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仿是一种最具意图性的文学手法,它贯穿于整个中西方的文学发展史中,从寄生性文学到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学的主流地位,戏仿在文学的发展史上起起伏伏,中西方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虽然如此,但戏仿被后现代主义作家广泛运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主要从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与发展和戏仿策略入手,并以具体事例探究后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戏仿现象,希望给我国学术界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戏仿现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纳博科夫的小说文本中充满了丰富的戏仿现象。在纳博科夫笔下,戏仿不仅是具有讽刺性或滑稽性的文本游戏,而且是建构文本局部或整体的结构、设置人物与情节的重要艺术手段。通过戏仿,纳博科夫展现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如何对世间现象、主体意识进行诗性重现,探究了艺术与现实之关系。戏仿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生产,更包含作家对文学创作行为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鲁迅的经典作品被竞相拿来戏仿,戏仿成了网友纪念鲁迅的一种方式。本文分三个部分对这种戏仿现象进行具体分析,以求证网络大环境下鲁迅的精神在各色戏仿之作中是如何有效延续的。  相似文献   

4.
刘易斯作品《纳尼亚王国传奇》对《圣经》的历史纪年、叙事结构,主题以及人物都进行了全面的戏仿.因此本文试图以戏仿理论为指导,以小说对《圣经》的戏仿为切入点,从文章的主题、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入手,对《纳尼亚传奇》中的戏仿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所谓“新闻戏仿”,是通过对传统新闻文本的戏谑性摹仿,以批判者的姿态与传统媒体建构的新闻事实保持适当距离,并在对事实的有差异的重复中创造出调侃、嘲讽的效果。新闻戏仿作为戏仿的一个类别,同样是亚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立足于青年亚文化的相关理论,对国内“新闻戏仿”现象的产生、主体、形式和本质进行了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6.
"戏仿"往往指作家模仿前文本的叙事成规并形成新的文本,在语境的对比和差异中对前文本进行曲解、嘲讽或颠覆。戏仿不仅是一种叙述方法,更成为中外文学史中不可忽略的文学"景观"。在西方的文化语境里,戏仿始终是极具争议的话题之一。现今,对经典文本及精英话语进行戏仿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审美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中,带有戏谑性的打油诗词十分引人注目。而在打油诗词中,戏仿手法的广泛使用又成了一个艺术焦点。从创作动因来看,新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强化旧体诗词的社会介入性,现代通俗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发挥旧体诗词的娱乐消遣性,底层作家或业余作者创作戏仿诗词主要利用其快速便捷性。而这三种情形的区分是相对的,三位一体是常态。在戏仿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主要通过对经典诗词作品的模仿、改造、颠覆三个步骤建构新的戏仿诗词文本,同时借助现代报刊传媒的广泛传播实现戏仿的意图和效果。从文学史的效应来看,戏仿是中国现代旧体诗词文体演变和文体革新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改造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形式,而且扩大和提升了旧体诗词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为旧体诗词重新赢得了广大受众的支持和喜爱,对中华传统诗词的现代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现象主要表现为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用作句子的谓语中心并在其后出现助词“着”等五种情况。名词之所以能用作动词与人类认知心理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认知中的语义联想机制在名词用为动词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活用和误用两种性质不同的转类现象进行了区分,并划分了转类和非转类、转类与兼类现象。  相似文献   

9.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作者专有的表达自治权,强调作者对文本的人格控制。而言论自由是公民基本的参与和获取自由的权利,要求作品的公有性质。在戏仿现象中,作品完整权与言论自由之间的冲突充分体现。戏仿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因为保护作品完整权与言论自由具有一致、协调之处。然而,由于保护作品完整权与言论自由协调的有限性和冲突的必然性,必须对戏仿的合法限度作出界定,这也正是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边界和言论自由的起点所在。  相似文献   

10.
龚芳敏 《天中学刊》2022,(3):120-124
同讽刺相比,戏仿指向历史文本,讽刺则更多地指向现实;戏仿是含混、模糊和摇摆的,讽刺则是单一、清晰和直白的;戏仿是一种温和渐进的改良,讽刺则是一种推倒重建的革命。同拼贴相比,戏仿带有极强的批判性,拼贴则显得更为中性;戏仿保留了源文本深层次的内核和特质,拼贴则突显自身与源文本的断裂;戏仿带有喜剧性,拼贴则指向作家中心主义的局限。同反讽相比,戏仿将批评对象作为自身的一部分,反讽则将批评对象作为对立的他者;戏仿具有含混性,反讽则显得更为清晰、坚决和明确;戏仿面向历史文本,反讽与讽刺一样指向生活世界的所有领域。  相似文献   

