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深入研究“何为一体化”“为何一体化”“如何一体化”等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问题基础上,以泉州市“1+1+N”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为例,从课程目标整体化、教学内容差异化、教育过程渐进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评价贯通化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进一步深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
协同推进高校和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前提是深刻认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时代意义。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要充分拓展思政教育传授主体,打造思政大师资;构建大思政育人环境,打造思政大课堂;借助融媒体整合优化思政教育资源,打造思政大平台;重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铸就民族复兴精神密码。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有益于将学生培养为“心中有情怀、胸中有格局、身上有本领”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通过区域层面的一体化规划,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时代价值,结合区域实际,基于教研团队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教学展示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四个维度,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路径,以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连接的育人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基于区域视角,从体制机制构建、课程目标规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和师资队伍打造等方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实践教学还存在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契合度不高、衔接不畅、定位不准等问题,必须通过树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提高不同群体的重视程度、创设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实践主题、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明确实践教学总目标和不同学段培养目标,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环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明确其内在逻辑支撑和价值基础,探索形成一体化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融入生涯规划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要求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实现课程理念的整合,统筹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促进不同学段教育教学合作,实现课程设计的整合;加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课程教学的整合;完善不同学段思政课评价机制,实现课程评价的整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融入生涯规划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思政课目标体系的协调统一,有助于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思政课建设是关键,积极探索地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根本路径。结合洛阳市域实际,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要措施包括明确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和多元保障、协同育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并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结合各地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研究以夔州文化为例就个人与社会维度、家国维度和知行维度讲解中,结合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进行阐述,就结合内容、结合方式和结合途径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方刚 《河南教育》2022,(3):30-31
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为核心的“大别山精神”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能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为视角,着重规划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为学校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螺旋上升的必然要求。树立观念、明确方向与目标、厘清问题、探寻路径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螺旋上升的实践进路。首先,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树立整体性育人观,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视为由学校文化、学生主观能动性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等元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次,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要求,确立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方向,以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为目标;再次,以教育实践为基础,梳理阻碍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螺旋上升的堵点与短点;最后,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教师短缺、内容重复与脱节、教育主体各自为政、评价简单化等问题,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循序渐进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大中小学衔接互动机制、建立立体化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探寻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增强思政课整体育人功能的关键。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着自身的内在要求与特点。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目标的断裂与模糊、内容的叠加与重复、教学方式的笼统与评价建设的进程不一等问题。未来的课程一体化建设需要立足不同阶段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在体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阶段性特征中,增进培育效果,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合力工程,核心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推动高校思政课从工作理念、管理机制、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育模式、考核评价六个方面向中小学延伸拓展,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建设,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理念共通、机制畅通、队伍打通、教材贯通、教学融通、资源互通,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推动形成学生学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全社会办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程中,教学资源建设关乎一体化建设的质量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当前,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迅速,具体形式丰富,应用广泛,但客观上还存在教学资源开发不足,资源闲置、低效,高质量发展驱动力不足等问题。要突破这些困境,应准确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课程目标体系,加强教学资源一体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作用,推进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16.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破解我国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教育人为分离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终身学习视角出发,研究探析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石嘴山市思政课教育教学现状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从分隔走向协同,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从知识走向教学,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从单一走向多元,推进思政课集体备课一体化;从自主走向共享,推进思政课资源建设一体化的思考,为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效衔接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为深化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路径。立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目标,提高站位、把握大势,多维发力、同向同行,把国家需要和学生需求相结合,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打造思政“金课”,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好各方面资源,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丰富思政育人模式,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9.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通过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北京市房山区提出区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四项策略和“U-D-S”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区域建设模型,为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题,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内容探讨以及对未来展望的分析,进行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述评。首先,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梳理和评估。其次,总结回顾思政课一体化主题下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阶段性特征及其主要内容。具体而言,文章围绕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义、内涵与特征、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展开深入探讨。最后,通过述评现有研究成果,对未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