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点储蓄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新闻:上海市某区鼓励人们帮助那些无人照顾的老人,并记录下帮助这些老人的时间;若干年后,自己老了,社区安排人也帮助自己相同的时间,这叫作“道德时间储蓄”。我灵感突现,何不鼓励同学们来办一个属于自己的优点储蓄呢?  相似文献   

2.
从上初一开始,我就养成了认真预习的好习惯。即使没有整块的时间,我也会抓紧那些零碎的时间进行预习,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我预习的目的是搞清楚书上哪些内容是自己清楚的,哪些内容是自己不懂的,在那些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划一个“?”,再写几个字就可以了),以便在上课的时候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预习的时候我很注意发现问题,仔细思考教材的每一个细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太懂的地方,这个时候可粗心大意不得。对于文科,预习的时候我比较注意理解、搞清楚问题的实质;而对于理科,预习的时候要自己动笔算。先不偷看书上的解题过程,自己动手…  相似文献   

3.
22.自己总结一些节约时间的观念和方法——马克思说,任何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如何节约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心得。比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对没有做事情的内疚上,也不要因后悔失败而浪费时间,因为后悔的时候,时间就又会悄悄地溜走了;努力让自己不要去浪费别人的时间,这实际上也为自己节约了时间。另外,还可将自己的手表一直拨快几分钟,使自己每天都能赶在时间的前面。23.谨防时间的五大“盗贼”——每个人可能都会面临以下五种时间的“盗贼”:1.懒惰或抵触,“我就是不喜欢复习”;2.拖延,“过会儿再做”,或“明天再做”;3.消磨,…  相似文献   

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老师的称呼也变得随意起来。近两年“老板”一词很是当道,成了很多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对自己导师的称呼。研究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历史似乎并不短,起先是理工科研究生们这样称呼自己的导师,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也跟上了这趟时髦;最初只有部分个性活跃的研究生公开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那些沉稳、谨慎、思想“上进”的研究生也在私下交谈中称起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来。“老板”称呼的风行,迅速挤占了“先生”、“导师”、“教授”、“老师”之类称…  相似文献   

5.
<正>剧本概括: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青少年在其成长历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探索自我。周哈里窗模型关于自我认知的四部分里提到了“开放我”和“隐藏我”,“开放我”指那些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部分;“隐藏我”则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当“隐藏我”太多,如同给自己筑起一座封闭的心灵城堡,无法与外界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与融合,从而导致他人的误解和曲解,成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障碍。探索自我,不应只停留在“开放我”,还应直面“隐藏我”的秘密和实质。每个同学作为“社会人”,在集体环境中,应学会包容那些与我们有着不一样个性特点的同学,在校园里营造互助友爱的团体氛围。  相似文献   

6.
所谓“小众” ,就是那些在梳辫子或不梳辫子的旧王朝真假故事中渲泄个人情感的编剧导演们 ;就是那些在嗲声嗲气的哼唱中用爱的狂轰滥炸来折磨听众的作曲家和歌手们 ;就是那些用酒吧时装老板第三者以及卿卿我我来填充自己的空虚也填充荧屏的演艺圈人士 ;就是那些开口言粗落笔谈性、淋漓尽致描述感官刺激、把一切人的兴趣归为性趣的写作家们 ;就是那些高叫着无知者无畏 ,实际是无耻者撒泼的文人们 ;就是那些为汉奸张目为败类辩护为逃兵鸣冤为公敌翻案的学者们。总之 ,与“五四”以来的优秀的革命文化传统“告别” ,与浸透了热泪热血的民族苦难…  相似文献   

7.
搜索就是学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天早晨,步入办公室。启动电脑之后,人们通常都会做些什么呢?登陆QQ,看看朋友们说了些什么;打开邮箱,检查一下今天有什么往来邮件要处理;访问“鲜果”、“抓虾”,查阅一遍自己订阅的博客和新闻有那些更新;转到Google日历,看看今天自己有那些事情在什么时候需要去处理;走进自己的博客,关注一下访客的留言,更新自己的博文;  相似文献   

8.
黑色初三     
“懒猪起床,快起床——”床头该死的“博士鸭”又把我的瞌睡虫吓跑了。一天除了睡觉的时间由自己支配,其余时间全被那些没完没了的“学业”给霸占了,实在是不亦惨乎!唉,罢了,谁叫我是初三的学生,时刻在毕业前线“冲刺”呢? 食不知味地吃点儿早餐后,火速赶到了我们的“战场”。教室里早已战火纷飞,同学们都在和那些前赴后继的各类作业决战。  相似文献   

