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保定莲池书院是清代直隶省最高层次的书院,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举考试设计。自从近代西学课程被引入书院,莲池书院的教育内容呈现出中西交融的态势。吴汝纶任院长后推行的书院课程西学化改革,虽然为书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力量,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书院课程变革却因为主体自身的失落而未能逃脱终结的命运,当然这也为清末"新学制"的制定提供了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2.
清代历任直隶总督对保定莲池书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历任直隶总督与莲池书院的院长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莲池书院的发展过程中,图书建设、学院经费、课程管理、考课、讲学等多方面,直隶总督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在任职期内对书院在嬗变中所做的调整及改革的努力尤为突出。政府与社会的合力是莲池书院兴盛与转型结局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莲池书院办学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池书院作为清朝中后期直隶最高学府,历经了170余年的历史,名师荟萃,培养出大量俊异人才,充分发挥了在省内外的文化表率作用,不但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书院发展史上也写下浓重的一笔。就莲池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探析,以期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后,重视地方教育,他为莲池书院购置书籍,设学古堂,订立《学古堂章程》。李鸿章先后聘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主讲莲池书院,为他们提供了宽松的教学环境,书院自由讲学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促进了直隶乃至全国的教育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崔来廷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142-143,145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肇始于唐朝,止于清末,拥有长达一千余年的历史,在科举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鼎盛时期,地处岭南一隅的广东省拥有书院达500余所,其书院数量之多堪称全国之冠。以清代广东书院为范本,对清代书院的办学体制、经费投入与经营机制、经费支出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进行考察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代教育家吴汝纶的生命世界与莲池书院维系在一起,他倡设莲池讲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加强莲池书院的教育管理;面对新教育改革中的两难困境,主张废除科举,改革书院,引进西学,建立学堂。清末书院改制时,他卸任书院院长,带着在莲池书院中遇到的问题踏上了考察日本教育之途。  相似文献   

7.
书院的经费管理对书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了清代,管理更加完善,加强对清代书院经费管理制度及其方式的研究,对我国独立学院的经费如何更有效的管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为适应科举考试需要而形成的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保定莲池书院是第四任直隶总督李卫所创办的官立书院,其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科举考试服务,从而造就了众多封建官僚,培养出一大批文人学者。但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书院制度推陈出新,提倡自由讲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术交流与争鸣,为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资源。这些因素或成分不仅有教育历史价值,更有其超越时空限制在现代教育语境下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亦可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代书院的经费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繁荣时期,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书院经费运作形成独特的体制。探讨清代书院经费的来源、管理、经营、使用的特点,透视书院经费运作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今教育改革和鼓励社会兴学助学给予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代教育家吴汝纶不仅是桐城派大师,更是莲池书院院长、名师。他主持莲池书院期间,批判科举考试制度,高度重视西学的价值,开办新式学堂,筹集书院经费,聘请外国教习,支持书院的近代改制。所有这些,都顺应了近代新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急剧的社会动荡中,吴汝纶卸任莲池书院院长,继续进行新教育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清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以广东地区最为繁盛。从清代广东书院的历史发展、广东书院与清代广东学术源流的关系、清代广东书院的教育特色、清代广东书院的社会影响、清代广东书院人物研究等五个方面梳理清代广东书院研究文献,发现以往对清代广东书院的研究多是片段、零碎的,缺乏系统、动态的研究,对清代广东书院的地方特色研究也不够深入。今后可尝试多学科研究法来研究清代广东书院,使之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局面。  相似文献   

12.
闽都书院源远流长,已经成为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都书院于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并产生深远影响.清代台湾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闽都书院渡台山长、教谕的辛勤教学及其提供的教材、典籍.清廷治台213年间,设立的书院有61所之多,遍布岛内各地,大部分深受闽都书院教育宗旨、培养理念和教学方式之影响.清初台湾还是移垦社会,文化与风气较为落后,动乱频繁,只能以武力维持社会安定.台湾能从“武治社会”儒化为“文治社会”,书院教育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紫阳书院是苏州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机构,它为清代苏州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紫阳书院在教育制度、课程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表现为追求教育独立,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等。其教育实践对今天的高等教育有借鉴价值,高校学术研究应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要重视学习的系统性,强调学生的努力和长远目标的建立,教育不应放弃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等。  相似文献   

14.
学租是维持书院正常运行的主要经费来源,但清代书院学田在经营中问题重重。九江德安敷阳书院的学田在租佃中因田亩不实、田米不清、刁佃不惩及兑票不靖等原因,造成书院办学经费入不敷出,书院有名无实。虽然时人曾开出合田、内票、择人、专差、减课等对策,但依然无法挽救书院于咸丰四年化为乌有的命运。清代书院学田的经营不善,是导致书院兴废旋踵和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清代,除了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科举经费之外,还下放一定的权力让地方政府管理部分科举经费。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采取效率制度和宾兴礼仪两种型式管理奏销的科举经费;另一方面又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尽可能地将官员、士绅和商人等社会各阶层手中的闲散资金转变为外销科举经费,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奏销科举经费在维护科举制运作过程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清末书院改制与学堂兴起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改制及学堂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社会变革是书院改制,学堂兴起的根本动因;清末书院自身积弊太深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其改制的内在依据。书院改制的两次高潮是19世纪末的戊戌书院改制和20世纪初的新政书院改制。书院改制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颇多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有关情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指导思想,指出了戴钧衡对书院教育的认识和全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他撰写的《桐乡书院四议》对书院教育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桐乡书院也因此成为晚清书院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清代台湾的慈善事业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中认为,清代台湾在官民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慈善机构;在经费的 来源上,许多损款人以款人财产出租生息的方式保证了经费的正常收入;在管理上,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都在不同程序上纳入官方管理的范畴。而台湾慈善事业之所以兴旺发达,又与大陆移民涌入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