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费雷约翰模型来考察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博弈,分析分税制既有促进地方财力增长的因素,也有抑制地方财力增长的因素.从博弈论角度来看,我国的财政体制仍然缺乏内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地方财政缺乏自给能力是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自有财力小于事权的结果.在主体税种收入占税收和财政收入比重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主体税种收入在政府间的分配比例与财政自给能力正相关,财政职能在政府间分解的多少与财政自给能力负相关.因而增强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必须把税种特别是主体税种在政府之间合理划分以及政府职能在各级政府间科学界定.  相似文献   

3.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博弈关系与高等教育质量能否得以保障息息相关。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存在着"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在"合作博弈"中表现为主动权力博弈形式,在"非合作博弈"中表现为隐性权力博弈、灰色权力博弈两种形式。合理划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权力界限,中央适度让渡一些权力给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行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权力时需要道德的规约是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地方财政体制是在明确分税制作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体制后,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分税制财政体制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矛盾,这在地方财政体制的不规范性和低效性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可以通过调整和细化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明确划分地方财政收入范围,健全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减少地方财政级次以及深化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体制,更好地促进地方财政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安排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遵循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的财政责任安排。这一安排在克服原有的体制弊端,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表现为:中央与地方高校获得的财力支持整体上差距较大、中央与地方高校生均财政支出水平差异明显、地方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较少。对此,本文根据公共财政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财政均等原则、受益范围原则,提出完善我国中央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安排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既不规范又不稳定的财政体制,导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反过来,这种博弈行为又强化了财政体制中不规范做法和短期行为。各级政府相互转移负担现象较为普遍,形成了“下压型”和“倒逼型”并存的财政体制。减少政府间博弈行为,形成规范和稳定的地方财政体制是目前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从合理划分税收收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创新财政管理体制、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健全税收征管体系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中央与地方财税权关系背景分析,就中央与地方之间在税费制改革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构建完全信息Stackelberg博弈模型。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抽象为博弈模型的局中人,通过寻找局中人的Nash均衡解,得到:地方政府上缴税费总额应与中央政府预算支出相等;降低征税成本,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总收入;对中央政府支出的有效控制,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出台的环境治理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并未取得其应有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被“异化”。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政策制定的不完全性等均是导致环境政策执行“异化”的潜在因素。通过分析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机理,可为我们纠正执行“异化”现象提供一个基本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财政是各级政府行政活动的基础,既定财政体制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决定着各级政府实现其权能的能力大小。从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所反映的政府财力的非均衡性可以看出政府间关系的宏观走向。财政包干体制是一种过渡性的财政体制安排,这种过渡性体制安排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所折射出政府间关系的走向主要有:“弱中央,强地方”、非制度化、发展非均衡化、政府间保护主义严重等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分税制以来 ,锦州市县乡财政仍然存在着税源结构单一、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债务沉重等问题 ,对此 ,应当借鉴经验 ,制定对策 ,以发展县乡经济 ,培植财源。  相似文献   

12.
晚期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冲突逐步深入,地方财权从太平天国时期不断的扩大,而清廷也不甘丧失财权统一,与地方进行了争权斗争。最终,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税费上的划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这种体制的确立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作用明显,但也存在财权与事权不一致、财政预算约束力软化、“预算外”资金名目繁多等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地方政府的分税制改革仍要在提升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确保国家财政税收的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高、促进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198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包括收入递增包干、上解额递增包干,定客上解,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定额补助等具体形式。财政包干体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发挥地方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进地方经挤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不斯扩大,其弊端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南朝时期,皇权走出了东晋时期的低谷,进入“复振”的新阶段,而两个时期地方势力与中央的关系迥然不同,导致这种转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地位关系的变化。与东晋相比,南朝时期中央财政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地方财政所占比例则日益减小,这时当时政局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转型期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权力博弈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详细地探讨了我国转型期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权力博弈的性质及其特征。本文认为,转型期我国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权力博弈的性质共有四种,即非规范性、强制性、非均衡性和层次性。在不同阶段,权力博弈性质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非规范性和强制性,在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则以非均衡性和层次性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0多年时间,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代,中国长期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造成了的效率优先强化的观念,这种过度的市场性取向已经严重地导致了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失衡,损害了地方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这给正在试行阶段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础上,运用Rubinstein(1982)的轮流出价博弈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社会保障中的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邓小平基于同样的政治理念,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做了积极探索。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在考虑问题的立足点,视角,处理问题的方式,途径及效果上各不一样,构成了我们党关于中央与地方思想和实践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李晓君 《昌潍师专学报》1999,18(3):100-101,106
分税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用划分各个税种归属和管理权的办法.适应各级政府财政需要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制度,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比较规范的办法.用分税制取代我国“财政包干”体制,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宏观调控、摆脱当前中央财政经济困境的正确决策.实施分税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形成;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有利于强化税收调节作用;有利于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和财税行为;有利于我国税制与国际惯例接轨,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但是分税制在划分税种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府际关系中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府际关系通常指国内各级政府之间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即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当前,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于构建“集分平衡”——集分有别、集分有度、集分有序的新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