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形成、运用的过程。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构建起数学表达的范式,架起书本知识和学生思维之间的桥梁,把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
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学习数学语言,就是在不断内化、不断运用数学语言.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数学思维、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如果数学语言表达(即数学化)能力缺乏,就会死记硬背概念,而不能将其数学化,不能把自然语言形式转化为符号语言或其他数学语言形式,思维也就会受到抑制.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提高学生数学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语言又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手段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种特殊的语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自始至终把语言训练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铺好路搭好桥.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是人类用来传递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的重要工具,每一门科学知识的传播都离不开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甚至可以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生灵活准确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提升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一、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数学语言是用来描述各门科学事实和方法的科学语言,与人...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说,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掌握直接影响其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数学交流的成效。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渠道是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7.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使用数学语言是重要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语言的特点、表达形式、确定语义和语法,在学习数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数学建模教学可使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载体.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呢? 一、营造轻松氛围,使学生敢说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很强的学科,使得学生在用语言描述时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消除心理压力,激发他们参与说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敢说、愿说.  相似文献   

9.
数学语言及其重要性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不仅是储存、传承和加工数学思想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中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工具。同时,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也是中学数学的教学难点。按表达形式它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而学数学的过程就是这三种数学语言不断内化、形成、运用的过程。简约的数学语言往往可表达丰富的数学思想,如果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数学思维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还直接影响着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后续学习,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故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同步发展,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对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中存在的语言问题数学语言水平低的学生不能用文字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当要用数学术语说出图形或图形各因素间的关系时,有些学生经常会感到艰难。如甲同学面前放着一张卡片,上面画着两条平行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他说:“这里是直线,而那里是交叉线。”显然,此说法没有表达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用于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语言称为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按外在特征归纳为三种形式,即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包括口头的普通日常用语).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以不同的数学语言信息形式进行沟通的.我们通过对问题的阅读理解、抽象思维、推理演算,直到问题解决,实质上是数学语言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或互译过程,也是数学语言各种形态的表达过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语言的分辨、理解与使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数学思维的发展,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我们教师教学的关键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此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语言是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也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培养数学语言能力策略: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注重培养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思考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说理、表达解题思路能力,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学习数学语言,学生能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数学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表语言,其中最重要的是符号语言,符号语言是数学世界的本质语言、根本语言。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由此可见数学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想教好数学,关键是要在数学语言上下功夫,学生理解了数学语言,掌握好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笔者在苏教版数学必修2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师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注重数学语言教学的实践,以下就从四个方面谈谈研究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有它独特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我国的绍光华教授说:"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是构成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成份之一。为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相互转换的技巧。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是理解数学概念、原理的基础,它严格地界定了数学对象及其  相似文献   

15.
一、数学语言及其功能人的思维与交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数学教学也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进行的,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互动的工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语言的掌握直接关系到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很多调查及实验都表  相似文献   

16.
刘伟芬 《基础教育研究》2013,(18):41+43-41,43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面对很多数学问题,学生“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或者表达不到位,这反映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缺失。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1.深入研读教材,提供数学表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要依靠学生的能力理解、掌握、建构、创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尤为重要,因此用语言外化思维过程,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师的责任是引领学生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揭示数学内在联结,把数学有血有肉地表现出来.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不仅是数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段,而且也是数学重要的教学艺术.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语言,使学生理解数学的价值,经受思想方法的训练,是返璞归真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与掌握数学语言,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的特点,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其实质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数学语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数学方式表达和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中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数学语言使用不当而表达不清甚至导致教学失误是常见的,这就需要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高师院校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