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新初中《语文》第三册第23课《周处》“正见清河”,教材注释为:“恰好见到陆云。正,恰好。”而人教版同册《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只见到陆云。”对同一句话中的同一个“正”字到底应怎么理解? 从“正见清河”所在的前后文细看,周处来吴原本是为了寻访“二陆”,也即是说,陆机也好,陆云也罢,均是周处欲同时寻访的对象。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平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自新》中的《周处》一文,内有“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的句子。其中的“正”字,编者大概以为是个常用词,中学课本里未作注释。“正”字,一般选本有两种注释:一为“恰恰”、“恰好”;一为“止”,即“只”、“仅”。若把“正”释为“恰恰”、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2001年3月版初中《语文》第三册,对杜甫《春望》中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注释为:“由于战乱,国都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局而流泪,鸟也因人世的离别而惊心”。这条注释,一反传统的“旧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两句诗的传统注释是:诗人感伤时局,见到春花禁不住悲怆流泪,怨恨亲人离别,听到鸟鸣禁不住魄悸心惊。这种注释,源于北宋的司马光。《迂叟诗话》:“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意即是诗人见春花而流泪、闻鸟鸣而心惊。后人大多沿用这种说法,逐渐成为一种传统说法。且人教版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扬州慢》(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语句。这篇课文有条注释为:  相似文献   

5.
王长福 《学语文》2012,(4):27-28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和原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的“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和“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夺之。屈平不与”两句在理解上颇多异议。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2003年5月印刷的高中语文第五册(以下两则出处与此同)第3课《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后面方框内附录刘梦溪的短文,文中引述《庄子·天下篇》道:“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相似文献   

7.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第一次编入了普高、职高语文教材(见人教版普高第三册第一单元教读课文,人教版职高第一册第五单元课外自读课文)。职高新教材在《阅读提示》中说:“这是一首抒情意味极浓的诗。首节起笔三个‘轻轻的’写出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133页),将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写成了“岐路”,笔者认为是排版、校对失误。其理由有3点:一、课本注释“岐路”:岔路,是指分手的路口。查《辞海》《语词分册》岐,读音为qí,释义有4条:①古邑名。②同“歧”。③见“岐疑”。④姓。歧,读qí,释义为叉开。如歧路。引申为歧异,不相同。显然,课本的注释“岔路,是指  相似文献   

9.
部编初中《代数》第一册第123页在讲述方程同解原理时指出:“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欠妥。我们知道:“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而“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见部编初中《代数》第一册第94页),也就是说单独一个数也应从属于整式。所以部编教材《代数》第一册中对于方程同解原理1的提法就犯了逻辑中属种概念并列运用的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17课《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一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教参和一般文言资料上都这样解释:冉有、子路拜见孔子。笔者认为将“见于”解释为“拜见”似有不妥,应该解释为“被召见”。我的理由是:1、《论语》中其它文章中没有将“见于”解释为“拜见”的,只有“见”解释为“拜见”。如《八佾》中“仪封人请见”、“从者见之”;《阳货》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等句中的“见”都解释为“拜见”。2、同样被选入高中课本的《庄暴见孟子》(《孟子》)一文有这样的句子:“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他日,见于…  相似文献   

11.
潘宏 《学语文》2007,(2):48-48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五册《庄暴见孟子》,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句中有“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句。其中“乐乐”的读音值得探讨。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为其注音:“乐乐下字音洛。孰乐亦音洛”。清·焦循《孟子正义》注曰:“独乐乐,上音岳,下音洛。”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有“奉十斋”的说法.编释为“尊奉佛教的十条戒律,其中包括不说谎。这里指信佛吃素”(见课本第104页注解④)。将“十斋”释为“十条戒律”,我们以为不妥。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第79页注:“[旋其面目]转过脸来。旋,掉转。面目,指面部。”《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也是这样。而联系上文,这根本不合事理。河伯“顺流而东行”,见到“北海”,他的前面是海神,没有必要转过脸来。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积累一运用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语文园地标题为《向你推荐一本书》。  相似文献   

15.
一、“齐”字不该去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第四册《公输》一文:“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起于鲁,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文章下面的注释说:“齐行:疾行。(据《吕氏春秋》《淮南子》校补)”从意思上我们也能看出:“齐”字强调了墨子听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己成,并且将要用它攻打宋国之后,尽快去劝阻公输盘的急切心情。如果丢掉“齐”字,就不能体现出墨子途中行程之速。二、“争”同“诤”语文教科书注释13:“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向楚王)据理力争。意思是不劝阻楚王。”而《…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积累—运用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语文园地标题为《向你推荐一本书》。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播放课件:一段悠扬的音乐)同学们,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读一切的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今天,  相似文献   

17.
吴耐 《吉林教育》2008,(3):128-128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师用书》中第29课《古代诗词五首》中,教材编著者将辛弃疾(《西江月》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译为“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一见到光,惊飞不定;半夜还有鸣蝉,起了阵阵清风。”在下面的注解中,“别枝”被注为“这里作树枝解释。原意是另一枝。”  相似文献   

18.
细节描写,贵在文字简约而生动传神,看似寻常却耐人寻味。例如,《穷人》(人教版第12册第8课)中的这一细节描写:“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小孩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着重号系笔者所加)这是描写渔夫的妻子桑娜见女邻居西蒙已死,出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修改病句的要求只提了一句:“能修改有错误的句子。”笔者翻阅了人教版1~12册语文课本(其中1~10册为义务制课本)“基础训练”中的病句,觉得作一下归类及修改,对老师的备课有一定的帮助。一、用词不当①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②小明十分爱护时间。③正确的意见,我们应该坚定。(以上见第五册“基训”5) ④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第九册“基训”7)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天气陛下》一文中有“匹马力”一词,笔者认为应将“匹”字去掉,改成“马力”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