所希望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智力程度不同,因此阅读同一篇文章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对特学生的质疑呢?下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当讲则讲。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提出的与理解课文内容关系密切,且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由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仔细分析学生的质疑就会发现:有些问题是学生读书时遇到困难不加思索地提出来的,如生字、新词等;有些问题是学生自己完全能够解决的。如果由别人回答,可能会使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比多(少)一类简单应用题时,我着重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题意和布列算式。例如“一班43人, 比二班多5人,二班有多少人?”这个题,我抓住了以下四个问题,和学生一起画线段图。①这道题讲了几个班?②这两个班哪个班的人数多些?③题目已经告诉了哪个班的人数?④题目要求哪个班的人数?线段图一  相似文献   

16.
正1问题的背景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但现实情况是,学生解题量已经非常多,但还停留于模仿阶段,即类似的题目就会解,稍微变式就不知如何下手解决,不是知识不够,也不是经验不足,更不是能力问题,笔者认为是学生不会对题目进行分析.因此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分析,把隐性的解题分析显性化,算法化.  相似文献   

17.
张剑 《现代教学》2016,(Z1):109-110
仔细审视当前学生作业的订正情况,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订正一道题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错误,要重复订正两三遍才通过;订正对了,但不知道自己原先错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订正;有时把题目内容稍作改变,题型结构不变,有些学生就不会做了;有些题目已经做过多次了,教师也讲解多次了,但还是会做错。学生的作业订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该采取什么措施改善这种状况,提高作业订正的质量?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已经步入解决抽象问题的范畴.相较于小学时的具象问题,初中抽象问题要理解起来显然更有难度.而作为接下来更高级的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需要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目前,教师在讲台上讲解题目能够收到的成效十分有限,学生在学习好数学课时经常不能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将其运用到解决问题上.本文就对学生目前的解题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解题研究,并阐明教师如何将策略引用到日常教学中,以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解题.  相似文献   

19.
"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说法。""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进?这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跳出备课设定的思路,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批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更美丽。[案例一]《做风车的故事》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有什么疑难问题吗?(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结果,却遇到了以下一幕。)生:老师,我觉得课题不妥,应改成《牛顿做风车》。师:为什么?请说说理由。生:改后的题目让人一看就清楚明白,讲的是什么人做什么事。生:老师,我认为题目不能改。师:为什么呢?能不能说出你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学实践者,我深切地感受到数学阅读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而现在许多题目叙述长、条件多,不知如何取舍.还有些条件中隐含着的条件就更难理解了.因此,阅读作为一种学习的技能,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