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钟云华  沈红 《教育科学》2012,28(4):6-14
以社会流动与文化资本为理论基础,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与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功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高等教育费用的快速增长,经济资本成为个体获得文化资本的必要条件之一,经济资本匮乏的贫困生获取文化资本时,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都处于劣势;但绝大多数贫困生获得助学贷款后,打破经济资本拥有不足对其文化资本追逐活动的制约,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文化资本,从而在社会地位市场的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助学贷款通过文化资本这条路径,间接发挥着促进贫困生向上社会流动的功用。为了更好发挥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功用,研究最后提出了加快助学贷自身发展等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生贷款是提高学生入学率的有效途径,准确界定资助对象是实施学生贷款的关键环节。在分析国内外学生贷款资格认定标准与方法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学生贷款资格认定存在诸多问题。中国高校学生贷款资格审查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故应立足于国情,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认定系统。  相似文献   

3.
蒋华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74-77
汉代私人讲学之风兴盛,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汉代私学比官学更好地完成了文化教育的传承任务,对汉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私学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水平,推动了儒家经学的发展,影响了学风和士风、净化了社会风气,并为挽救东汉后期的社会危机做出了贡献,同时汉代私学还促进了门阀士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缺乏独立性的学生群体随其父母一并发生社会流动,学生群体流动的高峰已悄然而至。然而,现实生活中一系列学生问题,暴露出学生教育管理在应对这种时代变革时而出现的迟滞,加上现代网络媒体等因素的介入,使得新形势下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为迫切。本文基于社会流动理论,指出了当前学生群体的社会流动现象,分析了社会流动对学生教育管理产生的影响,从政府、学校与社会、家庭与个体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音乐在整个社会活动中自有其特定的位置,并占有社会一席之地,发挥其功用。本文主要简单论述了音乐与政治、哲学、宗教、科学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功用,即审美功用、认识功用、社会组织功用等  相似文献   

6.
英汉谚语的社会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梅 《文教资料》2010,(27):36-38
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巧妙的语言形式,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方法,所以具有广泛的社会功用。本文主要从科学认识、教育警策、文学描绘和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来探讨谚语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精英教育体制下,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上大学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就是获得一个社会流动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中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必须多渠道采取措施以促进和保障贫困生社会流动机会。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或称婉语)不仅是各种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从委婉语与社会、宗教、人际交谈、社会交际四个方面,尤其是从社会交际方面阐释了委婉语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人类文明中起源最早的艺术种类之一,是人类社会最好的见证.本文通过音乐的产生、音乐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进行初步归纳和分析,以此对音乐的功用作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还款负担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拖欠率偏高是基本事实,那么借款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是否由于还款负担率过高,还款能力不足引起。本文利用北京大学2003年6月、2007年6月两次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计算新老机制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还款负担率,探究国家助学贷款拖欠率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拥有丰富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教育功能、社会化教育功能、创业教育功能、自我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以社交状况为着眼点对贫困生和普通学生做一比较,发现贫困生在社交过程中缺乏自信,能力不足,但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此方面研究能为高校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比较 1- 6年级聋生和普通学生学校社会行为水平的差异及差异的程度。结果发现 :聋生与普通学生在社会能力上差异不显著 ,但聋生的社会交往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学业技能的平均得分均低于普通学生。在反社会行为表现上 ,聋生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14.
自1999年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至今,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在实践中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但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从我国现行助学贷款的现状问题表现入手,在进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高职贫困生助学贷款偿还机制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的晚清直隶农村社会成员在农村危机、近代化带动、大众追求三个动力合力的作用下,通过科举、新式教育、参军、经商、流民等各种途径实现了社会垂直流动。从长时段的发展轨迹上来看,晚清直隶农村的社会垂直流动折射出了晚清直隶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分布失衡是指不同主体在进行同一社会行动时,拥有与使用的社会资本存在较大的数量与质量差异。本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社会资本分布失衡的测量指标,并基于6省15所高校2 96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对就业过程中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数量更少,质量更低,使用社会资本的次数也更少,且更偏好使用弱关系和低质量社会资本来获取就业资源,两者之间存在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的双重失衡。这种双重失衡,给贫困大学生就业带来求职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获取困难和就业质量低端锁定等负向影响。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应通过增加贫困生社会资本数量、提升社会资本质量、优化社会资本结构和提高社会资本运作能力等路径,防范社会资本分布失衡对贫困生就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共生理论起源于德国生物学家提出的生物学概念"共生",上世纪90年代胡守均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共生论",并把它发展为的一种社会哲学。当前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流动,社会问题频发,为了化解社会问题,必须倡导社会共生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流动限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作用。然而,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本文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基础、流动方向、流动性质和流动阶段等不同维度对农村学生社会流动中面临的二难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同时也对西方的教育社会分层理论作了中国语境下的扩展性解释。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有利于促进正向社会流动,对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和变动起到重要和特殊的积极作用。通过对高等教育促进正向社会流动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更多社会中下阶层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从而实现自身的正向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