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徐有富教授的目录学新著《目录学与学术史》一书的出版将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理论上,该书作者对历代目录所构成的通代学术史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中国历代目录实际上就是中国学术史的缩影”。方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精心选择富有代表性的目录著作进行目录学研究与宏观的学术史建构;其二,紧紧抓住目录本身的要素特点,精心设计研究论题,进行目录学与学术史的研究工作。成效上,表现为学术史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扩大。该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学术史的视角,论述了《说文》与《尔雅》在中国古典目录中的分类旨趣,及两者在"小学"学术研究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目录不仅记录了历代典籍的存亡,而且其独特的目录体制,使之能兼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的功用。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古代目录的产生、发展、繁荣与变革,即从《七略》的六分法到四部分类法,并列举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古代目录,说明了其所体现的时代学术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意义]论证中国目录学除了具有明确的学术史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科学史功能与价值。[方法 /过程]中国目录学的功能与科学史有着天然的结合点,古典目录的系统编撰赋予其所著录的科学文献以史学的连续性,目录学的“辨考”功能在科学史上有同样的适用性,专题目录凸显出专门科学史的专业性,目录学的致用价值让科学史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同时,目录是科学情报的一大来源,古人的科学思想通过目录得以展现。[结果/结论]中国目录学具有作为科学史的价值及内涵,但也受限于目录的书写方式,目录学作为科学史的价值也有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5.
王承略、刘心明主编的《二十五史艺文志经籍志考补萃编》收书全面,勘校精良,利用方便,集史志目录之大成。《萃编》汇集史志目录及相关的考补之作于一编,有利于对我国古代著述与藏书情况的全面考察,具有中国古代图书总目意义。此外,通过《萃编》,可以从目录分类、书目著录、细目统计、书目序跋等方面对传统学术,特别是目录学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学术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录学知识积累时期的中西目录活动和目录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耀盛 《图书馆》1998,(6):16-18,40
本文以历时性学术文化积累与共时性目录信息交流为核心,以目录方法和思维方法为中介,把握着中西帐薄派、学术史派和列举、分析目录学在知识积累时期的发展,比较了不同学术文化心理与思维模式下的目录活动和目录学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7.
理论科学时期的中西目录活动与目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历时性学术文化积累与共时性目录信息交流为核心,以目录方法和思维方法为中介,介绍了中西帐簿派、学术史派和列举、分析目录学在理论科学时期的发展,比较了各自不同学术文化心理与思维模式下的目录活动和目录学不同特点,探讨了其共性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汉籍在域外最大的资料库.调查、发现、整理日本馆藏汉籍,充分发掘、研究其文献价值,可以与我国的馆藏文献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进而推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进程.本文在广泛查阅日本馆藏汉籍目录的基础上,以《诗经》为例,梳理出日本馆藏汉籍文献的价值优势.  相似文献   

9.
论章学诚的目录学知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学诚在目录学理论上的贡献是把目录学的传统和任务总结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从学术史的角度开展目录工作,认为类例、序文、叙录、互著和别裁是目录工作的主要方法。章学诚在目录学实践上的贡献是编撰了《史籍考》,树立了史学专科目录的典范,制作了《韵览》、《别录》,引领一代索引新风。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视图书馆学术史研究"的呼吁,提出了在研究图书馆学术史的过程中,首先应解决的若干基本概念问题,包括图书馆学界的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区别与联系、晚清的概念、中国图书馆史源远流长情结等.  相似文献   

11.
清乾隆时期由纪昀等人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中国古典目录学之大成,然亦时有讹误.本文共对<总目>中的10处谬误加以订正.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中文期刊管理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葆琴 《图书馆》2006,(3):88-90
本文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论述期刊数据库维护和剔旧的必要性,阐明优化期刊书目数据库和做好期刊剔旧工作的方法,对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管理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肯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取得重大修订成绩的同时,重点指出了"J292.2碑帖、书法作品:按时代分"在类目设置,"世界史"与"国际时代表"部分时代类目在配号、类名、起讫年代的对应,以及"华人"的类目注释与归类等细节上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以此为鉴,使《中图法》的修订更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书目分析的方法对1950年以来中国大陆有关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的论文和著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半个多世纪以来,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研究一直不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核心作者较少,研究成果较少。该文建议加强晚清图书馆学术史的研究,以弥补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李明敏  俞敏  杨亮  蔡斐  武瑾媛 《编辑学报》2021,33(2):137-140
为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要求,中国航空学会开展了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编制与发布工作.通过阐述组建评审委员会、遴选候选期刊、制定评价体系、开发评审系统、组织分学科评审等内容,详细介绍了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编制过程.由评审委员会决议分级目录,并由中国航空学会进行公示和正式发布,在业内取得了较好的反响.编制期刊分级目录可规范与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聂家昱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0(5):81,84-81,84
对《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进行了简要的评价。认为作者合书史、目录学史、图书馆史为一体,论述图书事业随近代史进程发生的巨变是一项创新。全书构架合理,在史料的选择、组织及论述上,表现出系统性、综合性、完整性和慎密性的特点,是学习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的好教材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专科目录的兴盛与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科目录是我国古典目录中起源最早的目录形式,在近代特殊的时代与社会环境影响下迅速发展,数量大、质量高,甚至超过了藏书目录,成为主流目录类型,达到了高峰.数量宏富的近代专科目录,极具价值却大部分不为人知.本文旨在解剖专科目录在近代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意义,试图揭开近代专科目录的一角,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当代专科目录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参照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刘师培的著述及其学术思想中,探讨其治文献的方法,主要论述了其用目录以辑佚,以小学来治史,用句读正校勘,以西学治文献的文献研究方法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前网络上可利用的中文电子资源在逐年上升,国内已有很多图书馆对中文网络资源进行了编目,所遵循的编目标准依然沿用印刷型文献的编目标准,但它已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网络资源的编目需求,制定适合中文网络资源编目的标准,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全面记录了西汉一代藏书状况。它以官修目录成书,其分类排列系统严谨细密,注文、序文写作简繁得当。它不但总结了我国上古时期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后世文人治学的工具,而且也为后世目录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