9.
每天早晨,步入办公室。启动电脑之后,人们通常都会做些什么呢?登陆QQ,看看朋友们说了些什么;打开邮箱,检查一下今天有什么往来邮件要处理;访问“鲜果”、“抓虾”,查阅一遍自己订阅的博客和新闻有那些更新;转到Google日历,看看今天自己有那些事情在什么时候需要去处理;走进自己的博客,关注一下访客的留言,更新自己的博文;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2,(7):9-10
美国北内华达州职业学院在其网站首页醒目位置摆放着本学院的宣传视频,其内容均为该校毕业生接受校外咨询者访谈所说的话,如“这所学校的教室很小,让我在上课提问时不会感到紧张”;“学院的老师会牺牲自己周末的时间为我辅导到很晚”;“学院教会我学习,支持我找到工作,即使在毕业后也为我提供帮助”等。每段访谈不超过两分钟,并不间断地滚动刷新.以保证那些随机打开这个网站首页的人有新鲜感。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探究他们自杀的原因,绝大多数竟都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而那些因为让家长、老师批评后就自残、跳楼或投水的孩子,除了自己断了自己的“活路”,也让教育陷入了“困境”:老师、家长似乎再也不敢“轻易”教育、批评孩子了。教师“教书育人”“传道受业解惑”的职能也有可能会“戛然而止”。因此,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死价值观,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破局?  相似文献   

12.
<正>风轻花落定,时光踏下轻盈的足迹,卷起昔日的美丽悠然飞逝。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日,时间像一闪而过的流星。海西阿德曾言:“善于掌控自己时间的人,是真正伟大的人。”我们要学会成为时间的主人,而非时间的仆人。不为科技所困,冲破时间茧房。你可以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喷涌而出的平静的力量,至于那些焦虑与不安,自然也会烟消云散。乘技而不过隙,争分秒亦从容。  相似文献   

13.
近来我发现班级里面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很不“关心”:老师表扬“好事情”.他们就望望那些“佼佼者”:老师批评“坏现象”.他们就看看那些“后进生”。似乎什么都与他们无关.什么对于他们都无关紧要。他们满足现状,不会十分落后,也不会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14.
当下,“甜蜜素”“膨大剂”“塑化剂”等名词一次次扰乱了我们的生活,刺痛了我们的心灵。在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餐桌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知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似乎也多了不少的“添加剂”,很多教师为了追求那些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不惜一切代价。笔者不禁深思,语文课堂是否也应该拒绝那些“添加剂”,还课堂于本...  相似文献   

15.
曹爱卫 《小学语文》2011,(11):20-21
“让学”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找寻和学习那些最该学习的东西,“学”的内容既包括知识,也包括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第三类作品写得较为沉重,更多地表现了鲁迅的苦闷,但也有反抗和追求的闪光,仍然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斗争的踪迹。 《死后》写作者梦见自己“死后”的遭遇和心情。他是“死在道路上”的,而且“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知觉”却还在的;这就使他能够清醒地感觉到周围发生的种种丑恶事情:许多“看热闹的”路人在他旁边“切切嚓嚓”议论不休,但都是不关痛痒、模棱两可的话语,终于听不到他们对自己的“死”有何“结论”;那些象征市侩小人的蚂蚁苍蝇之类也来乘  相似文献   

17.
口才     
与人相交,偶而话不投机,唇舌相见,已属自然。常常叹服于那些口齿伶俐、“妙语连珠”者——有口才。自己却不曾与人大声争论,也不敢,怕管不住嘴,忘了自己的观点,反被驳倒。凡有口才者,多数性格开朗,直言不讳。从不在自己的脑子里装“?”,有意见总要找机会表达,斗智斗勇,一番唇枪舌战。若大胜,则洋洋自得,高唱凯歌;大败,也不过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而已。暗地里寻找下一个话题,伺机反击。有口才的人,都敢于亮出自己的立场,敢于争论,力图说服别人,证明自己。  相似文献   

18.
年复一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一旦划定,那些花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也只考取了几名学生的学校,那些被“剃”了“光头”的学校,日子很不好过。众多家长的责难,社会舆论的非议,一齐指向了这些学校的校长。“要是让我在××重点中学,我决不会干得比×××差!”校长们不平地说。“要是让××重点中学的学生给我教,我也能叫他们考上大学。”老师们感到委屈。“我们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人们埋怨着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藉以维持心理的平衡。年复一年,拚搏—失败—气馁—再拚搏—再失败—更气馁。难道这种现状就不能打破吗?  相似文献   

19.
疫情来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被隔离在家,昔日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只能变为隔着屏幕的彼此相望。而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化学教师兼班主任的我,也摇身一变,“转岗”成一名“十八线女主播”。身处这一场民族危难之中,我希望自己能像这场战“疫”中的那些逆行者一样,在自己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希望孩子们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能够感受到我的爱,努力做一个积极善良的人。  相似文献   

20.
攀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心理、一种行为。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成长期,他们在“比”中认知、“比”中体验、“比”中反思、“比”中成长。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攀比从学理上的理解仅限于负面。汉语对攀比的词意解释是:“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1]从文化、心理和行为的视角,对攀比现象的理解则不限于负面。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攀比可做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指那些盲目与别人比较,而不顾自己实际、不求长远目标、不合成长要求的现象,可称之为“盲目性攀比”;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有明确的进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