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是清中叶著名诗人、史学家赵翼(1727-1814),以诗的形式表达他的诗歌理论的组诗。“李杜诗篇万口传”,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它之所以深受文学史家的重视和一般读者的喜爱,在于它以精辟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道出了诗歌创作的生命——创新。  相似文献   

2.
清人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中对李杜诗篇的评价是否公允姑且不论,但提出诗歌要“新鲜”的主张,应该说是颇有见地的。常见一些同学作文,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不昧,再不就是扶老太太过马路;写议论文不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就是陈景润刻苦攻关,再不就是雷锋助人为乐。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能写,而是写滥了,写俗了,几年、十几年一贯地沿用下来,老炒“冷饭”,缺乏新意。更为堪忧的是…  相似文献   

3.
大家可能都读过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说明了诗歌贵在创新,哪怕是诗仙诗圣也不能永远垄断诗坛。诗歌如此,文章亦然。古人云:“文章切忌随人后。”有道是:“文若春花贵出新。”作文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能动人,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对中唐出现扬杜抑李和李杜并贬的抵制。韩愈一贯主张李杜并誉,这是与他的文学主张有关的。元稹的李杜评价只着眼于诗篇体制与辞气声韵,颇有见地。韩愈的李杜评价却具宏观意识,识见非凡,其价值不容低估,与宋人受尊儒世风与独特人才观的限制从而重杜轻李相比,更显得客观与公允。  相似文献   

5.
各领风骚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风,原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屈原的《离骚》。后人则以风骚泛指诗歌或文学。赵翼的这首诗一共四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者大胆地拿脍炙人口的李杜诗篇开刀,指出即使像李白、杜甫诗作那样万口传诵的作品,到了现在也会觉得不新鲜了。其实,  相似文献   

6.
清代诗评家赵翼在《论诗绝句》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诗句形象地阐明了他的文学主张——无论作诗,还是为文,都要“争新”,要“独创”。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在真正艺术的作品中,所有的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有任何形象重复其他的形  相似文献   

7.
“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强调的是文章要有新意,具有时代气息。作文创新的几个方面中,构思角度的创新是创新的根本,是创新的制高点。如何在构思上创新呢?  相似文献   

8.
正【考点解读】文学常识考查主要检测考生对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及内容、人物与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考生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学习。【实例引路】一、填充题1.文学文化常识填充例1."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  相似文献   

9.
提起“李杜”,人们自然会想到唐代的“大李杜”(李白、杜甫)和“小李杜”(李商隐、杜牧)。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东汉时期也有两对“李杜”,这就是李固和杜乔、李膺和杜密。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而“李杜”雄踞于唐代诗坛,犹如“双子星座”。光芒万丈。这是客观存在,为举世所公认。但对“李杜”的评价,长期存在着很大分歧,尤其是二人孰优孰劣,众说纷纭,至今亦很难趋于一致。所谓“李杜优劣论”起于何时?为什么会产生“李杜优劣”之争?“李杜优劣”之争是否纯属无稽?如此等等,皆有“再议”之必要。本文就以上问题略抒浅见,以期从这场争论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教训,有利于今后对“李杜”的研究。 所谓“李杜优劣论”的起始,刘煦《旧唐书·杜甫传》云:“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  相似文献   

11.
徐永 《现代语文》2011,(10):155-156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作文贵在创新,考场作文尤其如此。那些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的“家常便饭”难免落入俗套,使人生厌;而那些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则能使读者怦然心动,眼睛为之一亮,从而使之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取得高分。从平时和考场优秀作文来看,最能赢得老师和阅卷者青睐的,往往就是那些能从独特思维角度出发、立意出新的作文。就这一点来说,反弹琵琶——反向立意,则是作文出新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反弹琵琶,就是打破常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2.
[皮皮老师给你的话题] 古韵悠悠,激扬文字——神接于李太白的恣情放旷,梦连着杜子美的沉郁顿挫,让我们来一次主题旅游: “唐之韵”——李杜诗篇, “三人行”——李白,杜甫,还有一个你,灵魂的对接, 精神的共鸣,激扬出灿烂文字,点燃着古今生命。  相似文献   

13.
岑参雷同诗风,前人已偶有指出者,但都三言两语,缺乏全面深入的论述.岑诗雷同广泛地存在于其各体诗中,而以五律和七古为甚.以五律为例,其雷同主要表现在:一、某些名词的反复使用.二、动词如“迎”和“拂”等近乎长篇累牍式的成对出现.三、与动、名词的雷同有关,是句法的重出.四、诗篇结构上,即诗篇首、尾联和中两联,各自诗句、诗意的丛叠.五、整个诗句乃至整个诗篇情景、意象的雷同.造成岑诗雷同的原因大致有其才气不如李杜等大诗人,缺乏自觉的批评和创作意识,所存诗作、集子未经删改整理,题材较为狭窄、单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李杜优劣论”是个老问题。这个问题一般有三种提法,即“杨杜抑李论”,“杨李抑杜论”、“不可分优劣论”。笔者认为,第三种提法较为公允。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看,李杜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不应强为优劣,妄加抑杨。随着李杜研究的深入发展,将会进一步对李杜的不朽成就作出细致深邃的开掘。  相似文献   

15.
在评论李杜的历史发展中,首先以李杜并称、首创李杜优劣论的都是活动在元和前后的诗人元稹。元氏对研究、弘扬李杜诗歌优秀传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元稹与韩愈交厚,韩愈《调张籍》抨击“谤伤”李杜的愚蠢“群儿”自有所指,并非如过去有些人所说是针对元稹而发。  相似文献   

16.
章的前半部分通过考证,进一步论证了《戏赠杜甫》一诗非李白诗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李杜关系予以重新检视,认为李杜的交情的确很好,但并没有达到后人通常认为的“知音”程度。而正确评价李杜友谊,为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诗歌及创作主张、思想经历,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诗中提出文学创作要有时代性,要有创造性,贵在出新.而我们一些同学的作文,写老师总牵扯到"蜡烛",写同学总写到"半块橡皮",写爱心总离不开"希望工程"……诸如此类,谈何新意?甚至一些同学奉此为"经典",作文年年写,"冷饭"常常炒,不变应万变.这样的作文谁又爱看?考试得不到高分可谓理所当然.作文必须出新!  相似文献   

18.
话题五:景观     
【题目】我国历史悠久,祖先留给了我们大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其中有建筑遗产,如故宫、天坛等;有文学遗产,如李杜诗篇,苏章词章;有书画遗产,如颜柳赵欧等名家字体,顾恺之、吴道子以及八大山人等人的名画。  相似文献   

19.
正赵元任(1892—1982)是举世公认的现代语言学大师,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百年间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他是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天才的作曲家,卓越的翻译家。赵元任出生于天津官宦诗书人家,六世祖赵翼是乾隆进士,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诗作"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广为人知。赵元任的父亲中过举人,善吹笛;母亲善诗词及昆曲。5岁  相似文献   

20.
李白很潇洒,怎么说是太累呢?小学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开始领略到李白的大气魄、大境界;后来中学历史课本上就有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说法;李杜诗篇,语文课本上读了不少。后来自己教学了,基本上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