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书的封面上通常都印有曹雪芹和高鹗这两位作家的名字.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现在还是一个谜.一些专家正在试图用数学方法揭开这个谜.有一种研究方法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这部名著的遣词造句进行统计分析,看写作手法是否前后完全一致.如果整本小说出自一人之手,那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诗运用神来之笔,把这“错误”描写得更加销魂:令我们禁不住击节赞赏,这也是这首诗能够令很多读者爱不释手的原因。一个“错误”,令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诞生于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之晚期,此期间佛教文化也已穿越了它的成熟期。佛教文化与汉文化长期交融、渗透和不断撞击的结果,一方面使中国一些文学常常笼罩着佛教思想的迷雾;另一方面,也无疑地开拓了中国文人的创作思维,从而造成了异常的艺术之灿烂。《红楼梦》可谓是其中之代表。但由于作者曹雪芹本人并非一个禅宗信徒,所以作品中虽同名为“色空”,究其实质,作品中所体现的与佛家真正意义上宣传的“色空”观又并非完全相同。本文所论述的正是《红楼梦》中“色空”观与佛教中“色空”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正>大观园里四大金牌丫头,贾母房里的鸳鸯,宝玉房里的袭人,黛玉房里的紫鹃,王熙凤房里的平儿,其中鸳鸯、袭人、紫鹃都是贾母调教的,只有平儿是王熙凤从娘家带来的。上期,我们见识了鸳鸯的风骨,本期我们来认识袭人的丰富。袭人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59):20-21
中国古典美学源于中国哲学,其特色在于以意境为审美标准,而黑白理论是意境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之一。《暮光之城》中所呈现的黑白意象之美与中国绘画中的无色之色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所体现的意境相同。因此,倘若要抓住小说之神,就必须抓住其独特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解读“因空见色”“自色悟空”应摆脱“色”“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字面意思所惑,才能理解其真义。“自色悟空”表现了空空道人的理性思考。经此一“悟”,他才如酣梦惊觉,认识和信仰翻然生变,原来厚地高天,自古及今,人间之“至情”无时不在,佛家所谓“色”“空”,实为自家心造的幻影。由此解悟,空空道人才易道为僧,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作匠心独运,于开卷处巧妙地映现了宝玉的精神面影,暗示了《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论语》"色"字的起源及发展并结合孔子一贯的思想,解读《论语》中与"色"的"女色、姿色"意义相关且存在争议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正>《红楼梦》是世情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一个贵族大家庭贾家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生动细致地写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吃喝玩乐、喜怒哀悲、婚丧礼祭、生老病死……寿诞生日自然也在其中。贾府人多,生日几乎每月都有,有的还是几人同一天。这么多人的生日,曹公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写了贾母、贾敬、贾政、王熙凤、  相似文献   

9.
<正>一本《红楼》,我读了6年光阴。没有一本书能比得上《红楼梦》的细密隽永,也没有一本书能在平静的叙述中流露着砭骨的寒意。就像,我曾在博物馆中看到一匹宋代的绵纹绢,素雅清新,花纹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流畅旋转,层层清晰中泛着历史的厚重。不错,这就是读《红楼梦》的感觉。读不透。从垂髫童稚到及笄之  相似文献   

10.
古诗,应该怎样读?烂熟于“口”的诗歌你是不是烂熟于“心”?今年的“诗心一瓣”,福建南平特级教师蔡伟潭先生带我们一起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小诗,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给你一点小小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章新华 《高中生》2010,(28):16-17
一部《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单说其命名的艺术,就叫人回味无穷。先就书名来说,原名《石头记》是自譬所记石头之事,《风月宝鉴》则戒妄动风月之情,《情僧录》指  相似文献   

12.
2007年9月23日,刘德华巡回演唱会在长春隆重开演。开演前一晚,刘德华约见了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原来,"天王"刘德华与这位教授之间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12年前,教授曾用两个月时间教导刘德华学习二胡演奏技巧,使他在翌年第二个香港演唱会上出神入化地演奏了《来生缘》。此后,刘德华每到长春必与教授见面叙旧,拜谢恩师。  相似文献   

13.
14.
自清代客家人意识展现以来,客家人对用于指称他们的词语皆极为敏感。进入民国,因谈论客家引发的说客风潮就有三次。《逸经》杂志因发表一篇小文引发“畲”“客”讨论,它成为民国因说客问题引发的第三次大风潮。在这次风潮中,客家人对其中国性的强调得以再次阐扬。  相似文献   

15.
<正>大观园里四大金牌丫头,我们认识了铁骨铮铮的鸳鸯,也见识了丰富圆融的袭人,本期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深情的紫鹃,她们都来自贾母身边。紫鹃原名鹦哥,因贾母担心黛玉的奶娘王嬷嬷年老,随身丫环雪雁甚小,“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曹公并没有像介绍袭人一样介绍紫鹃,名字来历、办事特点等,都没有细说。后文直接过渡到紫鹃。黛玉为其改名紫鹃用意何在?是否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6.
"至情"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深层文化意蕴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至情"主题的文化意蕴在《牡丹亭》中得到了充分彰显,那么《红楼梦》则是这一主题在小说文体中最高的呈现方式。本文认为,《红楼梦》继承了《牡丹亭》"以情抗礼"的思想理路,而且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梦的表现形式,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梦之悲喜———"至情"主题不同的色彩基调;梦之阴阳虚实———"至情"主题不同的心理与哲学意蕴;梦之归路———"至情"主题不同的人生归宿。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今天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这多少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进步),人们耳熟能详。可若问"以人为本"的"人"是谁,恐怕很多人会一时语塞。这反映出我们许多的人对一些口号的理解是空洞的,漫不经心的。  相似文献   

18.
秦可卿是《红楼梦》的“败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形象不够丰满的一个重要人物,有人因此认为秦可卿是曹雪芹“一时的败笔”。从秦可卿与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作者创作意图与主旨,是《红楼梦》的纲领性人物。  相似文献   

19.
王夫人是《红楼梦》中刻画得比较成功的一个反面人物。曹雪芹以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通过塑造王夫人这个封建统治阶级伪善者的艺术形象,相当深刻地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凶残的吃人本质,有力地戳穿了儒家所鼓吹的“仁义道德”的虚伪性和反动性。要了解孔孟之道是怎么吃人的吗?王夫人就是一个标本。 王夫人出身于所谓“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豪门贵族之家,在号称“诗礼簪缨之族”的贾府里,她掌握着大权。平时她以“菩萨”自称,吃斋念佛,披着“宽仁慈厚”的外衣,装出一副“怜贫恤老”的面孔。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善人”,双手却沾满了奴隶们和封建叛逆者的鲜血。小说通过描写她相继逼死金钏儿、晴雯、司棋等奴婢和封建叛逆者黛玉,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她吃人的狰狞面目。 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一个丫头,平日专供她驱使差遣。有一次,在贾宝玉的百般  相似文献   

20.
杨晓昕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22-123,134
“意淫”是贾宝玉性情方面的重要特征。因为“意淫”,贾宝玉对身边女孩儿们的言论、举止显得非比寻常。他在追寻美与理想的驱动之下,于女孩儿们的世界里饱尝了愉悦,但也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饱尝了痛苦。试从“意淫”的初指,“意淫”的表象和动因,“意淫”的悲剧内涵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对《红楼梦》中“意淫”一词做出释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