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2,(8):97-98
陆川知名导演网络是第一媒体平台,而微电影是在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拍摄微电影能够让他这样的影院导演回到网络草莽时代,放低心态,回归到做学生的感觉,随心所欲地发挥。从创作角度来说,微电影不分等级只看作品,让他想起爱上电影的初衷。他亦预测,微电影是通过广告短片演变而来的,未来,商家有可能会放弃电视广告,网络会变成主导。王小帅著名导演微电影出现对电影人是个机会,它比传统短片投放渠道更单纯"。我们能够回到原始的创作电影的训练方式,通过短小的故事去构思表达。  相似文献   

2.
自2010年底中国第一部微电影出现后,微电影迅速占领市场,在近5年的发展过程中,渐渐走向成熟并且呈现多元化趋势。微电影与青年亚文化天生具有很强的粘合度,一方面,微电影身份的特殊性、传播的碎片化和创作的草根化符合青年亚文化去中心化、抵抗、不稳定等非主流文化特征;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利用微电影寻找到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向主流社会发声,表现为去中心化、多元化、消解经典、否定权威等非主流文化景观,从而达到建立主流社会话语权和获得主流社会多元化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宋瑜 《今传媒》2014,(7):168-170
微电影的流行与青年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文化特征和传播特点与当代青年的社会性格和文化行为模式相契合微电影在与青年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取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传统电影艺术借助青年文化的力量获得现代化的"重生"。本文试图从对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的分析入手,将微电影作为一种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展开探讨,分析青年群体对这一文化形式产生消费需求的内在原因,全面了解微电影与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更深入理解当代青年文化的内涵与能动力。  相似文献   

4.
林文强 《视听》2016,(7):66-67
微电影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艺术性,是跟随着网络微时代到来而出现的一种电影形式。微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不需要遵循传统电影的拍摄规矩,入门限制比较低,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在微电影拍摄过程中使用摄影技法,能够深化人物情感,有力塑造人物形象,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本文阐释了微电影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摄影技法在微电影创作中的运用对于微电影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的社会进入网络碎片化的时代,流行文化也凸显出"微"的特征和"亚文化"的特性。有学者研究称,"亚文化"实为主流文化的的产物。但是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广泛快速的传播媒介,为每个"亚文化"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受众认同,这一点尤其突显在艺术上。微电影,作为大众表达自我,寻求生活共鸣的一种艺术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接收。本文以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为落脚点,试图对微电影的亚文化"抵抗"属性进行剖析与建构。笔者选取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所缺少的实证研究范式,在与研究对象的深度访谈中获取第一手资料,以研究对象的身亲经历作为本研究客观性基础。并且结合研究对象以往或现在的身份角色,对其访谈资料进行深层次挖掘。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是以个案研究为主的,也是具有理论应用性的。只有将文化研究做到客观性,才可以为理论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万军 《视听》2016,(7):64-65
网络微电影是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弥补了传统电影的不足,拓展了艺术审美领域,完成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融合。其艺术特性根据受众的接受习惯,倾向于文本碎片化、叙事微型化、创作精确化、传播指向化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给微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发展思路与实践创作路径,使微电影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并能传播更多的艺术及经济价值。网络微电影的艺术渲染力也将逐渐充满文本,作为弥补传统电影的角色,开始影视艺术的"文艺启蒙"。  相似文献   

