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三、创设情蓄,让学生“有问”。四、授之以渔,让学生“会问”。五、提高素质,准确答问。  相似文献   

2.
黄梦雄 《广西教育》2008,(20):79-8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针对学科特点,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途径。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呢?实施问题教学法是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走进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若干问题向学生发问,而不是想办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淡薄了,课堂上也就难以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新,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就逐渐的缩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从学生提出问题自点入手,进行了相应的心理分析;然后从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讨论习惯,设立数学活动课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为什么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分析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学习过程,从而学会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活动式学习,从模仿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的转变,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受多层面影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其实,这才是教师教学的最大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通过四先四后学习法(先预习后听课,先理解后记忆,先思考后动笔,先复习后作业)与五主体教学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来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达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学生主动进行对事物、现象的质疑,是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起始。本文就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都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更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3.
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唤醒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解题的同时,使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5.
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教育问题学生时,教师可以通过正确引导,以情感人,营造宽容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激发他们面对挫折超越自我的意识,鼓起生活的勇气,健康成长,在树立自信中不断获得成功,最终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常常采用注入式教学,只重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像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真正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新课改要求改变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提倡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锻炼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来的教学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模式,课堂上,老师在尽心尽力地讲解,然后罗列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能够把老师的问题解答出来,就可以了,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教育很成功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实践的检验中,人们发现这样的教育远远不够,这样的头脑是带有紧箍咒的,缺乏创新意识,因为他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徐文立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203+205-203,205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韦素珍 《考试周刊》2011,(90):74-75
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石。数学教学应该自觉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借助实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有在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坚持才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20.
<正>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强烈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