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期日的早晨,妈妈骑自行车送我云奥数班上课。我和妈妈快到秋林公司时,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自己过地下通道,给妈妈来个惊喜。想到这儿,我笑嘻嘻地对妈妈说:“你骑自行车从地面上走,我自己从地下通道  相似文献   

2.
把二氧化碳埋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贵兰 《科技文萃》2001,(11):84-85
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温室效应作斗争,各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寻求埋藏二氧化碳的途径和技术.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鉴于海洋和地层贮藏二氧化碳的广阔前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人员已经着手进行深海埋藏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后,是否会干扰海底深处海洋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相似文献   

3.
高瑞的来信,提出了“如何对待差生”的严肃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有的地方,对差生或公开筛考,或“好言”,劝退,或大量降级,使得千百个“高瑞”未及毕业,便流动回家了。最近,我们对一个流动学生较多的公社进行了调查,发现流动的学生95%以上是差生。其流动原因,除极少数是受社会家庭影响外,绝大多数是属上述三种情况。差生大量流动,主要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当代学生为何对革命历史传统音乐表现出冷漠?如何将中华民族优秀的革命传统音乐作品传承和延续下去呢?这需要音乐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新课程理念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慢慢被现代人遗忘的革命传统音乐再次"请"回我们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是海底一年一度的"灯会"。章鱼爸爸带着章鱼宝宝去看"灯会"。章鱼爸爸和宝宝离灯会区老远,就望见各种各样的"提灯族"们提着五颜六色的"灯笼"在穿梭往来。来到灯会区了,忽然一条两眼发光一闪一灭的鱼从眼前游过去。"爸爸,爸爸,这是什么鱼啊?"章鱼宝宝急忙问道。"这是灯眼鱼。它凸出的两眼下面各有一个大型发光器,两眼向外伸,便能开启发光;两眼向内缩进,便关闭了光亮,就像手电筒的开关一样。"章鱼爸爸刚说完,章鱼宝宝就看到一条十几厘米长的,眼睛下面挂着"灯笼"闪着白光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海底世界的玩具,它像一个特大型鸡蛋,上面小,下面大。小的一端用灰色的塑料做成,上面有19个小孔,大的一端也是用灰色的塑料构成,由三个“脚”托起,有4个小孔,12条缝。中间是用有机玻璃组成,可以让人从外面看到里面的一切。里面有许多“鱼”,有黑色的、橘  相似文献   

7.
2110年,地球陆地资源枯竭,面临重组,所有生物成功入住“海底明珠”。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8日,美国海军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严重事故:“旧金山号”核潜艇在关岛附近海面触礁,潜艇遭受重创。调查结果让人惊讶不已:过时的海图是事故的主因,潜艇上使用的竟然还是1989年的海图!  相似文献   

9.
“唉,这么快又要开学了。”望着鼓鼓的灰色书包,我心中不禁有些郁闷。还没玩够,暑假就离我而去了。但细一思量,这个暑假还是很充实的,尤其是那次游览“海底世界”的经历。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南通海洋馆。进人海洋馆,只见四周被装饰成热带雨林的样子,草木丛生,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0.
雨点般密密麻麻的石块和岩渣丛中,一个巨大的火山口正在喷射急流般的熔岩,散落在海水中成了熔岩的瀑布。——《海底两万里》潜入深深的水下,到达大洋的洋底,那儿分布着海底山脉和火山。这些就是中洋脊。研究者使用潜艇进行探索。来!让我们乘上“鹦鹉螺”号,这是一艘凡尔纳喜爱的现代化水下机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为什么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并不完全准确?其原因就是尽管气象学家在陆地上建立了众多地面观测站,在大气层放飞了很多探空气球,但是对海洋的变化还缺乏长期、实时、全面的观测。地球是个水球,约70%的地球表面被海水覆盖,海洋中的变化对大气环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科学家们正在建设“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中每隔3个经纬度投放一个由卫星跟踪的浮标,总计3000个。当科学家把这些“浮标间谍”投放到海面上后,它们就悄悄地下潜到水下2000米深处,然后随海流漂移,每隔10天会自动上浮一次,沿途通过安装在浮标上的电子传感器测量海水的…  相似文献   