7.
王同杰刘月静 《视听》2016,(11):166-167
微电影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扰影视界的一个难解的课题.由于自身的先天不足导致定位不清,也让微电影创作游离于电影与电视之间,其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摆在学界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微电影的市场潜力尚未得到有效挖掘,盈利模式不足完全是因为定位不清;此外要明晰市场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到富于创意又要注重商业的取舍,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2010年我国正式有了微电影广告,从此,这种新型的广告营销方式在互联网上走红。微电影广告书写着青年亚文化,本文从书写主题、书写缘由、书写影响等三个方面阐述这个主题,从而让受众更加了解微电影广告和青年亚文化,从而达到主流文化对亚文化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魏明 《声屏世界》2012,(8):92-93
从2010年到现在,微电影的发展增速相比传统的电影产业要快得多。其原因首先是有了适合微电影传播的平台即视频网站,其中,优酷出品以富有诚意的作品和全套的策划、监制、宣传、推广、发行完整的产业链在努力树立微电影这一新行业的规范,并为更多有才华和理想的青年导演提供扶植和机会。为什么是优酷?微电影源于优酷和出品团队的影像梦想,同时也是由市场催生的。优酷本身就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需要有质量并能代表平台态度、价值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微电影的话题讨论正在从创作层面向资本层面过渡。就投资规模而言,微电影相对于动辄投资过亿的影片而言,确实是蚂蚁与大象之间的差异,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微电影也罢,大制作也好,只是同一类型文化产品的两个形态而已。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题材微电影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屡屡摘获大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追捧与认可,民族文化风情也得以传播与交流.本文将对当前这些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微电影作品进行研究,总结与提炼,以期为今后少数民族题材微电影艺术探索提供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历时5年,北京国际微电影节能达到今天的品牌影响力和业界权威度,离不开这5年风雨路上每一位朋友的帮助和支持. 发掘行业最优秀的微电影人才,集聚展示年度最优秀的微电影,是北京国际微电影节自成立之日起一直秉持的原则.截至2015年底,5届电影节共收到来自海内外千余个创作团队的5000余部微电影作品,电影节播出平台由腾讯视频一家发展到全网平台,覆盖移动端、无线端、航空端等领域,截至2015年底,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优秀作品播出渠道已达到100余家,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年度展示、人才交流和资源整合平台,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电影事业生力军——青年电影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李盛楠 《今传媒》2012,(9):69-70,83
微电影广告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新兴广告形式,越来越多的品牌愿意采用这种方式来推广产品和品牌,特别是众多的汽车品牌。本文主要针对"微电影"广告和汽车品牌的不解之缘,具体分析微电影广告模式和创作要素,进一步挖掘这种介于电影和传统电视广告之间的全新广告模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莹 《传媒》2015,(5):39-41
公益微电影的平民化和现实性使得其与当下社会的关联非常紧密,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焦点、热点话题都能成为微电影创作的素材,从而使“微电影在传播形态上实现了从个体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跨越,成为一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表达的个性化影像载体”.那些在网上有着良好口碑的公益微电影,大都超越了人们对公益的刻板印象,涵盖了“从家庭亲情到社区互助,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情感文化的方方面面”.尽管目前公益微电影的创作形势喜人,佳作频现,但是存在的问题也相当明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公益微电影的艺术质量和传播效果,理应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微电影成为了一种更流行的媒体传播手段。相比起传统的大电影,微电影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电影播出时间不超过30分钟。而正是微电影这种短小但叙事性强的特性,让许多广告制作商看准了商机,将广告植入进微电影中,或是直接拍摄微电影式的广告宣传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起传统的硬性广告,这样的软性广告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人们能够在微电影观看的过程中就慢慢记住商品的特性,达到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微电影——城市形象营销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赟 《现代视听》2012,(5):45-4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硬件指标,城市形象等软实力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的重要性凸显。微电影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其微时长、微周期等特征迅速成为网络传播的热门话题,以微电影为创作手段的营销模式风生水起。当城市形象营销遇上微电影,必将为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发挥微电影对城市形象营销的正面能量,规避其不利因素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电影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顺应电影时代的潮流,在新的阶段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电影模式,微电影.随着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微电影在电影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是,微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微电影的发展中要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不断的进行完善.微电影在创作中,具备着相应的艺术特征,这有利于微电影这一种新型的电影模式区别于电影行业中其他的电影模式,促进着微电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杜圣聪 《东南传播》2021,(12):44-45
自从2010年以来,两岸大学传播科系同学们的交流不断;一直持续到2020年,因为疫情与其他因素,交流的势头暂时告一段落.之前作者在台湾教过数百名大陆同学,协助他们从事各种影像产制的学习;同时,也带领或协助台湾同学参与大陆各项微电影竞赛或交流.作者希望从一个见证者视角,来记录两岸青年产制微电影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9.
赵艳明 《青年记者》2016,(20):68-69
高校微电影指主要创作群体和目标受众为在校大学生,关注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梦想、成长、情感等校园题材的微电影类型.本文对高校微电影的创作形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微电影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常疌 《声屏世界》2022,(3):75-76,85
近年来,微电影与广告结合的形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广告类型.微电影广告在艺术文本上有着不同于传统广告的特征,广告与故事的融合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微电影广告逐渐走向多元化,广告的传播效果也更加明显.文章从微电影广告的题材选择、叙事手法以及广告与故事的融合形式几个方面来分析微电影广告的创作手法与传播效果,探讨如何才能运用好微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