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女佳人的意象出现的历史十分悠久,同时也倍受宋代词人的青睐,其在宋人词笔下出现的频率极高。美女佳人的意象往往包含着作的人格情趣,人生经验和美学理想,凝固着当时人们在当时现实环境中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而美女佳人的意象又往往和宋词中比兴寄托手法关联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浮云”作为诗歌意象萌芽于《楚辞》,定型于汉末,在魏晋南北朝、唐宋及元明清等几千年中国古典诗歌史中都有鲜明的表现。在不同的诗歌情景中这一典型意象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深层意蕴。当它与“白日”相连时常隐喻“闺怨”主题或因“奸邪蒙蔽明君”而致使“士不遇”的主题;当它与“西北”或“高楼”相连时常隐喻“佳人难遇知音”的主题或“贤士因自身才华、品性的过于超俗出众而不被君主赏识、重用”的“士不遇”主题;当它与游子相前后时,常体现出浓烈的思乡怀友主题;当它与表示功名利禄的事物相连时,常隐喻抒情主体鄙视功名利禄、超俗傲岸的精神气度。  相似文献   

3.
寻人不遇题诗留言或作诗寄赠是唐人的一种习惯。现存唐代寻人不遇诗中,被寻访者多为道士、僧人、隐者。宣扬佛道思想、表现隐逸情趣,表达景仰之情及叙说友情,是唐代寻人不遇诗最突出的主题。寻人不遇诗常有令人叫绝的奇思妙想,也有丰富的情感内容。  相似文献   

4.
美女佳人的意象出现的历史十分悠久,同时也倍受宋代词人的青睐,其在宋人词笔下出现的频率极高。美女佳人的意象往往包含着作者的人格情趣,人生经验和美学理想,凝固着当时文人们在当时现实环境中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而美女佳人的意象又往往和宋词中比兴寄托手法关联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文人“士不遇”文化模式里,马与人的恩怨,也带有士与恩主之间的主客对等性。由此派生出对于马识明主、辨忠奸能力的放大。马的神化导致画马、玉马等都可变真马。由于正统观念和宝马英雄模式的深层作用,良驹神骏也并不是逢主即忠,其效忠的是真主、真英雄。人与动物意识之间的互渗,当是马意象活跃的一个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文人“士不遇”文化模式里,马与人的恩怨,也带有士与恩主之间的主客对等性。由此派生出对于马识明主、辨忠奸能力的放大。马的神化导致画马、玉马等都可变真马。由于正统观念和宝马英雄模式的深层作用,良驹神骏也并不是逢主即忠,其效忠的是真主、真英雄。人与动物意识之间的互渗,当是马意象活跃的一个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7.
在诗词中,语符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指称事物、构建意象是语言在诗词中的主要功能。而意象的选择、组合的形式在诗词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语符的选择组合和对意象的润饰作用,直接制约着意象表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朱熹诗从多维艺术视角抒写了朱熹"士不遇"的情结,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蕴: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幽愤与失意是士之不遇的基本心态;孤傲高洁、横而不流的个体意识是士之不遇的人格写照;游于自然的情怀与"世间无处不阳春"的达观是士之不遇的精神超越;创办书院、著述讲学的人生实践是士之不遇直面人生的现实定位。朱熹"士不遇"情结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元化的社会政治体制及朱熹人生旨趣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诗中"士不遇"情结的多维艺术描述呈现出朱熹心灵世界的复杂性与多元化,展示了诗人心理世界所固有的丰富形态和生动特性。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是汉代政治抒情小赋的代表作之一.<士不遇赋>深切抒发了董仲舒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心绪,也典型地体现了一代士人在大一统的专制政治下普遍的不遇境况.从这篇赋中,可以体会到董仲舒"儒者之宗"的人格与志趣.  相似文献   