11.
夸张是戏仿运作的典型机制之一。在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领域中,夸张已成为戏仿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戏仿往往通过抓住某一作者或体裁的典型风格或形式特征,并对它进行夸大的模仿,以达到滑稽可笑的漫画化效果。通过夸张的运用,戏仿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发挥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还是大众文本规避和抵制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手段,因而具有潜在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西粤方言中有些地区存在类儿化现象。这种类儿化现象与普通话中的儿化现象相比,在语音形式、使用条件以及功能方面存在差异。对广西北通镇粤方言中的类儿化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其语音形式、类儿化词类及类儿化功能、出现条件以及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约翰·福尔斯的《收藏家》中戏仿手法的分析,将文本中的戏仿归纳为三类:对罗曼司的戏仿、对戏剧的戏仿和对现实的戏仿;并据此论述了福尔斯所试图表现的20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的派别对立,以及作者对此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戏仿在后现代文化的土壤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戏仿主要运用模仿、拼贴、再诠释等手法对原作进行调侃和颠覆,具有追求无意义、反崇高、反正统的特点。戏仿文化在当代的流行具有后现代文化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文学艺术领域的一种表现,它的流行既有挑战传统的价值取向又具有陷入虚无主义危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络流行语英译过程中出现的词汇空缺类型,包括:简缩类词语空缺、谐音类词语空缺、"象形"类词语空缺、叠音类词语空缺、方言类词语空缺;同时探讨产生空缺的原因包含社会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空缺和语言结构形式差异造成的空缺等。  相似文献   

16.
<荀子>的"类"观念有四种:一、感性经验价值世界中由"名"所指代的"实类",即由"实"的感性和价值性特征的同异所区分的人类、物类和现象类等.二、事物和人事中,存在自然或人为关联的双方,是"相从类".三、以礼义的要求来衡量而对人所区分的"类".四、作为社会、进而整个人的价值世界之秩序系统的"统类".这些类观念由广义的"统类"所统辖.<荀子>类观念的性质:一、感性,包括"以似为类"和"以从聚为类"两种情形.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当代影视喜剧为例,阐明当今广为流行的超文现象"戏仿"的审美特征与功能:它采用戏谑夸张的滑稽摹仿方式,在仿本之内以及仿本与源本之间造成多重背反性矛盾的叠加,同时这些背反性矛盾又因有悖于常规常情而造成接受主体理性规范的移除和审美心理的反弹,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喜剧性审美效应。戏仿具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功能,其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多文本杂揉的狂欢体风格,并在戏谑不恭的无厘头表象下表达出现实关怀和平民意识。  相似文献   

18.
类指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对它的范围和性质的认识不尽统一,所以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尚未对此做出整体的全面研究。本文以现代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用上对类指成分进行研究,指出了类指的重要性及其与语境的关系,并进行了话语结构分析和信息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人人皆可参与叙述的社交媒介语境下,频繁互动的叙述情境促使戏仿在素材选择、文本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演变出新特点。戏仿叙述呈现出模式化表达、内容浅白以及意义拼贴生产等特点。通过第一人称经验性视点、文本互文等策略,多元叙述主体围绕源文本和诸多仿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活动。这种情感交流方式与戏仿者群体和读者群体的实际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在群体性的戏仿活动和戏仿文本的群体性传播过程中,离散的个体化情绪迁移整合为社会化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逻辑传统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同异,而进行的以类推之的推类,是中国古人经常运用的一种推理论说形式和思维方法.集诸子百家之成而独树一帜的荀子,在谈说论辩的思维实践中,继承了前人关于"类"和"推类"思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所缘以同异"的类概念认识,从"物各从其类"展开对类概念的考察,并通过关于"正名"的阐述,全面地论述了"譬称以喻之"、"推礼义之统"、"举统类而应之"、"推类而不悖"等推类思想,从而使推类思想在中国逻辑传统中更加繁丽多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