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模块二《遗传与进化》与以往旧人教版教材相比,最显著的差别是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提到了减数分裂之前,这也是与其他版本教材在顺序编排上的最大差异.这一顺序上的改变,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使许多教师尤其是教了多年旧人教版教材的教师倍感不适,他们的理由是:后讲减数分裂会使学生理解遗传定律的难度加大,教学效率降低.网络媒体上的争论也很激烈,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笔者所在地区,尽管新人教版教材已经使用了许多年,但至今依然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进行调整,依旧先讲减数分裂再讲遗传定律.新人教版教材为什么要将遗传定律前置呢?这种顺序上的改变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基因的分离定律又是学习遗传规律的入门课。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简洁缜密,不仅贯穿着严谨的知识体系,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科学思想和丰富的研究方法,透射着科学智慧和科学精神的光芒。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情感教育的好教材,却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与障碍。究其原因,其一是这节教材编排在“减数分裂”与“遗传的物质基础”之后,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它是在减数分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对遗传规律有关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递进式教学和思维模型建构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人教版高中教材“遗传平衡定律”内容进行教学分析,在构建和展现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渗透科学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完善认知和思维发展,逐级构建出遗传平衡定律的概念思维模型和“四步求解法”解题思维模型。通过思维模型构建,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和实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图1减数分裂示意图DD12减数分裂1D2D图2减数分裂示意图2d2减数分裂1dd1d图3减数分裂示意图图4减数分裂示意图12D2减数分裂1dDdD12减数分裂2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遗传基本规律的教学重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这部分内容难以用模型或实验来演示,所以笔者  相似文献   

7.
减数分裂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是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特意安排了"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旨在让学生对减数分裂有一个直观感性认识。下面就该实验几个疑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把握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的变化,以“减数分裂”为例,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插图、栏目设置、习题编制5个方面与旧教材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车亚莉 《中学生物学》2012,28(12):28-30
1教材分析苏教版高中新课标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中第二个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又有初中人类性别遗传的基础,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伴性遗传这节内容既说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又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伴性遗传》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的内容。它主要以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其实质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应用。本节课与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和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章中有着总结和应用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意在揭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孟德尔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紧密相连,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掌握了本课的知识就扫除了高中生物学习路上的一道障碍。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这一模块的重点,与其他模块的章节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和有丝分裂、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重组、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生物进化等。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减数分裂尤其是对精子形成过程的理解,教学难点体现在以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是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修订而来,修订的主要依据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人教版2019年版教材《遗传与进化》中《生物的进化》章节变化为例,从新旧教材的引言、内容、插图、栏目设置、文章小结、课后习题分析等6个方面进行对比,了解新教材的特点,以期促进学生全面...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以人的色盲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方式和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简称旧教材)从2004年开始推广使用,至今有10多年,为了赶上新时代的发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省市开始于2019年秋季使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简称新教材).下面以人教版2019年版教材《遗传与进化》(以下简称新教材)中“基因的表达”章节变化为例,从新旧教材的内容呈现、课后习题设置2个方面将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进而更好地在一线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改进,有效地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本节包括:(1)什么是减数分裂?(2)精子是怎样形成的?(3)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何异同?其中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是本节的重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是本节的难点。由于本节知识基本概念多,理解难度大,需要前后花  相似文献   

17.
<正>初接触人教版新教材时,我还没有从之前的教材模式中走出来,总觉得新教材的章节编排难以捉摸。例如,在遗传这一部分,新教材先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然后讲减数分裂、伴性遗传等,最后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复制等。因为习惯了旧教材的编排顺序,加之没有深刻思考新教材的章节关联,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讲授必修2的内容时,我都做了调整,沿用了以往的顺序。某次备课时,我偶然翻看了第二章的章导言,其中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赶忙翻看了第一章至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教学中在一般性介绍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从世代交替、配子的形成、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之间的关系、人类精子和卵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的特殊性与优生优育的关系以及减数分裂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意义的认识,拓宽相关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9.
减数分裂与生物,特别是高等生物的遗传、变异密切相关,是更好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要工具.但其中牵扯的变化太多,又极易与有丝分裂相混淆,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其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具趣味性、适读性、启发性,增加了一定的物理发展史的内容,新教材删繁就简,面貌一新,但是仍存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