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西汉开始,训诂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有的学者注解古书,除了解释词义和名物制度,往往还要串讲一下全句或全章的大意,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分析篇章结构,这种注解叫做章句。当时的章句流传到今天的很少,赵岐的《孟子章句》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意在通过对《孟子章句》的分析,归纳其注释内容,发明其编纂凡例,说明其注释特点。  相似文献   

2.
孟子对"人性论"的观点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虽然《孟子》全书谈论人性的篇章很多,但唯有《孟子?离娄下》"天下之言性也"一章正面发表了孟子对于"性"的看法,因此此章成为了研究孟子"人性论"的重要资料。但由于前人注解的分歧,使今日理解"天下之言性也"一章内容以及孟子所蕴含的关于人性论的看法加大了难度。本文将首先从前人比较有代表性的对此章的注解入手,梳理他们看法的分歧,然后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最后在理解此章内容的基础上再联系《孟子》之前相关的篇章看孟子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3.
朱熹解释《孟子》的过程伴随着自己的解释逻辑,从"探寻文本本义"到"体验圣人之心",最终实现"通经以明理"的目的,这是朱熹的解经逻辑。从意义的局限性与开放性、理解偏见的合理性等解释学视角来看这一逻辑,对理解朱熹的解经过程具有方法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孟子》一书中引用、论说《诗经》多达38处,主要目的在于借以充当立论依据。孟子在对《诗经》的论说中,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说《诗》观点,但是,受其引《诗》功利性目的的影响,孟子对所引诗句的具体阐释带有脱离文本而迁就应用的倾向,从而导致了孟子说《诗》理论和用《诗》实践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孟子》书中"折枝"一词历来有按摩肢体、弯曲身体、折取树枝三种注解。然考察"折"字意义系统,当无"按摩"义;考察古书用字,枝、肢相通当晚于孟子时代。结合《孟子》该段具体语境,"折枝"当"折取树枝"解最为合适。由此,我们认为古词释义既不能化简为繁也不能化繁为简,只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方可形成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一个多世纪以来《孟子》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进行综述,勾勒出《孟子》一书在英语世界接受与变异的态势。英语世界的《孟子》研究有三大特点:1.文本翻译,其内涵是对东方典籍的译介,以及基督教与儒教的互阐互释;2.对比研究,孟子与中、西方哲学家的比较研究;3.孟子哲学思想和诗学概念的专项研究。近年来,孟子研究与女性主义、生态批评相结合的跨学科视域已成为英语世界孟子研究的又一新动态。  相似文献   

7.
学者对《孟子》中"莫之或欺"的"或"的注解历来见解不同,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此处的"或"应理解为通"克",表"能够"之意的结论。它的词性应是助动词,即能愿动词。  相似文献   

8.
在《文心雕龙》研究中,与校勘领域百家争鸣的情形相比,译注的各家更多是自说自话,较少关注同行的意见,缺乏对话与辩驳。作为全书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文心雕龙·知音》篇中的若干关键语句与概念在各家的译注中尚未得到有效的处理。事实上,结合篇目与文本语境对各家观点进行疏解与辨析之后,"圆照之象"中"照"宜解释为"理解","象"宜解释为"形象";同样,"知实难逢"与"知多偏好"等句中的"知"宜解释为"理解",而"琴表其情"的"情"宜解释为"情况","理将焉匿"与"心之照理"等句中的"理"宜解释为"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哲学史上,哲学经典的形成多非圣人立言、一蹴而就,而是有赖后代思想家对同一文本不断加以解释,拓展其意涵、深化其论述,令该文本在解释史中延续生命并不断崭露新的思考维度,最终成为经典。《老子》作为中国哲学里一部思想深邃、版本宏富、被大量思想家注解阐发的哲学经典,是思想史上经典化的代表。众多老子注本中,王弼注展现出超然的思想深度与理性精神,一扫前代老学的虚无主义与超验倾向,崭露出《老子》文本广阔的思想视野与强大的解释力,为其经典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前代老学文本相对照,王弼的《老子注》更加清晰地呈现了《老子》文本在解释史中的义理化、哲学化转向,并折射出哲学文本经典化的群体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孟子在《孟子》一书中对孝道的解释,流传甚广。然自东汉末年赵岐所注的《孟子章句》至今人杨伯峻所注的《孟子译注》对此句的解释均颇多自己的见解,也有诸多的谬误之处。试在回归历史人物的时代、生平与原文字义的基础上,对前贤的偏颇加以辩证,对于当今学界的质疑之处,给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魏源作为晚清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都被放置在今古文之争的儒学思想史脉络中考察。但是,魏源虽受今文经学影响,其思想却杂糅了道家、佛家观念而有新的创见。魏源以"经世"思想为枢纽,试图重新理解传统思想中的"体用论",并以老子、《易》之"道"重新充实被乾嘉之学淘空的清儒之道统,进而发扬公羊学的"微言大义"精神。魏源的皈依佛教,并非晚年的消极隐逸,而是其寻"道"之路的自然结果。魏源所强调的净土观念虽然依托于华严宗的理事圆融观之下,但是,却因历史意识的限制,无法将净土思想中的乌托邦性格通过人类世俗历史的脉络加以展开,这也使得他无法像康有为那样,能够借助佛教的净土思想来发展出具有现代乌托邦性格的大同思想。  相似文献   

