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世纪末,舆论学的迅速发展似乎给人一种启示:新闻的边缘学科才更有活力。人们开始确信,新世纪的中国舆论学研究将有辉煌的一页。 一、20世纪舆论研究的梗概 1900年至1949年,中国尚未出现一本舆论学专著,仅有10几篇舆论学论文。如果说1922年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写的《舆论》一书标志舆论学的诞生,那么到1988年我国第一本舆论专著面世,在学说形成的时间上我们就落后了60余年。80年代改革开放的骤然惠临,新闻传播领域出现惊喜的变化,舆论学的诞生正是这一变化的重要写照。建国后至1980年这30年间,…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舆论学的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学的迅速发展给人许多启示 :似乎新闻的边缘学科更有活力。我想预言 ,新世纪的中国舆论学将有辉煌的一幕 ,因为 2 0世纪末它曾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2 0世纪 80年代改革开放的骤然惠临 ,使新闻传播领域出现了惊喜的变化 ,舆论学的诞生正是这一变化的重要写照。令人惊骇的是 ,建国后至 1 980年这漫长的 30年间 ,竟没有出现一篇研究舆论的文章。在极“左”年代 ,舆论一词虽是宣传工作中的常用词 ,但舆论研究却是一片空白 ,我们正是在荒漠中迈出了第一步。一、近 2 0年舆论研究的梗概国内对舆论一词的理解有很多歧义 ,有人把新闻、宣传视为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舆论史的研究逐渐兴起,但仍很薄弱,重要原因是不被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承认,而作为历史中的专门史也未被重视。对中国舆论史的研究有助于以史为鉴、深刻理解中国当前的舆论环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和扩展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它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应该包括自古至今的舆论历史,而不仅仅是新闻媒介出现后的舆论。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6,(6):69-70
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
  一、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对于新闻舆论业界和学界来说,要意识到自己在推动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使命,把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作为核心目标。首先是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预期,其次是形成植根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最后是形成面向全球的良好中国国家形象。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灵魂。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关键在于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坚持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三、把握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着力点。建构明朗、积极的新闻舆论生态,要做到精准有力,要从当代新闻传播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规律出发,选好着力点。一要变革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闻生产手段和机制,二要确立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三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学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了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中国新闻学界要坚持“方向的坚定性与方法的创新性”,为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著)一书,1999年7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后,于2000年8月第二次印刷,2002年5月又第三次印刷。新闻传播学的学术著作出版不到四年三次印刷,是很少见的。该书分为9章、29节、130个小问题,将舆论学的学理研究、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和普及性的表述结合了起来。对于新闻学研究者,这本书提供了关于舆论学的发媒介的互动关系、受众接受特点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参考中外论著和文章274部(篇),力求建立起适合中国舆论特征的舆论学体系。对于新闻…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舆论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现出了第一批舆论学著作。如果说在80年代末以前,我国的舆论研究还不能称为“学”的话,那么,80年代末以后这批舆论研究著作的出版,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开始形成。虽然,有关新闻舆论监督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新闻学界及业界早已展开,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是建构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前进动力与发展方向。十年来,在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新论断、新思想、新成果的指导下,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我国传播学形成本土化发展新格局,维护舆论安全成为学科新共识,新媒体上升为学科研究新主体,国际传播研究地位得到新凸显。在未来,面对问题、不怕挑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本质要求,以“两个确立”为指导,以“两个结合”为方针,以网络强国为愿景,以“三大体系”为重点,以国际传播为抓手,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设,发展完善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引和科学行动指南。要把这些重要论述学深学透,必须找准切入点深入学习领悟。  相似文献   

9.
知识之窗     
新闻哲学,又称舆论学,是研究舆论的产生形成及其社会效益的专门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人们的群体意识,其研究的范畴是:舆论产生、扩大的过程;构成舆论的元素;舆论的分类及其特点;新闻事业与舆论的关系等等。新闻哲学的研究手段有:民意测验、抽样调查、读者来信综合、问题讨论、历史比较等。近年来国外出现的“舆论调查学”,即是通过“抽样”方法的研究,寻找掌握舆论变化的规律,可以说是舆论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话语和舆论方面,反映了作为亚太政治焦点之一的南海问题既是领海和资源的实利之争,也已成为关系国际道义、国家形象的话语权之争。近年国内关于南海问题新闻舆论和话语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传播学与语言学、国际关系学、国际法学等学科的融合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有:缺少关于南海问题东盟非争端国的南海政策及话语研究;对于中国南海维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话语表达研究不足;对"南海机遇论"关注不够;对互联网新媒体如微信、微博在南海问题上的传播研究不够重视。创新南海问题新闻话语和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有新闻话语分析和舆论风险管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何兰生 《中国记者》2022,(12):19-23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亲自擘画部署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求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农民日报社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强化“三农”舆论引导,不断尝试突破创新,以问题为导向,  相似文献   

12.
吴静 《新闻实践》2008,(11):13-15
回顾30年来中国新闻发展史,新闻评论舆论功能的点滴变化都与中国社会转型和思想观念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新闻评论舆论功能的嬗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替代关系,而是各种舆论功能的先后发展成熟、共同存在和交互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承担的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完善舆论引导格局的研究》的研究思路是,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新闻观要点及在中国新时期的创新,论述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意义和路径,然后重点进入中国当下社会情景下的舆论引导现状及格局研究。我们研究团队的同仁认为,有效舆论引导的前提是民众有充分的、没有障碍的舆论表达权利和畅通的渠道。为此,我们围绕中国舆论表达的主体、公民的利益诉  相似文献   

14.
历史铸成这样一个事实,研究新闻、传媒,是不能不研究舆论的。舆论之于新闻传播的重要性,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近年来,我国舆论学研究有明显进步,但鲜有真知灼见的专著。近读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王雄同志的《新闻舆论研究》,令人感到很振奋,笔力所及,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有些论述可以说是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5.
蔡斐  张波 《中国编辑》2023,(4):11-16
中国式现代化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概念体系、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理论体系、夯实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实践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学科体系。要坚持胸怀天下,注重议题设置,满足全球共同价值诉求;更新话语表达,增强故事叙事情感共鸣,着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要与时俱进,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方面发力,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信息一体化,让国际时事与中国的联系、与自身利益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问题对中国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出现了一种国际新闻国内化的趋势。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利用国际新闻进行舆论引导,更好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际新闻舆论引导的必要性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是舆论引导,在国际新闻国内化的趋势下,舆论引导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国际新闻日益受到关注,人们迫切需要通过国际新闻了解世界,进而从中捕捉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雷跃捷  王娜 《新闻战线》2022,(11):10-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时代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实践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最新成果,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守正创新擘画了科学蓝图。  相似文献   

18.
刘晨 《今传媒》2011,(10):34-35
舆论学自从与传播学发生学科交叉后,传播学中的概念论也开始普遍适用于舆论学。舆论传播在新闻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而新闻工作的头一关则是议程设置。如何理解舆论传播中的议程设置流程,以方便新闻工作者们更好的开展工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在对舆论传播和议程设置有关概念解释的基础上,以2011年人民网对"两会"报道的案例加以分析,得出舆论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的几个方向,并对未来舆论传播的议程设置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6,(3):157-158
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深刻阐述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就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也在国外引起广泛共鸣.国外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等认为,中国领导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视,有助于促进打造新型媒体集团,从而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凝聚广泛共识、注入强劲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一书不仅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进行了系统梳理,还进一步揭示了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本质特征。作者并由此对"新时代"对中国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