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中的教育哲学: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一中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   一中的教育宗旨:为了学生明天的生涯与幸福   对于校长群体,我认为应该树立“职业幸福“的观念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我国生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肖川先生曾有言:"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们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深切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可见,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生的幸福,而过程则是生命的幸福成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幸福成长,这应当成为现今小学德育工作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一、正确认识生命教育与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3.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使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每一堂课都是一段生命历程,是我与学生们共同分享的生命语文的幸福历程.从"文本细读"到"海量阅读",从"幸福理念"到"自主教育"……一路走来,我和同伴们对生命语文的追寻,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厚重而真切,平和又自然.  相似文献   

4.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源自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与作为"研究者"的充实.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德性创造教育幸福,教育幸福提升教师德性.  相似文献   

5.
<正>我在初中教语文32年,当了25年班主任,现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拙见写下。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写道:"教育——首先是人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博士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审美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更是可以与之水乳交融。因为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其中更是不乏作家文豪们优  相似文献   

6.
知识、生命与个体幸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涉生命幸福是知识教育的应然追求,当前知识教育改革虽已取得诸多成就,但在关注个体生命幸福上还存在差距。教育对"知识"的误读,会导致对生命的扭曲,进而可能给个体带来不幸。"知识幸福观"是对知识教育的一种新认识,它不仅实现了物性、功利和威权知识教育机制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知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本真"的知识教育必然是回归生命本性、以个体生命幸福为旨趣的教育。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幸福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得到完满解决,面对知识,只有恰当地、有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期望,才能准确地把握实践的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7.
"办一所让人幸福成长的学校"是教育者的梦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间的一所普通中学,东莞市第一中学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为宗旨,努力探寻"幸福教育"的真谛;以"适性求是,成人幸福"为实践路径,开展基于幸福成长目标的"5H"校本教育改革;以知行精神为理性反思准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构富有生命活力的幸福教育观念体系。一、幸福教育真谛:适幸福之"性",求幸福之"是"追求幸福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什么是"幸福"?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正>淮滨高级中学在"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引领下,担负起"为学生生活幸福奠基,为学生生命精彩引航,为学生使命担与铸魂"的教育使命,着力实施教育思想引领下的九大工程:一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学校教育思想;二是构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体系;三是构建基于教育科研的教师成长体系;四是构建基于学生  相似文献   

10.
幸福,可以说是人类必然选择的终极的价值目的,也是人这为人的最根本的确证,对幸福的解理和对人生命的理解实际上是同一问题.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的活动,同样也关注对生命的理解,因而幸福教育是教育的应用之义.本文从人文主义视角,在对幸福做出生命诠释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如何引导学生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带着对教育的理解和解读,我们走上了"幸福教育"之路.8年的实践,让我看到了"幸福教育"的实践价值,也感受到了"幸福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突出价值.我们提出的"幸福教育"就是让幸福充盈在教育生活的每一天,让师生共同拥有幸福——在学习与生活中享受快乐、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充满理想.  相似文献   

12.
高平 《考试周刊》2013,(92):172-172
<正>追寻幸福,是教育的本真要求,也是教育的动力源泉。师生应该体验教育带来的幸福。但当前的教育,严重异化与偏离教育本真的价值轨道,有着诸多与幸福追寻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倡导教育对幸福的终极价值追求,十分必要。如何构建充满生命律动的幸福的课堂呢?一、什么是幸福的课堂?1.幸福的课堂是充满"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苗芊 《天津教育》2012,(9):40-41
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才能带给生命意义与价值,人们才能自主发展,人生才会充满幸福。我们的理念:"办和谐教育,为幸福发展奠基";我们的追求:用人格铸就人格,共同提升,享受幸福教育。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相似文献   

14.
对"当下幸福"与"未来幸福"的关系进行一番考察后,发现追求儿童幸福,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当下性".反观现实中的教育为了遥远的"未来",儿童"当下"的自主时间被剥夺、"当下"的生命价值被忽视以及儿童成了未来知识的附庸.因而让幸福走进儿童当下生活世界是现实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生命化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归结为生命、生活、生态——"三生"内容。具体来讲,又可以细化为认识、处理四种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这其中体现生命化教育内容的三点特征:一是直面生命——以生命为教育的起点,二是在生命中——尊重生命的特性,三是为了生命——享受美好的生活和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6.
寻找幸福     
左拉说:"每一个人可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实际上,追寻幸福的路很简单,只要用爱去包容生活中的缺憾,用心去珍惜生命中的所有,幸福就会永远与你相伴!  相似文献   

17.
刘晓瑜 《中国教师》2013,(18):62-64
叶澜教授提出:时代呼唤"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如何把"生命自觉"的价值取向渗透于教育之中,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关键在于构建"生命自觉"的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具体包括四方面。一、提升文化,从"文化形象"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生命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幸福的教育是“生命在教育中的诗意栖居”,这里的生命不只是学生的生命,也包括教师的生命。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而忽视了教育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忽视了对教师生命幸福的引导。实际上,幸福教育不仅要追求学生的幸福,而且要追求教师的幸福,要创造师生共同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9.
冰心说过这样一句话:"平凡的池水,因为临照了夕阳,便成金海!"我想说:"平凡的我们,因为有了多媒体,便成了激活生命蜕变的智者,享受教育幸福的使者。"全国知名班主任郑立平老师说:"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幸福,是教师最美的生命姿态,我们小学老师的幸福指数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作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有生命力地教生命"呢?我想到了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所讲的两个字--倾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