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独联体国家教育发展前景--论独联体国家教育体系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联解体以后,独联体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经历了严峻考验,刚解体时那种证明与主权的强烈划分倾向已渐渐平息,追求联合,合作、一体化的呼声越来越越高,因为一切表明,只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复苏,进而加强他们的独立与强大。1996年4月2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签署了《共同教育条约》,从此正式拉开独联体教育一体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彭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2)
“主旋律”口号提出的初衷,是基于对异质性价值的疑虑或者排斥,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其领地日渐收缩的一种“应激反应”.主旋律电影与中国电影史链条上各相关时期的电影既有承继关系,也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重要载体的功能始终未变.主旋律电影在坚守自身价值范畴的同时,也兼容、挪用了一些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范畴,其内涵在扩展、丰富,疆界在拓宽.如果主旋律电影走向一种融合了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本土价值和外来价值的文化,它就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具有广泛文化辐射力的“共同文化”,主旋律电影也因此会走上一条前景更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6.
虞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172-176
“大后方电影”是中国电影史“战时中国电影”时段的主导性维面。作为相对复杂的电影历史现象,“大后方电影”研究应该确立动态通连的观照态度,侧重针对官营电影体系的建立、电影创作和电影化建设几个重点维面,注目于内在联系性,灵活采用多种方法,真正理清复杂交错的内在纹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电化教育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早期电化教育的起源及阶段的划分问题却存在很大分歧。我国早期电化教育起源于电影教育,并有着基于教育电影的大教育取向特点。早期电化教育萌芽于幻仙影戏公司,发轫于商务印书馆。20世纪20年代,其发展重心开始转向政府官营机构和提倡新学的大学。本研究以"血花剧社"电影部(最早的官营教育电影机构)、电影股、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上海大夏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及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为代表,梳理了它们在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呈现了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后,结合对目前一些学者关于电化教育诞生与阶段划分观点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9.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整个观影导看过程中,教师必须尽力拓宽思维,通过表演式、竞赛式、漫画式、社会调查式、座谈讨论式、故事演讲式、队会观摩式等多种形式,将素质教育的要点与影片内涵的结合点融于快乐的活动之中。那么,如何在电影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教育呢?一、树立批判继承的思想创新并非天外来物,它总是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电影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唯物辩证的思想,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如在观影导看《希望与荣耀》时,既让学生理解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谦让… 相似文献
11.
民国政府收回教育权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收回教育权运动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而近代历届政府的相关活动并未受到重视。从晚清到民国,政府收回教育权的活动不绝如缕,民国时期的北洋政府、广东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收回教育权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最终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获得实现。由于政权的性质和政治控制力不同,它们的活动各具特色:北洋政府追求的目标就是立案,广东国民政府的政策是接管外人学校,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允许存在但办学必须符合中国政府要求。认为南京政府收回教育权流于形式的观点并不准确。实际上,这虽然与南京政府的实力有关,但主要还是中国对教育权的理论认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13.
郭秉文活跃于民国早期教育界的年代(1914—1925),正值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界亦在民国初期形成具有现代性和国际性的“场域”。郭秉文凭借学缘、地缘、业缘等关系网络,借助现代报刊传媒,广泛传播新教育理念,组织新式教育社团,大力推行新教育实践,郭秉文一跃成为民国新教育运动活跃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影响力远非以一校一地所能涵盖得了。同时,他亦是中外教育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实践者,成为中国教育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代言人。他领导塑造的南高东大,成长为二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与北大一道构成了民国早期中国高等教育“双峰对峙”新景象。1925年郭秉文因东南大学的风潮离开国内教育界,标志着民国自由主义新教育时代的终结,然而他培育的南高学风却及于整个现代中国,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4.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6):23-41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recent years to the impact of region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n politics and the economy. In his research Monchar (1981) pointed out that, if region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ere uneven, relative deprivation might result, leading to riots, civil war, and potential separatism, since residents in less educationally developed areas might take those in more developed areas as their reference group. Black residents in South Africa, for instance, use the whites there as a reference group, and in comparison, feel all the more educationally deprived. Educational deprivation plu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easily leads to political instability. The index of unevenness in regional education is represented by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of the rate of elementary- and high-school-age children in school (number of students/6-12 age-group children).… 相似文献
15.
张延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6(3):67-69
民国初年,在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制定学制、颁布法令,对封建传统教育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造,使全国教育一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虽然某些改革措施受到落后的政治、经济水平的制约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不能在短期内实现,但它们在理论上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具有传承性,教育经济政策思想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传承性。今天的教育经济政策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无不带有古代中国的文化遗迹。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教育经济政策思想及其特征和它对新中国教育经济政策思想的历史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肖朗李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20世纪20-30年代,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出版机构,在编辑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和文化科技读物的同时,致力于摄制和推广教育电影,并通过《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馆办期刊译介、传播电化教育理论和技术,不仅开创了民营出版机构摄制教育电影、推广电化教育的先河,而且为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回顾和梳理早期商务印书馆所开展的教育电影事业,既有助于人们了解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党的存在和深刻影响,首先在于其意识形态的代表性.在民国时期的意识形态领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较量表现为通过争取理论优势来取得政治优势,国共双方为了争取对中国革命的政治领导权,都积极地大规模地进行意识形态的构建和宣传;国共之外的"第三种势力",为了发挥它们的政治效能,也高扬自由主义的旗帜,希冀通过设计社会政治改革方案,形成中国政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民国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注意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坚持走教、实、行政实行联合的办学之路,建立了一支深富事业心,实干苦干精神的师资队伍,实行开放办学,学习和借鉴日本先进经验。其办学思想及其实践,为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有用的借鉴:树立坚守不移的办学理念;专业设备和人才培养契合区域和产业发展实际;从办学的真正需求出发选任师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