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三条写作检测题。马克思在给他女儿劳拉·法格的信中引用过这样一则阿拉伯寓言:湍急的河上有条小船,小船上坐着一个哲学家和一个船夫。哲学家问船夫:“你研究过历史吗?”船夫说:“没有。”哲学家摇摇头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你学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说:“那你简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一阵风把船吹翻了。船夫问:“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1.马克思引用这则寓言,意在告诉女儿劳拉·法格一条人生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请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船夫在激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想渡到对岸去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问:“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刚说完这句话,风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选自《中国校园文学网》船夫和哲学家  相似文献   

3.
【材料一】阿拉伯寓言 :湍急的小河上有条小船 ,小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和一位船夫。哲学家说 :“船夫 ,你学过历史吗 ?”“没有。”哲学家 (摇摇头 ) :“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你学过数学吗 ?”“没有。”哲学家说 :“那你简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 ,一阵狂风把船吹翻了 ,二人都落入水中。船夫问哲学家 :“你会游泳吗 ?”“不会。”船夫说 :“那你就要失去整个的生命了。”【写作要求】阅读这则寓言 ,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 60 0字左右的议论文 ,题目自拟。【命题意图】寓言是用夸张或象征的方法构造虚幻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通过阅…  相似文献   

4.
哲学家与船夫相遇,该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寓言是这样讲述的: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的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  相似文献   

5.
有位哲学家,在搭船渡河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那人回答:“我不能说我懂。”“那你就失去三分之一的生命了。”哲学家又问:“你懂文学吗?”“我不能说我懂。”那人回答。“那你失去三分之二的生命了。”就在此时,船撞上岩石而开始往下沉。“你会游泳吗?”船夫问。“不。”哲学家回答。“那你就完蛋了,你失去一切生命了。”船夫说。当紧急问题出现时,最经典的理论也不管用。在教育上也一样,紧急问题一出现,所有图书馆的书都帮不上忙。此时此刻,只有技巧派得上用场。面对学生的问题,抽象、深奥的理论往往不管用,需要的是方法和对策。我们都…  相似文献   

6.
船夫和哲学家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驾驶着小船,船上坐着一个要渡河的哲学家。当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回答:"没有。"哲学家说:...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到一个偏僻的乡村去游玩。他雇了一条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会。”教授听后摇摇头说:“你不会数学,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不会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不会用计算机,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目的总共失去六分之四……”说到这儿,天空忽然飘来大片黑云,随后吹来强风,眼看暴风雨就要来临。船夫问教授:“先生,你会游泳吗?”教授愣了愣,答道:…  相似文献   

8.
<正>1.寓言切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段对话,让学生从对话中悟出道理,然后过渡到课堂教学。如《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第一节课,不妨给学生展示一段哲学家与船夫之间的对话——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不懂。"船夫回答。"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说。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哲学家回答。"那你将失去整个生命。"  相似文献   

9.
语丝     
哲学家来到集市上。屠夫问:“你会杀猪吗?”哲学家回答:“不会。”铁匠问:“你会打铁吗?”哲学家答:“不会。”商人问:“你会经商吗?”哲学家说:“不会。”他们又问:“那你会什么?”“我会思想。”众人大笑:“思想值多少钱一斤?”哲学家说:“我不能做你们所能做的事,但能思考你们所不能思考的问题。”说完他便开始思考,众则无语。  相似文献   

10.
三思而后言     
有一天,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哲学家的跟前说:“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等”,哲学家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对我说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啊。”那人不解地问。“三个筛子,第一个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那人说。“现在你用第二个筛子。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吧?”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学家又打断他的话:“那么你再用第三个筛子。我要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不重要。”那个人很不好意思地回答。哲学家…  相似文献   

