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屈原的《离骚》等作品,既能感到一种忧国忧民的情绪,还能感到动荡不已的紧迫感,形成一种运载力量,把读者导向一个伟大人格追求理想的崇高境界。屈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前途,热爱事业,有理想壮志,有满腹学问和韬略的人格精神,注定了要在作品中锋芒毕露,闪灼夺目的光辉色彩。然而,面对当时的处境,屈原又预感理想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操劳将以悲剧的结局告终。因此,这种人格行为总是在与不协调的环境发生冲突,这种光辉总是罩上一层悲剧色彩。在这种环境里,理想不可能实现,而顽强的人格,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又不可能被压杀;因为顽强,它才产生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又  相似文献   

2.
杨朔是我国当代的著名散文家.《荔枝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的那些散文总有那么一股艺术魁力吸引:每当你读着这篇佳作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会把你带进这个瑰丽、精采的境界中去,给你以美妙的联想和艺术的享受.《荔枝蜜》就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篇章,阅读后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灵的力量.而这也就是作者深沉的思想和感受,深厚的文学修养,以及他精心的构思和提炼,这一切产生了过渡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旧约》神话以神话的形式形象地记载了希伯莱民族的变迁.无论其内容还是 形式都带有浓重的古希伯莱民族的特色.把它与希腊神话比较,可以看出《旧约》神话中的神 是一切自然力量、社会力量的高度抽象化,是人的力量的异化,体现了《旧约》神话一神信仰 的宗教性。希伯莱人创造性地利用神话想象出自己的民族渊源,形成了其民族性、历史性的特 点,并显示了一定的神秘性,充分体现了希伯莱人无与伦比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4.
音乐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可以让大脑在刹那间闪出灵感的火花,让世界变得多姿多彩。音乐是一切艺术的根本,如果其他艺术能够做到像音乐这样的完整.那么其艺术价值都是相当高的。下面我谈谈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船歌》第三首的教学与欣赏。  相似文献   

5.
貂蝉是《三国演义》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但在艺术描写上却前后不一,缺少艺术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这种情况表现出罗贯中世界观、妇女观和道德观上的矛盾。与《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相比,貂蝉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意识的傀儡。  相似文献   

6.
在十年动乱时期,林彪、江青一伙实行愚昧专制主义,肆意践踏党的宗教政策,剥夺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利,捣毁古刹名寺,扫荡宗教艺术,大量古代珍贵文物遭到空前的浩劫。今天,我们应当继续清除“左”的思想的影响,科学地分析宗教与宗教艺术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地估价宗教艺术的审美价值,批判地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宗教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反杜林论》,《马恩选集》第三卷,354页)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历史根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崇高在于被纳入生命运动的精神现象,只有关注人类生存和命运的艺术才具有持久和鲜活的力量。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视野试图论证:《静静的顿河》与《红旗谱》都正在经历着不断认识更新和趋向于生命惑悟性认识的史诗性意念,即以悲剧性格提供的巨大生命悲剧精神的暗示力量,要求回归其用不同的民族情调展示出来的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自我求证意识与自由意识。让人格通过对苦难极限的体验而获得成长,葛利高里与朱老忠是真理的探索者,生命只动情于活生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论屈原的艺术气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创作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体现出了雄伟的艺术气魄。文章首先指明屈原诗作 ,特别是《离骚》、《天问》中透露出的雄伟艺术气魄 ,然后揭示出屈原艺术气魄与屈原崇高的人格的关系 ,最后昭示出作家、艺术家要具有独立、崇高的人格和精神上的自由 ,才能创作出具有雄伟艺术气魄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又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史记〉选读》共分八个专题,其内容涉及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文中写道:“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总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的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是班  相似文献   

12.
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创作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体现出了雄伟的艺术气魄。文章首先指明屈原诗作,特别是《离骚》、《天问》中透露出的雄伟艺术气魄,然后揭示出屈原艺术气魄与屈原崇高的人格的关系,最后昭示出作家、艺术家要具有独立、崇高的人格和精神上的自由,才能创作出具有雄伟艺术气魄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的文化人格中贯透着浓重的"贵我"意识,它跨越张爱玲的生活界与艺术界,在作家的成长创伤、自恋的日常心性、艺术的"造梦"方式等领域多重交融,最终生成了作家"生活与艺术"的个性化景观。进言之,这种人格力量对张爱玲的文学想象具有如下展拓:深化文本的悲剧意蕴,生成美学形象的实用主义内涵,推进其对人性的多重思考,形成文本特有的主题话语。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领作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不仅要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只有在有品德的人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睿智和理性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  相似文献   

15.
为《史记》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司马迁高尚的人格所激励,近三十年来肖振宇教授在《史记》研究中默默耕耘.其研究主要着眼文学本体视角,内容涉及《史记》叙事策略、写作艺术、民俗文学研究、人物评判,以及司马迁的思想和人格,《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名师档案】陈志红老师是浙江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杭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分会副会长。现任浙江省严州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自1978年步入教坛以来,陈志红老师始终坚持开发与整合“五种”力量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教师人格的力量、教学艺术的力量、教育科研的力量与教育合作的力量。他的课总是给学生敬佩之感、快乐之感和幸福之感。  相似文献   

17.
作为象征主义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只是整个小说艺术构体中的“艺术支点”或“艺术尺度”,因此,《狂人日记》不宜采用通常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分析狂人形象;即使对狂人形象做分析,也应着眼其艺术功能而不是人物形象的人格评价或道德评价,从人格或道德的角度争论或界定狂人的“狂”与“不狂”。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她应当洋溢着和谐与自然的氛围,应当放射出诗意的光彩,进发出创造的火花。而要达到这种教学和谐发展的境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人格魅力。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放眼我国英语教学领域,几乎没有一位名师不重视自身人格力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同时也使他们的英语教学具有了特殊的感染力,从而达到英语教学和谐发展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天下速览     
《教育》2013,(2):8-8
《人民教育》2012年第20期刊登何齐宗文章指出,审美人格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达到了美的境界。这种人格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超越性,即能够超脱现实的、物质功利的需要。美是人类的生活理想,又是人类的重要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滥觞,《楚辞》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艺术特色以及作品中所蕴涵的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深深影响了鲍照的文学创作。鲍照对《楚辞》的承变也是多方面的,在遣词造句、使事用典以及思想精神文化特质的承变过程中融入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