12.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think that Mencius represents the Confucian idealism.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Mencius, this article will reconstructed the Mencius thought of rule of virtue, and analysis Mencius thoughts of rule of virt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itutionalism.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解释动词动相结构有两种模型:单相模型和兼相模型。通过指出它们的不足后提出了刻画动词动相结构的一种新模型——链相模型,并以若干动词为例展开了论述,之后又针对和链相模型关系密切的若干问题作了论述或辨析。最后归纳出如下结论:动词的链相模型是把动词所含的各动相之间的关系看作概括反映了事件链的诸环节关系的解释性理论构造,它可以标写为“活动—→ 界变—→ 状态”的形式,在分析具体动词的动相结构之时,也可以标写为“V:【活动】、【界变】、【状态】”等。链相模型除了适用于分析多动相的兼相动词之外,也可以用来分析单相动词。  相似文献   

14.
谁在生产空间,书写景观,为谁书写?运用人类学和新文化地理学的视角,通过对我国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纳浪藏族村落文化景观的危机、崩坏、记忆和重建过程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景观面纱之下隐藏着文化认同的建构和权力下沉的诉求。集体记忆对文化空间的重建至关重要,记忆的选择性乃是着眼于当下以便制造意义的能动过程。文化空间的重建不仅仅是可视的几何图形的修复和再造,更为核心的是地方感、价值观、秩序和权力以及地方组织的空间再生产,其中的象征资源是非可视的意义体系。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觉来看,谁掌握过去,谁就支配未来;谁拥有景观,谁就有说话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在悠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具有主导作用。而修养理念在儒家学说中又具有核心地位。修养.从教育理论上来分析.实为一种自我教育,即指人的学习、求知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主动地进行的。通过对传统文化、儒家学说、修养、自我教育四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作系统的梳理与解读.从学理上,修养即指人们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鉴于自身在道德、知识、技艺等方面实际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为提高自身在真、善、美、德、智、体、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精神文化素养所自觉付出的努力活动和过程,以及通过这种努力和过程在自身业已取得的积极成果。传统修养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影响深广,是其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赖以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孟子》中的一些篇章逻辑不严,存在诡辩现象,将孟子的诡辩置于论辩中进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归纳就会发现,孟子为了阐释自己的理论,以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和穿凿附会、无类比附这两种手段与对手进行论辩。孟子的诡辩符合个人性格,同时,《孟子》处于语录体和论说体的过渡期,诡辩也是体制使然。  相似文献   

17.
专利法和竞争法的交叉部分,即如何适用竞争法规制滥用专利权限制竞争的法律问题,是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难点。立足于我国目前专利量激增、专利法改革、反垄断执法摸索前进、竞争政策和公共利益全面整合的现状,采用法史学研究方法,以一战前后的德国为蓝本,将专利池、限制竞争和反垄断规制放到一个和我国当下格局具有可比性的历史语境中,统观这一问题的历史缘起、制度运行细节和宏观经济背景,可以梳理出法律运行中的利弊得失,从而分析其对我国当下相关理论探讨及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齐物论》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物论》以“齐”为主题,从逻辑上说,其中包含“齐物”论与齐“物论”二重涵义。“齐物”论指向世界万物,后者虽呈现千差万别的形态,但从“齐物”论的角度看,则最终可以分而齐之或不齐而齐。齐“物论”之“物论”直接所指,涉及关于“物”的不同观点,但在宽泛意义上则关乎一切是非之辩,“齐”广义论域中的“物论”,意味着消解是非的分辨和是非论争。总起来,“齐物论”以“齐”为视域,既要求超越存在之域的分别,也试图消解观念之域的是非之辩。就哲学的层面而言,扬弃“道术为天下裂”的形态、通过以道观之达到统一的存在,这一进路无疑不无所见的。然而,从现实的形态看,世界既呈现关联和统一之维,又内含多样性和差异性,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以否定和拒斥的立场对待“分”与“别”,在逻辑上很难避免对存在的抽象理解,与之相涉的分而齐之,也容易疏离于真实、具体的存在,引向思辨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在庄子的齐物之论中,以道观之与抽象齐之二重取向交错而并存,呈现了多方面的理论意蕴。  相似文献   

19.
对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3—8年级学生20804人的问卷调查表明:总体上小学生学校生存状态优于初中生,声誉较高的学校学生生存状态优于普通学校和乡镇学校;学习内在动机弱,功利性取向强;教育氛围呈现文化转型特点:权威型教师亲和性强,简单化的教育方式较强;班集体文化建设与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概念、师生关系等显著相关,但普遍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