11.
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的发展,最基本的就是要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反映到教育体制上来,教育就必然要引进市场机制。电大学生“不包分配”、“自谋职业”,这意味着学校与学生共同走上社会选择的竞争舞台。面对社会的选择,这意味着学校一方面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市场的调节。古希腊有这么一则寓言:一位哲学家乘船过河,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答:“不懂。”哲学家说:“可惜,你失掉了一半生命。”船到河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教授又问“:那你会用计算机吗?”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会。”教授听后摇摇头说道:“你不会数学,人生目的失去六分之二;不会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不会用计算机,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目的总共失去六分之四。”此时,天空忽然飘来大片黑云,随后吹来强风,眼看暴风就要来到。船夫摇摇头说道:“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六分之六了。”(吉林省延吉市十二中张凝推荐)六分之六的人生$吉林省延吉市十二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学者要过河,当小船来到河中央,学者询问船夫到对岸的距离时,他发现船夫的语言有基本的语法错误,就很看不起船夫,说:"你这半辈子白活了!"船夫没说话。船继续往前走,忽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船夫问学者:"你会游泳吗?掉在水里能辨别方向吗?"学者回答不会。船夫说:"我的船就要翻了,你这辈子真是白活了!"  相似文献   

14.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由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神像,哲学家便好奇地问他:“你是什么神啊,为什么有两张面孔?”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双面神。我可以一面回视过去,吸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充满希望。”哲学家又问:“那么现在呢?最有意义的现在,你注意了吗?”“现在!”神像一愣,“我只顾着过去和将来,哪还有时间管现在?”哲学家说:“过去的已经逝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惟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未来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神像听后,恍然大悟,失声痛哭起来:“你说得没错,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3)
刘向的《说苑》中记叙过这样的故事:西闾过要到东方去游说诸侯,在过河时落进水中。船夫将他救起后,挖苦他说:“你掉进水里,自己都救不了自己,还怎么游说诸侯?”西闾过说:“不要以自己的长处伤害别人。你难道不知道和氏璧吗?这璧价值连  相似文献   

16.
幽默快餐     
互不守约“你不是答应过我你要学好吗?”父亲问。“答应过,爸爸。”“我不是说过,你不守规矩我就揍你吗?”“是的,爸爸。可是我没有守约,你也可以不守约呀!”幽默快餐·老师“:这是一幅地图,谁能找到美洲?”约翰走到地图前指出了美洲的位置。老师“:现在告诉我,孩子们,是谁发现  相似文献   

17.
猴子种果树     
森林王国里的小猴子,听别人说吃水果不但补养身体,还可以治病美容,于是,猴子就种起了杏树。猴子刚种了没几天,乌鸦就飞过来问他:“猴兄弟,你种的是什么?“猴子说:“还用问吗,是杏树。”乌鸦连忙说:“猴兄啊猴兄,你难道没有听过‘杏四桃三’这句农谚吗?桃子只用种三年就可以结果,杏可得种四年呢!”猴子心里想着,是啊,四年太长了。于是,他二话没说,就把杏树给拔了,种上了桃树。一天,猴子正在给他刚种的桃树浇水,麻雀突然飞到墙头,对猴子说:“猴兄,你种的可是桃树?”猴子疑惑地问:“对呀,怎么了?”麻雀回答道:“猴兄啊,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桃三…  相似文献   

18.
我感谢上帝,让我拥有一位朋友——钰。我要说,结识你真的是一种幸运! 人生苦短,得一知己很难皑许我们从未说过我们彼此知心,却真的通心。你说过:“两个人好到什么程度,就会强到什么程度。”我接着问你:“你相信会有不变的友情吗?”你回答:“我相信。”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大公司应聘。公司经理在谈话前,打量他好一会儿,然后问他:“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背吗?”他回答:“从没有过。”“你替父母捶过背吗?”他想了想说:“只有一次,是在我上小学时,当时,妈妈还给了我10元钱。”接着经理又问了一些问题,他都如实作了回答。半小时后谈话结束。经理说:“你是有希望的,明天再来一次。来之前,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身。”  相似文献   

20.
魏建宽 《师道》2003,(8):4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我寻找过我是谁。”这是人的头脑在向灵魂提问,这是物质的“我”在向精神的“我”发问。读到这样的文字,你会怦然心动吗?如果会,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哲学家的潜质。因为许多哲学家就是从渴望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一头闯进了哲学的迷宫。“我是谁?”这个问题也像影子一样纠缠着苏格拉底。古希腊雅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