10.
11.
现代汉语句末虚词"啊/呀""吧""呢""嘛"等,一般称为"情态虚词",以别于具有较多实质语义或语法功能的"了""吗""的"等虚词.其实,前者固然表达情态,如分别表示,"关注""存疑""深究""确信"等;但此等虚词对于篇章的连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关联理论及语篇标记的视角,参照以往研究,对该等情态虚词之语篇功能考察,可以看到:(一)"啊/呀"除了对当时的情景或对话内容表示"关注"而外,尚有特别标示"该语句乃针对当前语境而发"的功能;(二)"吧"除了标示"存疑"而外,尚有标示"该句乃针对先前所说或所发生的情景而发";(三)"呢"主要标示两种不同的、但前后呼应的语篇功能:(1)寻求与上文对比,(2)要求继续对话.这三个句末虚词,在语篇组织上,均具有增强关联性的功能.故除了当作"情态虚词"处理而外,还可以看作是"语篇标记".作为语篇标记,其强弱排序应为:呢>吧>啊/呀.此一排序,恰恰与其情态性质之强弱相反:呢<吧<啊/呀.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语篇连贯的研究颇多,但对诗歌语篇连贯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大多从传统修辞之类的衔接手段来探讨。而诗歌作为一种高端语言艺术,其语篇连贯的生成(作者)和理解(读者)不是单靠语言形式上的衔接,而需语言使用者(作者/读者)极大限度地调动其心理连贯机制,激活相关百科知识才能有效完成。从认知诗学的研究理念——促成更好的作者和读者,以Langacker的意象识解理论为指导,围绕认知域选择的影响因素,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进行语篇连贯研究。  相似文献   

13.
董秀芳 《中国语文》2012,(4):356-366,384
本文分析了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语篇结构,认为联系语篇结构才能更好地分析一些虚词的功能,指出议论语篇中常见的"夫"和"今"可以分析为话语标记,"夫"主要用于引入说话人或文本作者的观点,作为议论的前提;"今"主要用于引入事实,这个事实往往是需要加以议论的论题。"夫"和"今"的功能都与语篇结构密切相关。本文还分析了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一些常见特点,包括链式话题结构的使用、比叙述文体更多地使用排比句、使用某些特定的虚词等。  相似文献   

14.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大力作梦词之第一人.其词中梦意象内涵主要表现为离情怀思、凄惋失望和抑郁不偶.他在词中大量运用梦意象,既有感士不遇之主观原因,也受晚唐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南朝梁诗人何逊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对某些典型意象的偏爱,而这些意象又有着一些共同的特质,并与他诗风的形成紧密相连。何逊诗里的意象从总体上看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些意象都是凄凉色调的词语,像江水、秋月、夕照等,给人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二是这些意象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化倾向,都寄托了诗人独特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惆怅的心绪和落寞孤寂的心情。何逊在描写意象时很少用比喻、夸张、典故,基本上都是白描。白描手法的运用要求诗人有驾驭语言的高度技巧,才能再现客观事物的形神。它要求诗人深刻入微地观察客观世界,专门摄取、剪裁其中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物象,从而形成清新优美简省的诗风。  相似文献   

16.
诗是唐代艺术文化的结晶,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关于唐代诗歌的探讨研究,遍及武功文物、生活艺术、思想人物、纪事美学等诸多面向,从承继、整理、贯通到开创,更是异彩缤纷。本文以元稹《恨妆成》这首唐代妇女妆容诗为例,从结合妆容美学的呈现与诗歌语汇运用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观察其所勾勒出的唐代妇女的容饰图影,一方面分析其语汇指向,进而掌握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诗歌语言和意象展现的力对意境的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唐诗《寻隐者不遇》和清诗《晚登马鞍山》两首诗歌是意境两种不同状态的典型。基于力学和文艺心理学分析两首诗歌,可以阐释两者意境的状态以及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意象之组合方式,已有多人作过有益之探讨,其中以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所举最为多样而受到重视。因此即以此为基础,特锁定其中"对比"与"反讽"两式,以层次逻辑所形成之章法结构切入,作一观察,以见其深层的因素和逻辑。  相似文献   

19.
《易经》与《诗经》同是我国先秦时期出现的两部经典文献。《易经》的观物取象系辞与《诗经》的比兴既有相同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差别。相同时代里相同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学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易经》观物取象系辞与《诗经》比兴有相同相近之处;而不同的功用、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内涵又使二者有明显差别,这种差别归根结底就是观物取象系辞与托物言志抒情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易经》与《诗经》同是我国先秦时期出现的两部经典文献。《易经》的观物取象系辞与《诗经》的比兴既有相同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差别。相同时代里相同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学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易经》观物取象系辞与《诗经》比兴有相同相近之处;而不同的功用、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内涵又使二者有明显差别,这种差别归根结底就是观物取象系辞与托物言志抒情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