12.
1986年,非洲喀麦隆境内的尼奥斯湖,喷出了一股二氧化碳气流。气流飘散到邻近村庄,竟将1700名村民和成千上万头牲畜活活闷死! 如今,该湖深水之下的可溶性二氧化碳含量又高达创记录水平,眼看当年的二氧化碳喷  相似文献   

13.
地球正在变暖、冰川正在消退的消息时有所闻,海平面可能上升、某些岛屿和城市可能被淹没的预言令人忧虑。地球为什么会变暖?元凶是二氧化碳(CO)。早在1896年,科2学家就发现,燃烧煤所产生的C O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2近百年来,随着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大气中C O的含量逐渐增加,它像薄2膜一样覆盖在地球的上空,使大气中的热量难以向宇宙空间扩散,人们称之为温室效应。减少大气中CO的含量、2控制温室效应已是当务之急。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可以将C O“埋葬”到地下。21995年,英国煤业公司提出,每年全世界燃烧煤约放出的50亿吨C…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少年月刊》2010,(7):106-108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众所周知,各国提出的基本解决方案都是节能减排。然而,即使现在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气中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已经超标了。因此,科学家正在研究制造可以主动吸收二氧化碳的机器。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2004,(2)
在经过长达5年、历经20亿英里的飞行后,美国“星尘”号无人探测器于2004年1月2日成功接近了“怀尔德-2”彗星。探测器成功收集了彗星的样本,为科学家们今后研究太阳系的起源提供了线索。同时,探测器还对彗星进行了拍照,这是历史上探测器设备与彗星距离最近的一次接触。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介绍说,这次相遇发生在距离地球3.9亿公里的空间,探测器通过彗星核心部分用了8分钟。彗核周围的尘埃颗粒以6倍于子弹飞行的速度撞向探测器,为了对付这种撞击,“星尘”特意安装了两个缓冲装置。“星尘”号抓住这难得的8分钟相遇时机,伸出一个网球拍状的尘埃…  相似文献   

16.
17.
在小说《西游记》中,有一章写"风婆婆"用一个大口袋将风收集起来,在关键时刻放出来,帮助孙悟空战胜了车迟国的妖怪虎力大仙的故事。现在,也有一些科学家设想飞到高空将风"捕捉"起来,利用它发电,造福于人类。这就是引人注目的高空风力发电。  相似文献   

18.
捕“鼠”记     
自从去年妈妈买回一对可爱的小松鼠后,家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鼠灾地区”。小松鼠总是从笼子里逃出来,弄得我们家天翻地覆。这一天,狡诈的“越狱分子”———两只可恶的小松鼠,趁爸爸妈妈不在家又逃了出来,这可急煞我也,我可没捉过小松鼠呀!待我调整好紧张的情绪,一场“人鼠大战”便在我们家拉开了序幕。为了测试“敌军”所在地区的位置,我分别在家里各个地方放上了玉米。5分钟后,我依次查看了睡房、电脑桌、客厅的玉米情况,都没有动静,我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打开阳台的门……“哇,重大发现!”我情不自禁地喊起来。阳台上的玉米…  相似文献   

19.
我姥爷家养了一头老黄牛,耕田,拉车,样样都少不了它。大家都很喜欢它,可它就是太倔了。一个夏日的傍晚,老黄牛一头挣开绳索,趁大家不注意,溜了。待大家反应过来时,它早已跑出十米开外  相似文献   

20.
回“家”     
山东淄博的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传统节日中的‘家’"一课时,产生了困惑:"家"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但他们对家庭的认识与了解局限于自发的原始朴素感情层面。如何实现意义提升,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甚至传承家国情怀,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